特征特性
“港蔥五號(hào)”生長勢旺,植株直立,7~8片管狀葉,株高60~70厘米,生育期250天左右。平均單球重250克以上,每667平方米(1畝)產(chǎn)量在5000公斤以上。商品性好,有光澤,球形指數(shù)0.70以上,鱗莖扁圓球形,假莖較細(xì),成品產(chǎn)出率高(達(dá)80%以上)。中抗紫斑病。
栽培要點(diǎn)
連云港地區(qū)適宜播種時(shí)間為9月5日~10日,每667平方米大田需種子150~200克,出苗前覆蓋遮蔭。
播種后55~60天(3~4片真葉時(shí))移栽。采用地膜覆蓋,選用健壯、無病的幼苗,按大、中、小苗分級(jí)分畦單株定植,行株距為13~15厘米,667平方米栽2.3萬~2.7萬株。
定植后至越冬前不需追施速效肥,在大的寒流到來之前及時(shí)灌封凍水。翌年2月底3月初蔥苗返青時(shí),結(jié)合澆水,每667平方米穴施尿素20公斤;3月底4月初,每667平方米穴施尿素20公斤和磷鉀復(fù)合肥20公斤;4月下旬,每667平方米穴施30公斤磷鉀復(fù)合肥或磷酸二銨。在鱗莖膨大期不能缺水,根據(jù)墑情10~15天灌1次水,采收前2周控制澆水,地上部管狀葉自然倒伏后5~7天即可采收。(江蘇省連云港市蔬菜研究所 繆美華 郵編:22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