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藝流程
品種選擇→采收→分選→清洗→晾曬→分級→包裝儲存。
二、制作程序
1.品種選擇
選用果大、肉厚,果肉成熟度盡量一致的品種。成熟時果實表面無紅暈或紅暈較少,果皮為淺黃色或黃色的為最佳,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9%以上。
2.采收
①采收成熟度。果實成熟度是影響制干的主要因素之一。用于制干的果實要求充分成熟,這樣可獲得理想的制干比。果實充分成熟既可保證晾制杏干果肉飽滿、色澤亮麗,大幅度提高商品等級,又可降低制干比,增加杏干商品量。通過試驗表明,八成熟杏每公斤可曬杏干255克,而十成熟杏每公斤可曬杏干320克,且杏干果肉飽滿,商品等級高。
②采收方法。杏果實要求人工采收,在采收與擺放過程中要求輕拿輕放,盡量避免果實碰撞與擠壓。另外,保證采收果實的清潔度也十分重要,采摘筐要保證清潔,防止小樹枝和枯葉以及灰塵對杏果造成負影響。
3.分選
晾曬前剔除病、蟲、爛杏果。
4.清洗
將原料裝入清洗篩中用清水沖洗除塵。
5.晾曬
①晾曬場地選擇。選擇開闊平整、空氣干燥、通風條件好、周圍無防風林帶、陽光能夠直射的場地。特別應注意的是,在果實失水過程中沙塵等污染物會被吸進或吸附在果實表面,很難清洗干凈,因此,晾曬場地千萬不要選在開放的公路附近。
②晾架制作。制作一個長方體的木質晾架(長1.8米、寬1.2米、高0.8米),晾架有3~4層隔板,棚架四周及頂部用紗網(wǎng)圍攏遮蓋,這樣既可通風透氣提高晾曬速度,又可避免陽光直射提高外觀色澤品質,還可防止蒼蠅、麻雀等蟲鳥糞便的污染。
③晾曬方法。將杏果排放在鋪有一層薄沙的淺筐內(nèi),再將淺筐放入晾架的隔板上,一層一層排放整齊,將棚架移到選好的晾曬場地內(nèi)。在晾曬過程中注意將棚架上下的淺筐適時調換,以使送入的杏果通風受熱均勻,同時干燥,同時出架,提高棚架利用率。采用這種方法一般8~10天即可曬干。另外,每隔3天輕翻1次,以保證均勻晾干。陰雨天用防雨布遮雨或取回房內(nèi),防止杏干淋雨變色降低品質。
6.分級
杏干晾曬完畢,按產(chǎn)品外觀品質(果實規(guī)格、色澤)進行分級,提高產(chǎn)品商品價值。
7.包裝與儲存
一般用既能防蟲蛀又對水蒸氣有較好的隔絕性的聚乙烯塑料薄膜封裝,或者選用透明復合薄膜包裝,也可裝入紙箱、木箱或麻袋內(nèi)壓實,以免通風透氣。儲藏地點應干燥、潔凈,底部應用木板墊高,以免回潮變質,冷庫儲存環(huán)境最佳。(新疆農(nóng)業(yè)科學院園藝研究所 楊波 龔鵬 郝慶 郵編:830091 新疆農(nóng)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 車玉紅 郵編:83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