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類解讀近兩年中考中出現(xiàn)的\"開放型\"物理考題。通過例題解析,指導學生如何解析這類新型的考題。
關鍵詞:開放;歸納;評析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6148(2008)8(S)-0051-2
1 題型特點及題型類別分析
所謂開放發(fā)散是相對于封閉而言的,傳統(tǒng)的物理試題一般條件是比較完整的,解題的過程也比較單一,結(jié)論確定,這樣的題目我們稱之為“客觀題”。而開放發(fā)散型試題的基本特征是題目條件不確定,求解問題不指明,解題方法不唯一,答案形式多樣化。因而對應有:條件開放,過程開放,結(jié)論開放,過程和結(jié)論開放等多種形式的試題。
開放發(fā)散型試題是以多端性、多通性、獨特性為特點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方法,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能力。解題中要對問題從不同角度進行探索,從不同層面進行分析,從正反兩極進行比較。下面就以下幾種題型進行解析,希望同學們借此能舉一反三。
2 典型例題講解
2.1 條件開放型
例 自選器材,粗略測量一下聲速是多少?
評析 此題是一道條件開放的開放型題目,考查學生組織實驗、設計實驗的能力。
分析 在初中階段測量聲速的方法主要是根據(jù)運動學理論v=Lt,通過測量傳播距離L和時間間隔t得到聲速v,所以選用的器材主要有刻度尺和秒表等。下面列舉兩種方法,以供參考。
方案1:找一高大障礙物,站在距離障礙物為L的地方,用卷尺測出L的數(shù)值,朝障礙物大喊一聲的同時開始計時,當聽到回聲時停止計時,讀出經(jīng)過的時間為t,然后利用公式v=2Lt計出聲速。
方案2:用卷尺測出400米的距離,找一人手拿發(fā)令槍站在400百米的起點,另一人站在終點,用秒表計時,當看到發(fā)令槍\"冒煙\"時開始計時,聽到槍聲時停止計時,讀出秒表的示數(shù)為t,然后利用公式v=Lt計算出聲速。
2.2 過程開放型
例 從下面選取合適的刻度尺,怎樣用所選刻度尺測量一塊磚內(nèi)部斜對角線af的長度?
如圖1所示,并用幾種方法分別說明。
A.長為30cm,分度值為1mm的塑料刻度尺
B.長為1m,分度值為5cm的木尺
C.長為3m,分度值為1cm的鋼卷尺
D.長為30m,分度值為1dm的皮卷尺
評析 此題是考查刻度尺的選擇以及應用刻度尺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開放型題目。如何測量一塊磚的內(nèi)斜對角線,這恰恰體現(xiàn)了學生設計實驗方案的能力,體現(xiàn)了新課程改革中對\"雙基\"考查要求,折射了今后中考的命題趨勢。
解析 刻度尺分度值越小,測量值的精確度就越高。在實際生活中,應根據(jù)測量對象的需要,來選擇其適合的測量工具,并非越精確就越好。由于現(xiàn)在的測量對象是一塊磚的內(nèi)斜對角線,精確到毫米就可以了,所以應選用量程不大的刻度尺就行了。據(jù)此分析,答案為A。
提示:
方法1:如圖2所示(再借助于一三角板)
方法2:如圖3所示 :三塊長方體并排,取走中間一塊。
方法3:如圖4所示。
方法4:如圖1,可先測出ac和cf,再根據(jù)勾股定理得
af=ac2+cf2。
2.3 結(jié)論開放型
例 噪聲一直是人類社會的一大公害,已成為環(huán)境污染的四大污染之一。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F(xiàn)代科學實驗表明,噪聲并不是一無用處的,而在很多的方面,噪聲能夠大顯身手,造福于人類。你能列舉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噪聲的3個實例嗎?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評析 此題是以考查噪聲的利用為背景的開放型題目,題目立意新穎,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也增長了知識,可謂一舉兩得。
解析 這是一道結(jié)論開放的有關聲現(xiàn)象的開放型題目,做這道題目,首先同學們必須有比較開闊的課外知識,知道噪聲在生活中的應用。
(1)噪聲可以用來除草。
(2)噪聲克敵:“噪音彈”發(fā)出噪聲,可以麻痹人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使人暫時昏迷。
(3)以噪制噪:科學家們根據(jù)頻率相同,相位相反的兩列波疊加,可以相互抵消的原理來減弱噪聲。
2.4 過程和結(jié)論都開放型
例 如圖5所示是小明從家騎自行車去學校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像,根據(jù)該圖像你能提出哪些問題并解答這些問題:
問題1: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
問題2: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
問題3: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
評析 此題是一道綜合了數(shù)學上的圖像知識的開放型的題目,不但能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還考查了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二者又相輔相成,體現(xiàn)了學科間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lián)系的,這也是今后對運動學知識考查的新的發(fā)展方向。
解析 處理此類題目關鍵在于從圖像的橫坐標與縱坐標的相關數(shù)據(jù)中提取、綜合、處理信息。解答示例:問題:小明作的是什么運動? 解答:變速運動。問題2:小明從家到學校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解答:10m/s等。問題和解答并不是唯一的,只要是合理的信息就可以。
(欄目編輯陳 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