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久歷遠的幾千年歷史化作一串串輕巧美妙的文字,引領著人們的思緒迅速地撥開煙霧繚繞,窺究和體悟這個文明古國的心靈歷史。
《美的歷程》便是這樣一個巡美的導游:它描述了原始社會那人面含魚的彩陶盆是“有意味的形式”,沉思著獰麗之美的青銅器是如何由活潑愉快走向沉重神秘,驚嘆著那琳瑯滿目的漢代工藝品展現出來的人間力量,陶醉于宋元山水意境“無我之境”與“有我之境”的氣韻之至,還有審視著明清時代具有批判現實主義的文學與繪畫……從原始遠古藝術的“龍飛鳳舞”到明清的文藝思潮,在這過程中,它留下了大量豐富的文學藝術物質和精神財產。正如一個物體承載著多樣情感觀念和思想意緒一樣,每一時期的文藝藝術都印證那個時代的人們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而在時間的鏈條上又呈現出相互交接相連的環(huán)扣,即歷史的具體的傳承著的文化藝術精神。
李澤厚在書中的結語部分中提到心理結構的問題,“心理結構是濃縮了的人類歷史文明,藝術作品則是打開了的時代魂靈的心理學”。藝術作品的永恒性永遠是個值得探究的偉大課題,而維持這種永恒性的終極力量何在、為何物則更值得人們去深思。精神是時代的產兒。已為陳跡的遠古作品沿著時間的長河蔓延,一直淌到時代的邊緣,感染著、激動著繼往開來的人們。到底是什么力量把時間的距離縮短,讓古今兩道思想的曙光相遇、相識到相知?李澤厚先生在《美的歷程》中曾提到:“藝術的永恒性的魅力,不單在它的認識價值,而主要在于它能把時間凝凍起來,成為一個永久的現在:過去的成了現在的體驗,異域的成了家園的感觸”。那就是說,凝凍在歷史上的種種古典作品中的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審美情感和藝術風格,而這種民族性的情感積淀是歷史地傳承著的,因而今天人們才會對遙遠古國中的那些陳跡文藝產生心靈上的認同感、歸宿感。
正如插著羽毛戴著假面的原始歌舞,它是一種狂熱的活動過程,“龍飛鳳舞”之說,是因為原始歌舞作為圖騰所標記、所代表的是狂熱的巫術禮儀活動。遠古圖騰歌舞是“有觀念內容和情節(jié)意義的,而這情節(jié)意義就是戲劇和文學的先驅”。伏羲八卦方位圖看似冷靜肅穆,但是在當時,“它們是具有神力魔法的舞蹈、歌唱、咒語的凝凍化了的代表”,“濃縮著、積淀著原始人們強烈的情感、思想、信仰和期望”。原始社會后期以來,氏族戰(zhàn)爭越來越激烈,而兇怪恐怖饕餮形象恰恰見證了那段野蠻殘暴的歷史。吃人的饕餮既是恐怖的,又是保護的形象,那與當時具體的時代特征是分不開的,而正是這種帶著歷史意味的青銅饕餮,完成了一段獰厲可畏的威嚇神秘與深沉的原始歷史力量的結合過程。人類那種恐懼災難和渴望保護的美好愿望是一道永恒不變的歷史主題,因而,即使是隔著幾千年的面紗,今天人們仍然能夠體會原始古代藝術珍品所蘊含的真義。屈原所著《離騷》、《天問》等,融合遠古傳統(tǒng)神話和浪漫主義激情,鍛造出歷經千古年代考驗的光輝篇章。其作品內容涉及的神話傳說和奇特想象實質上是原始楚地祭神歌舞的延續(xù),屈原的愛國情懷,砥礪不懈、特立獨行的節(jié)操,以及在逆境之中敢于堅持真理,敢于反抗黑暗統(tǒng)治的精神對后世的影響深遠。這說明古典文藝在歷史是處于不斷的傳承過程中的,同時也說明了凝凍在文藝作品中的人性情感是具有共同性的。
“有意味的形式”在書中反復出現,它與作者提到的“人性”有什么關聯(lián)呢?
“有意味的形式”最初是說明“由內容到形式的積淀過程”是美的原始形成過程??巳R夫·貝爾提出“美”是“有意味的形式”的著名觀點,美是理性的,又是感性的;是形式的,也是內容的。而人性中所體現出的情感感受,諸如理性、感性、知覺,是內容與形式過度的橋梁——積淀。我們欣賞贊嘆遠古人類制造陶器紋飾的創(chuàng)意時,是否知道為何只取鳥紋、蛙紋而非其他動物形象?這與我國古代的神話傳說有很大的淵源關系。當一個藝術作品被賦予了歷史意蘊時,它便不僅僅只是一件沉寂的藝術作品了,而是充滿了生命力的活物,也使我們在看這件物品的同時,也是在考證一段歷史。無怪乎,青銅饕餮的兇狠形象出現在遠古戰(zhàn)亂不絕的歷史年代,萬里長城會出現在秦始皇統(tǒng)治的時代,會有楚漢時期氣勢與古拙的基本美學風貌,魏晉時期“人的主題”和“文的自覺”,六朝時期的佛陀世容,會有“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之說。每個朝代都有其突出的特色之處,有其具體的形式代表,有其蘊含豐富的內容,在人類勞動的長久積淀中,逐漸融入人類主體的思想、觀念、想象等情感的或來自社會現實的客觀因素,而形成了意涵深刻的“有意味的形式”。
觀摩一段歷史,不只是欣賞精美絕倫的器物擺設,沉醉于優(yōu)美山水意境和翩躚起舞的書法筆跡,有感于字斟句酌的文字造化,更應攫住這些文藝作品背后的歷史情節(jié),理性地觀察,感性地感知,更不妨以一種共同的文化心理去解剖文藝真相,歷獲徜徉于歷史寶殿的美感。
這段長河般的歷史,就當化作此時樹梢上的一彎月吧,像作者所說的“美的歷程是指向未來的”,美在延續(xù),美是清冷的,賞不盡,觀不完,取一折枝葉,漸領悟則是。
詩歌、評論責任編輯朱繼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