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做秘書的姑娘說,她喜歡上了她的老板,那個老板是有未婚妻的,她經(jīng)常親手安排他們約會的時間時,女友大吃一驚。那姑娘卻淡然一笑:“我不計較,我愿意當他的‘愛情備胎’。”奇怪的是,未婚妻失去了老板,女秘書做了新娘。
那個工作繁忙、品位頗高的服裝進出口老板說,幸好身邊有個女秘書做“備胎”,心里有譜,如果讓他一直忍受未婚妻那只舊“輪胎”沒有止境地“做天做地”而毫無拋棄余地的話,他不知道要少做多少訂單。
男人在感情上這種理性的做法贏得了同伴的贊揚,與其纏夾不清,不如快刀斬亂麻。這也使得想做或者正做著人家“愛情備胎”的女人更加堅定了信念,有耐心等到最后的大笑;苦的是心高氣傲、各方面條件都不錯的女孩子,縱然你趣味高尚,感情專一,卻等不來一個“從一而終”的情哥哥。
世道在變,就得換個角度思考,“愛情備胎”于心理、生理或許都是必要的呢。
女孩子年輕時無憂無慮地談?wù)勑賽?,日子過得舒坦,媽媽也不甘心讓家里的寶貝一下子嫁掉。女孩子嬌寵慣了,支使男朋友從不為對方考慮,自我感覺甚好。待到愛情亮出“紅牌”時,后悔自己太專一,在很多男孩子愿意做“備胎”時兇巴巴地拒人于千里之外。如果“此處不留女,自有留女處”的話,失戀的酒就不至于那么苦。
我們常常在報紙的社會新聞版上讀到戀愛不成自絕絕人的悲劇,殺人、潑硫酸、燒房子等等,震驚之余唯有嘆息。制造悲劇的一方往往是一個沒有愛情備胎的人,感情走入了死胡同,心理變態(tài),接受不了事實。
感情是不能勉強的,感情也不能太自信。這是兩個人的事情,大家都有選擇最佳的自由。如果你把賭注全下在對方的身上,不要說對方吃不消,賭輸了你也承受不起。猶如汽車癟了一個輪胎,沒有備胎換,就癱瘓了,愛情沒有“備胎”,沖動的年輕人自然要走到絕路上去。
這個社會,機會和誘惑并存,與其抱怨別人不給你安全感,不如給自己備個“胎”,那個備胎不一定是異性對象,它可以是一項體育活動,可以是一只狗一對鳥,也可以是設(shè)想中的理想工作。這樣,你就可以在失去愛情的時候轉(zhuǎn)移你的注意力,在精神上很快找到寄托,盡量減少你受傷害的程度。
美國人的離婚率高到不可想象,常常是客人一進門,主人喜滋滋地介紹說,這是我的孩子,那是他的孩子。再婚的男女恩愛得與初婚分不清,他們尊重自我內(nèi)心,也尊重對方,有快樂及時享受。
婚姻不幸卻并不想擺脫,更是需要愛情備胎的幫助。
兩個朋友,一男一女,一個瀟灑,一個窈窕,都有一個看上去不錯的婚姻,但是他們毫不隱瞞一直在追求更新、更美的精神戀愛的想法。也許是有這樣的信念在支持他們吧,這兩個朋友結(jié)婚十幾年來始終打扮入時,身材健美,活得比任何人都滋潤。
這個男朋友是位作家,名聲在外,早年有很多文學(xué)女青年圍繞在身邊,使他感覺良好,從中選擇了幾位,經(jīng)常通電話賜教一二,有時候鋪開信箋問候一番,出差見上一面看場電影吃頓飯,拉拉手也是有的。這種“紅顏知己”式的感情,比友情多一點,比愛情少一點,屬于備胎型感情。
那位女朋友就更浪漫了,她是個搞藝術(shù)的,丈夫在國外定居,她在國內(nèi)發(fā)展。女朋友特別迷戀有才華的男人,每隔一段時間,她會換一個對象,或許是畫家,或許是導(dǎo)演,或許是建筑設(shè)計師,仿佛在從這些人身上找尋藝術(shù)的靈感。女朋友說,她是有分寸的,不和他們發(fā)生肉體的關(guān)系,純屬精神戀愛。
當然,沒有本事,不要在婚姻中走這樣的險棋。戴安娜在受到查爾斯冷落之后,和騎馬教練、英俊的軍官、古董商人等發(fā)生婚外情,尋找她的備胎以解救精神上的痛苦。結(jié)果卻被逼到歇斯底里發(fā)作,上電視臺亂說話,置英國皇室的臉面于不顧,自己毀了自己。
回到凡人,愛情是正常人生命中的必需,你不必為一次“紅牌”而下場,也不必死抱著“備胎”不放,要知道備胎永遠是備胎,司機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動用它的。
摘自《婦女之友》2008年第1期
編輯 任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