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 朗伊爾賓小鎮(zhèn)
輾轉15000公里,橫跨七個國家,穿山過海近十天,25名參與北極破冰之旅的廣東探險者,終于在挪威當地時間下午2時(北京時間晚8時)到達北極大本營——挪威朗伊爾賓小鎮(zhèn)。朗伊爾賓位于北緯78度14分,遠離挪威大陸,距地球北極點只有1300公里,被譽為地球最北端城市,距離中國北極科考地黃河站所在島嶼只有20多分鐘飛行距離,自然條件和氣候與黃河站非常接近。
盡管當地是夏天,迎接我們的卻是凜冽的7級寒風,一眾“老廣”被吹得搖搖擺擺,個個像喝醉了酒。土生土長于朗伊爾賓鎮(zhèn)的導游蘇珊笑著告訴我們,這已經很“客氣”了,如果到了冬季,10級大風更是家常便飯,而且是冰雪交加襲面而來。
在我們走進旅館的一瞬間,剛剛找到的極地感覺又消失殆盡了。旅館雖然只有三層,但內部的硬件設施絕不亞于廣州的四星級酒店,室內熱得只能穿一件襯衫。住進旅館還學會了一個朗伊爾賓鎮(zhèn)不成文的規(guī)定:進入室內場所要脫鞋——朗伊爾賓是礦區(qū),地面上會有許多煤渣,容易粘到鞋底被帶進室內,影響室內清潔。
酒店提供的一份精美的宣傳資料告訴我們,雖然朗伊爾賓常住居民僅約1000人,但稱得上是一個現代化的完善社區(qū):小城共有16家商店、兩個美發(fā)沙龍、一座圖書館、一個教堂、一個博物館、一個藝術畫廊、一個國際水平的室內游泳館、一個體育館,醫(yī)院、學校當然也是不可缺少。
不過大路卻只有一條,于是所有的賓館、餐館、商店、郵局、學校都建在路的兩邊,交通主要靠滑雪板、雪地摩托、自行車和雙腿。全城只有六輛出租車,這個數字和警察局員工數量一致。
蘇珊透露,當地治安很好,把他人自行車拆到散架在當地就已經屬于“嚴重刑事案件”了。“真的嗎?那為什么不少當地居民腰間都別著一支槍呢?”蘇珊笑了,她告訴我們,這里可能是世界上人均擁有槍支最多的城鎮(zhèn),幾乎人手一支,但不是用來對付人的——朗伊爾賓鎮(zhèn)是北極熊聚居地,被稱為“北極霸王”的北極熊數量已經遠遠超過當地居民數。在教堂外、在機場邊,都曾有人被北極熊攻擊致死。所以在朗伊爾賓鎮(zhèn)便有了這樣的規(guī)定:捕獵、買賣、引誘、喂食或不必要地打擾北極熊是非法的,但防衛(wèi)北極熊的武器卻可買可租,即使出于自衛(wèi)不得不殺死一頭北極熊,你只要第一時間到斯瓦爾巴德總督府報告?zhèn)浒妇涂梢粤?,警察局長就是由總督兼任的!
在朗伊爾賓停留了兩天,因為已經進入極晝,太陽總是繞著地平線旋轉而永不下沉,晚上只好用窗簾完全把陽光擋在外面、人為制造“黑夜”才能入睡。
兩天過去,即將下船向北極點進發(fā)了,一些團員擔心船上食物配給不夠,準備在小鎮(zhèn)補給,卻被這里的物價給驚呆了:1斤小白菜260元人民幣,1斤香蕉200元人民幣!
誰讓這里遠離大陸、所有物品均需空運海運呢?
北極憂思錄
游客污染雪原
北極每年的游客已超過7萬人次,許多旅游者乘坐巡洋艦前去。其中最多人去的是斯瓦爾巴德群島,而20年前,這里沒有一名游客。
與我們同船的環(huán)保使者露西爾女士說,旅游者給生態(tài)環(huán)境帶來了不少壓力。在朗伊爾賓海灘,1988年曾有一具完整的鯨骨,十多年過去,它已經被旅游者們你一塊我一塊地全部拿走。
“最主要的問題是垃圾?!甭段鳡栒f,在斯瓦爾巴德,人們的做法是:可降解吸收的就地掩埋,其余統統用船運回挪威大陸。而在朗伊爾賓,我們見得最多的是各種煙頭,商場、旅館和酒吧門口,癮君子們吞云吐霧之后往往順手一扔。
剛到朗伊爾賓,常有海鷗光顧我們廚房的窗外。為了表示中國人的友好,有同伴向它們拋擲食物。這舉動很快受到警告:不能再向海鷗拋投食物,因為它會產生依賴性,逐漸喪失獨立捕食的能力。
對于游客帶來的環(huán)境惡化問題,當地官員卻有不同看法。他們表示,來這里旅游對環(huán)境的損害遠比不上在北極圈乘坐核動力破冰船前行或者高空跳傘。
“這里是世界上仍在正常運轉的少數生態(tài)系統之一,在這里,北極熊還是(生物鏈中的)一級食肉動物?!彼雇郀柊涂偠睫k公室的環(huán)境專家魯恩#8226;伯格斯特羅姆說。而且他認為,能來斯瓦爾巴德的游客都是有錢人,回到各自的國家后,在宣傳環(huán)保方面也會更有影響力。
也許他說的有一定道理:斯瓦爾巴德群島是歐洲占地面積最大的一片荒島,比愛爾蘭還大。目前,島上的一些冰川已經開始慢慢消失,一些不知名的島嶼開始在冰川萎縮后浮出冰面。“在斯瓦爾巴德群島可以清楚地看到冰層的融化以及給北極熊、鳥類帶來的問題?!迸餐h(huán)境部長海倫#8226;北永內在接受英國媒體采訪時說。
比起游客帶來的影響,氣候問題給北極帶來的隱憂明顯要嚴重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