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道光年間,巢州有一對雙胞胎兄弟,老大甄友才是個窮秀才,靠教書謀生;老二甄友法目不識丁,以捕魚為業(yè)。兄弟倆打鑼賣糖,各干一行。
卻說這一年遇上了百年不遇的大早,莊稼嚴重欠收,人們食不裹腹,四散逃荒。老大甄友才所辦的私塾也因此而關門。池塘也干涸見了底,老二以前雖然三天打漁兩天曬網(wǎng),但基本上也是天天有葷,年年有魚;可現(xiàn)在每天撒網(wǎng),不要說魚,就連一條泥鰍的影子也見不到。兄弟倆長吁短嘆,叫苦不迭。文章寫得再好,又不能當飯吃;網(wǎng)撒到天邊,連一片魚鱗也未沾上。全家的日子岌岌難為,就要打點行囊,加入浩浩蕩蕩的難民大軍。
就在這個時候,當?shù)赜袀€大財主正在招聘教書先生的消息傳到了老大的耳朵。老大感到眼前突然一亮,心想,這下有希望了!最起碼一家人的生活是不成問題了。于是,老大急忙前往應聘。
這個大財主靠祖上傳下來了一大筆家產,有的是錢,但卻是個粗人,整天吃喝嫖賭,不務正業(yè)。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由一個叫郝愚的大管家打點著,可眼下財主要郝愚請教書先生,并要他對先生進行面試,這可讓他犯了難。因為郝愚雖說也進過書房門,但連《三字經》、《百家姓》都未讀完就輟學了,他憑什么來出對子考先生呢?前幾天來了好幾個先生應聘,之乎者也的,對對子對得是好是歹他也辨不出個子丑寅卯來,把人家一一打發(fā)走了?,F(xiàn)在郝愚又聽說來了個叫甄友才的先生,不知道是真有才還是假有才,他還正在抓頭撓腮想著對子的上聯(lián)呢!
說曹操,曹操到。甄友才通名報姓,說明來意之后,面試正式開始。郝愚自幼喜歡吃魚,以前也是個漁夫,對打漁這一行比較內行。因此,出對子自然也就離不開捕漁的事。
“甄先生請聽題,我的上聯(lián)是:‘魚在塘里蹦’。請對下聯(lián)!”
老大甄友才抬頭一看。正好一只燕子從財主家大門飛進大堂之上,于是,便稱口答道:
“燕從門中飛?!?/p>
令甄友才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個郝愚是個大草包,有眼不識泰山。他一對罷,只見郝愚把頭搖得象撥浪鼓似的,說是沒對上。
由滿懷希望到大失所望,甄友才是徹底絕望了!回到家中,甄友才就把應聘的前后經過跟老二一五一十地講了一遍。沒想到,老大話音剛落,老二二話沒說。轉身就走人。撒腳如飛般去朝大財主家的方向跑去。
原來,老二想,自然郝愚不識貨,我何不給他來個以毒攻毒。也許瞎貓子能碰到個死耗子。郝愚以前不是捕漁的嗎,或許我和他之間更容易溝通,能找到共同的語言。因此,我就來個不辭而別,也許還有一線希望!
老二來到大財主家,郝愚一看老二來了,還以為是老大甄友才,于是便問他怎么又回來了。
老二與老大不光長得一模一樣,而且說話聲音,行為舉止都如出一轍,郝愚自然難辨真假。于是,老二靈機一動。將計就計地回答道:
“我剛才在回去的路上,突然有了靈感,想起來對子的下聯(lián)了?!?/p>
“那你快點說來給我聽聽,就算是補考通過也算數(shù)?!?/p>
“你的上聯(lián)是‘魚在塘里蹦’,那我的下聯(lián)就是‘拿網(wǎng)就來撈’,撈上來我倆就喝燒酒,你看怎么樣?”
郝愚不聽便罷,聽完是喜上眉梢。心想,這“甄友才”真是太有才了!于是,稟報了大財主后,當下就簽字畫押,決定重金聘用。
老大甄友才哪里想到。老二甄友法還真有辦法,在這大旱之年,一網(wǎng)撒出去就捕到了一條諾大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