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躍
《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標準》)的“評價建議”部分指出:評價不僅要考查學生在歷史知識、歷史技能的掌握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變化等方面是否達到《標準》的要求,還要注意考查學生歷史學習的過程與方法,避免將歷史知識的掌握程度作為唯一的評價內(nèi)容。本文通過列舉2007年部分省市的中考試題,分析其在“過程與方法”上的命題特點及考查途徑,給同學們平時的歷史學習提供一點幫助。
一、通過考查學習方法的途徑考查
[例1](資陽試題)拿破侖·波拿巴是世界歷史上一位重要歷史人物。他雖然身材矮小,但剛毅、豪爽、聰慧、機敏……歷史上對拿破侖的評價始終是個焦點,眾說紛紜,褒貶不一。
(1)結合所學知識,請你完成有關拿破侖的活動簡表。
(2)學會學習是新課程的重要理念之一。請你根據(jù)以上問題總結評價歷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簡析:本題要求學生通過填表的方式對拿破侖這個典型的歷史人物進行評價,最終歸納總結學習方法,重在考查學生是否掌握了一分為二地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很好地實現(xiàn)了新課標對“過程與方法”維度的考查。
二、通過活動探索的途徑考查
[例2](泰州試題)溫家寶總理在2007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強調(diào):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fā)展規(guī)劃,必須充分發(fā)揮科技工作者的作用,特別是要讓年輕人勇于實踐,敢于超越。為激發(fā)同學們對科技的興趣,培養(yǎng)科技創(chuàng)新意識,你班準備舉行一次小型的三次科技革命成就展。
(1)下面是某同學設計的活動方案,但順序上有些不合理,請你幫他重新排序。
①收集資料②設計展示方案③確定主題,明確活動內(nèi)容和分工④加工整理資料⑤展示成就
正確方案順序:____—____—____—____(請?zhí)钊胄蛱?。
(2)下面是你班同學收集的相關圖片,請你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加工整理。
①請你用一句話說明圖片一中的蒸汽機對人類社會產(chǎn)生的最重大影響。
②請你找出反映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成就的圖片。
③展示中還需要介紹三次科技革命中重要的發(fā)明家或科學家,你可以選擇哪些人物,試舉兩例。
簡析:新課標提倡探究式學習,本題很好地將在課堂上的探究過程引入到卷面上,第一問要求學生為活動步驟排序,這是對學生平時是否具有科學學習習慣的檢驗,而第二問第一小題中的“用一句話說明圖片一中的蒸汽機對人類社會產(chǎn)生的最重大影響”,則對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也體現(xiàn)了對學生“知識與能力”維度的考查。
三、通過換位思考的途徑考查
[例3](威海試題)在人類歷史發(fā)展的長河中,涌現(xiàn)出許多思想家,他們創(chuàng)造了許多優(yōu)秀的思想文化,促進了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請回答下列問題: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我國出現(xiàn)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假如你是一位班主任,你喜歡用哪個學派的思想管理班級?說說你的理由。(應包括所選學派的名稱、主要主張及在班級管理中的運用)
簡析:例3通過假設,啟發(fā)學生運用所學歷史知識進行換位思考,這是很多省市中考題中常見的出題方式,但一般都是跟某位歷史人物進行“換位”,而本題是對現(xiàn)實中的人物進行“換位”,很新穎,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四、通過設計活動方案的途徑考查
[例4](龍巖試題)2007年中日文化體育交流年的標志和標語(見右圖)。標志是中國、日本的英文打頭字母“C”和“J”組成的心形標識,標語是“心的期待,新的未來”。
請你以“心的期待,新的未來”為主題,為中日學生友好交流提一個活動建議。
[例5](臨沂試題)某一中學定于2007年7月7日舉行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70周年紀念活動,請你幫助該校設計兩項活動。
簡析:設計活動方案的題目在考查“過程與方法”的試題中難度系數(shù)較大。例4難度相對較小,例5則對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學生對課本中的活動課不加以重視的話,在中考中遇到這樣的題日,定然無從下筆。因此,同學們一定要重視活動課,并且要對活動課進行過程與方法上的總結,提高綜合實踐能力。
五、通過補充活動方案的途徑考查
[例6](連云港試題)角色體驗,是我們走進歷史的重要途徑。根據(jù)下表,幫助孫明同學完成“羅斯福新政”課本劇的①—③部分。
[例7](襄樊試題)某校師生在“五一”長假期間開展了一次主題為“紅色之旅”的社會實踐活動。他們來到一個被譽為“英雄城市”的地方參觀考察,這里是軍旗升起的地方,是人民軍隊的誕生地。他們參加了以下活動:
向英雄獻花:他們來到紀念碑前獻花,把鮮花獻給了80年前參加____起義的將們。
參觀陳列室:他們:進入陳列室,看到了一排威武的塑像,他們是這次起義的領導者,請寫出他們的名字____。(寫出兩名即可)
聆聽教誨:他們聽一位老紅軍講到,這次起義的意義在于____。
活動感悟:參觀結束后,同學們對人民軍隊有了新的認識。你打算今后怎樣對待人民軍隊?
簡析:例6和例7兩題都是通過補充活動方案的形式讓學生感受到探究的“過程與方法”。這兩題直接考查的維度是“知識與能力”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這樣新穎的試題有效地實現(xiàn)了教學目標三維度的有機結合。
六、通過扮演角色的途徑考查
[例8](鹽城試題)某班歷史興趣小組計劃舉辦一期題為“中外交往風雨歷程”的展覽。請你參與籌備。
(1)展覽1:古代中西陸路開通,請你為下圖擬名并寫出為開通此路做出最大貢獻的一個人物。
圖名____人物____。
(2)展覽2:“閉關鎖國”的后果。作為解說員,你打算向觀眾介紹清朝前期的“閉關鎖國”政策造成了什么嚴重后果?
(3)展覽3:洞開的國門。請寫出鴉片戰(zhàn)爭后清政府開始大規(guī)模引進西方生產(chǎn)技術的歷史活動名稱。
(4)展覽4:對外開放的碩果。請你向觀眾介紹2001年中國承辦的多邊外交會議的名稱。
(5)總結:以“交流與合作對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影響”為主題簡要談談看法。(不超過20字)
簡析:例8共5問,在設問時采用了角色扮演法,包括扮演展示“閉關鎖國”政策產(chǎn)生影響的解說員、對外交往問題的評論員等,試題這樣一“改頭換面”,就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而問題答案的最終落腳點還是最基本的知識點,這是“過程與方法”維度的魅力體現(xiàn),也體現(xiàn)了新課標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
七、通過自行設計問題的途徑考查
[例9](資陽試題)下頁三幅圖片反映了洋務運動的重大活動。請你讀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洋務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有____、____。(任意答出兩個即可)
(2)三幅圖片反映了洋務運動的哪三項活動內(nèi)容?如果你是從事這些活動的當事人,請你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如說明文、記敘文、雜文、詩歌、歷史短劇、圖片簡介等)陳述開展這三項活動的理由。
(3)除上述問題外,請你設計一個與洋務運動有關的具有思維價值的問題。
簡析:本題的第二與第三問比較抽象,對能力的要求較高,考查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力、歸納概括能力、歷史知識遷移能力、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的能力。答好第二問,要有一定的語文功底,最終學生要用多種“過程與方法”來闡述洋務派興辦各種洋務實業(yè)的原因。第三問讓學生自主命題,更是考查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逆向思維能力,難度系數(shù)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