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擇容
(徐樺君老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是全國模范教師、浙江省功勛教師、浙江省特級教師,長期擔任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小組組長,并致力于作文教學的研究。)
“另類”作文泛指除常見的議論文、記敘文、夾敘夾議類和抒情類散文、微型小說之外,體裁較為“特別”的作文,諸如廣告體、書信體、劇本、名著改編、日記體、文言語體等形式的文章。伴隨著作文命題“三自”(自定立意、自擇文體、自擬題目)原則的出臺,高考中涌現(xiàn)出了一批優(yōu)秀的“另類”作文,它們構思精巧,有獨特的文體形式、獨特的立意選材和獨特的表述方式,充分展示了作者的膽識、才氣和創(chuàng)新精神,獲得了閱卷老師的贊許。
例如下面這篇2004年高考高分作文:
自信+善納=成功
(藥品說明書)
應消費者的強烈要求。本次藥品展覽會特地展出兩種高科技產品來獻給那些渴望成功的人。具體介紹如下:
產品一
品名:自信膠囊
適用對象:男女皆可,老少皆宜。
食用方法:一天兩次,一次兩粒。
藥效:永遠,使您無論何時都充滿自信。
出產說明:自信乃成功之關鍵。只要您服用此藥,一定會飛黃騰達,受益一生。
出產商:自信系列股份有限公司。其余產品有自信礦泉水、自信方便面……皆獲國際質量體系認證。
合格證號:五八五八五八。彤象代言人:零點樂隊。
產品二
品名:善納意見口服液適用對象:那些想立即成功的人。出產說明:您想快速成功嗎?那就服用“善納意見口服液”吧。它能使您少走彎路。更快到達成功的被岸!
產品宣言:沒有最快,只有更快!
出產商:善納意見系列有限責任公司。
產品許諾:現(xiàn)在購買本產品。免費獲得“善納意見”系列的大禮包,機不可失,時不再采!
需要成功的人一擁而上,兩種產品被搶購一空。
幾年后,兩家公司都被告上了法庭。
顧客甲:自從服用“自信膠囊”后,我做任何事都很有自信。不能接受他人意見,同事都認為我驕傲自滿,導致我走了很多彎路,與一個個機遇擦肩而過。
顧客乙:自從使用那個狗屁不如的口服液后,什么都聽剮人的,我的自信就漸漸消失了,以致沒了主見,最終碌碌無為,浪費了寶貴的青春。我要公司賠償損失!
這時,一位風度翩翩翩的中年人開口了;“公司并無過錯,重要的是你們自已。我從一開始便兩種藥一起吃,在相信自己的同時博采眾長,充分刺用時間,很快就獲得了成功?!?/p>
最終,法官宣判兩家公司有過錯,但告誡人們:相信自己是重要的,虛心聽取意見也是重要的,只有二者結合,才能獲得成功。
本文屬于“另類”作文,獲得高分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文體新穎別致。作者巧妙地將話題中的兩個問題——“相信自己”與“聽取別人意見”轉化為各種產品:”自信膠囊”和“善納意見口服液”,采用藥品說明和廣告的形式將兩種產品的作用一一介紹。結尾照應題目,突出主旨:只有“相信自己”與“聽取別人意見”相結合,才能獲得成功。從近幾年“另類”高考作文的成功范例看,其具體樣式主要有以下幾類:
1、借用實用文體模式
如日記、書信、申請書、申訴書、求職信、會議記錄、審判記錄、辯論詞、招標書、啟事、合同、留言條、就診報告、藥品說明書等。這些文體各有其約定俗成的固定格式,用這種格式寫作本屬記敘文、議論文、散文等體裁的內容,往往能增加不少亮色。
如2000年高考全國卷高分作文《中國國家大劇院設計招標簡介》一文,作者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的名義,向全世界征求“中國國家大劇院”的設計方案,其中,法、美、中等國設計師的設計各具特色。作者的機智和大膽使人不得不佩服。再如2001年全國卷高考高分作文《神州文學研討會紀要》一文,作者“實錄”了董仲舒、韓非、趙姬、呂不韋等人在研討會上的發(fā)言和表現(xiàn),針砭當今一些出版商為了營利而迎合世俗的不良風氣,以此詮釋“誠信”的話題。
2、借用網絡模式
比如模仿上網程序,點擊關鍵詞,搜索相關信息;模仿網絡個人主頁設計;模仿網上發(fā)帖,等等。如2006年全國卷Ⅱ高考高分作文《矮紙斜行閑作草——一張關于閱讀的帖》一文,發(fā)帖的內容直接采用題干中的材料,接下來三則回復的帖子囊括了三種典型觀點:鐵桿支持圖書閱讀;完全贊同網絡閱讀;徘徊于上述兩者之間。最后的“斑竹留言”鮮明表露出作者的觀點:無須斤斤計較文字的載體,但求用知識武裝自己的大腦。網絡發(fā)帖已是司空見慣,但以這種形式出現(xiàn)的考場作文還真是屈指可數,令人稱奇。
3、借用影視模式
比如模仿電視訪談節(jié)目,讓主持人同嘉賓就某個話題展開討論對話,依次記錄他們的發(fā)言;模仿電視紀實小品,設計“鏡頭一二三”或“第X幕”,每個鏡頭或每一幕中又按“時間、地點、人物、情景、畫外音”羅列相關內容,等等。如2007年江蘇卷高考滿分作文《懷想天空》一文,作者設想主持人崔永元與特邀嘉賓白云女士、黑土先生在中央電視臺一號演播大廳里錄制《實話實說》節(jié)目的情景,通過活用家喻戶曉的電視節(jié)目形式,將深刻的道理用形象化、個性化的口語來表達,讀來輕松愉快,具有很強的親和力。
4、借用寓言、戲劇、詩歌、相聲模式
如2004年高考全國卷高分作文《成功學家》借用相聲的形式,熟練運用“抖包袱”的寫作技巧,連抖三個包袱,在令人捧腹的笑話中詮釋了“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這個話題,別具一格,令人刮目相看。
5、借用其他學科的模式
比如數學中的“已知、求證、證明”的解題模式;物理、化學、生物的實驗報告(實驗名稱、實驗目的、實驗用品、實驗步驟、實驗結論)模式;歷史的大事記(按時間分條記事)模式;英語的“過去時、現(xiàn)在時、將來時”時態(tài)模式,等等。2002年高考全國卷高分作文《選擇偉大心靈的實驗報告》(話題是“心靈的選擇”)借用實驗報告的形式來闡述話題、揭示主旨,構思獨特,令人嘆服。其基本體例如下:
實驗日期:2007年7月7日。
實驗目的:結晶出最偉大的心靈。
實驗材料:酒精燈、玻璃棒、燒杯、鐵架臺;樂于助人的心靈、貪生怕死的心靈、同甘共苦的心靈。
實驗步驟:溶解(選擇的前提)、過濾(選擇的途徑)、蒸發(fā)(結晶的前提)、結晶(實驗的目的)。
然而,盡管“另類”文章由于形式、語言的新奇,獲得高分的機會較大,但并不是隨意選擇一種文體隨便一寫就能寫好的。選擇寫“另類”作文時,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看清命題要求是否允許寫“另類”作文。比如,2007年天津、重慶、江蘇、遼寧、浙江等省或直轄市的試卷都規(guī)定了寫“除詩歌外”的文體,湖南卷則規(guī)定寫“記敘文或議論文”。如果違背命題的要求去寫“另類”作文,無疑會大吃苦頭。2007年高考中浙江省就有位同學用詩歌形式寫了一篇高考作文,應該說寫得還是相當不錯的,但與題目要求不符,得分也就可想而知了。
2、文體的選擇只是構思立意的一部分。走“另類”路線并不是故弄玄虛,也不能簡單將其等同于標新立異。關鍵在于,文體的創(chuàng)新一定要服從并有利于內容的表達,沒有內容的創(chuàng)新,是永遠得不了高分的!
3、掌握具體文體的寫作規(guī)范和技巧是作文創(chuàng)新的前提。無論何種文體,都有其特定的文體規(guī)范和寫作要求。選擇某一具體的文體時,一定要熟練掌握并能夠具體運用。如果沒有充分的把握,一定不要輕易嘗試“易類”的文體。比如,有的同學要寫相聲,寫出來卻似小品;有的同學要寫小品,卻寫得像場討論會。這類“另類”作文得分一點也不理想。
4、注意思想和語言的積累。平時可多看如《雜文選刊》《雜文報》《微型小說選刊》《小小說選刊》等刊物,只有讀多了,在思想、技巧、語言上都有了較好的積累,才會有“獨辟蹊徑”的“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