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國遭遇了歷史罕見的雨雪冰凍災害,遭遇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害;也是2008年,中國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中國人乘坐“神舟”七號實現(xiàn)與太空的第一次親密接觸,中國的GDP總量躍居世界第三。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偉大的中國人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抗震救災,頑強克服自然災害造成的破壞,創(chuàng)造了令世紀震驚的奇跡。這一切,源于30年前開始的那場偉大變革,源于中華兒女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30年,彈指一揮間,神州大地所奏響的春天交響樂卻無比輝煌!
序曲
1978年12月18日,一個寒冷的日子里,一個特別的會議——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
12月22日,北京迎來冬至。這一天,北京距離太陽最遠。但是,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勝利閉幕卻讓每一個中國人心頭都暖洋洋的,
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吹響了改革開放的號角!
中國,從此奏響了春天的華彩樂章!
城市樂章
“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跡般地聚起座座金山”——無論首都北京,還是上海等東部發(fā)達城市;無論深圳、廈門等經濟特區(qū),還是重慶、成都等西部城市,舊貌都換了新顏,煥發(fā)出蓬勃的生機。
農村樂章
“我們的未來在希望的田野上,人們在明媚的陽光下生活,生活在人們的勞動中變樣”——山鄉(xiāng)巨變,農民走上了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
生活樂章
“咱們那個老百姓呀,今幾個真高興;咱們那個老百姓呀,今幾個要高興”——衣、食、住、行、用,所有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種種,都在發(fā)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
童年樂章
“我們的生活多么幸福,我們的學習多么快樂”——30年前的孩子和30年后的孩子,幸福快樂是相同的,又是不同的。
第一小節(jié):曾經的幸福
第二小節(jié):現(xiàn)在的幸福
第三小節(jié):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
“月亮在白蓮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風吹來一陣陣快樂的歌聲。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30年前的爸爸媽媽過著怎樣的小學生活呢?
劉羽儀、鄭行琦 成都市晉陽小學二(2)班
爸爸11歲的時候第一次出遠門——假期跟奶奶到峨眉山旅游。爸爸在峨眉山第一次與猴子接觸,抱著猴子照了很多照片。爸爸說,正在照相的時候,猴子在爸爸肩膀上拉了一泡尿,但照片中的爸爸笑嘻嘻的,絲毫也不介意呢!
那年夏天,祖祖和小姨婆帶著媽媽和表叔去公園乘坐兒童快艇,媽媽為此激動得晚上睡不著覺??墒钱斔麄儊淼焦珗@時,卻聽說快艇要檢修。當時公園就這一種游樂設施,媽媽好失望,當場大哭起來,表叔也跟著哭起來。工作人員見他們那么傷心,就允許他們上去坐一下。媽媽說雖然快艇并沒有開動,并且座位還非常燙屁股(艷陽高照,當然很燙哦),可媽媽還是樂開了花,照相的時候眼淚都沒有干,就笑得瞇起了眼睛。
王晞 成都市晉陽小學二(2)班
爸爸上小學的時候經常停電,大家就圍著燭光做作業(yè)。有人想出了節(jié)約蠟燭的好辦法——把蠟燭放在鐵盒里面,融化的蠟油就裝在鐵盒里,再插上一段蠟燭心就可以反復使用了。一開始大家還認真地學習,后來有同學用燭火烤花生吃,再后來還把家里的臘肉切成小片,帶到學??局?其實這是很危險的呀)。終于有一天,一個同學忘記熄滅火苗,把課桌燒焦了。爸爸的班主任大發(fā)雷霆,馬上頒布了禁火令。
林睿豐 成都市晉陽小學二(2)班
爸爸小時候,家里六口人共住一間屋子,而且兄弟四人睡一張床。由于爸爸在家排行老二,所以從小就穿伯父穿過的衣服。只有過春節(jié)時,才會有新衣穿,所以爸爸那時就盼著過年。爸爸小時候很少照相,只有一張小學畢業(yè)照。
(以上作文的指導老師:楊清蓉)
周雨彤 四川省邛崍市南街小學五(4)班
這張黑白照片上的人們,穿著打扮是當時最時髦的:頭發(fā)“三七分”,穿著軍綠色的有四個口袋的“軍千服”(軍隊干部服裝簡稱),天藍色的“喇叭褲”,軍用膠鞋。其中一個穿著兩個口袋的“戰(zhàn)士服”,那就是我的舅舅。舅舅說:“當時,人們覺得穿上解放軍的服裝,特別是穿上軍呢子大衣、軍棉大衣是非常的‘潮’哦……”
文含章 成都市龍江路小學六(4)班
媽媽的童年是在安徽農村度過的。小山村離縣城有一百多里路,沒有直達縣城的汽車,媽媽7歲才第一次到縣城。媽媽最早的一張照片是她和外公外婆的一張合影,那時她10歲。媽媽說小時候不知道照相是怎么回事,還問外公照相會不會很疼,現(xiàn)在想起來太搞笑了。
方菲昱 四川省邛崍市文昌小學四(2)班
媽媽上六年級才第一次打乒乓球。學校沒有乒乓球桌,學生們就在進校門的那段水泥路上,用黃土塊畫出界線當桌子;沒有乒乓球網,就在校門外撿拾大小、高度基本一致的石頭,拼搭在中間當球網。上課了,就一人抱一塊石頭到自己的座位下面放著,下課以后又一人一塊抱出去。雖然條件簡陋,他們仍然打得非常激烈,經常為了接住一個球,奮不顧身地撲倒在“桌子”上,摔疼了摔傷了也全然不顧。那段時間里,媽媽所有的褲子膝蓋處都是破的。盡管這樣,一下課就沖向“乒乓球桌”的孩子里肯定有媽媽……鐘蕊遙 四川省邛崍市南街小學五(3)班
瞧,這張黑白單人照片是我媽媽上小學時照的。那時,媽媽和我現(xiàn)在一樣大,而且也在南街小學讀書(呵呵,我和媽媽上一個學校哦)。媽媽當時有幾個好朋友,整天形影不離。那時照相是很“奢侈”的事,媽媽和朋友們的這張合影,是因為小學要畢業(yè)了,她們四人瞞著爸爸媽媽偷偷去拍的呢!
徐佳敏 四川省新津縣花橋小學六(1)班
那時候,外公家比較窮,媽媽常常光著腳去上學。有一天,學校要組織同學們去掃墓。媽媽所在的三年級只選三名代表參加,媽媽品學兼優(yōu),光榮入選。沒想到一回家,姨媽就給媽媽潑冷水,因為掃墓要從學校走到新津縣城去,這一去一回,非把腳底磨破不可。媽媽求外公買鞋,外公不答應,說一雙鞋要幾塊錢,太貴了。媽媽求外婆,外婆也沒辦法。媽媽急得放聲大哭,連午飯也不吃,眼睛也哭腫了。還是外婆心軟,說服了外公,才在代銷店為媽媽選了一雙最便宜的塑料涼鞋。
(指導老師:袁學英)
劉浩 四川省新津縣花橋小學六(1)班
爸爸和我一般年紀的時候,家里生活很困難。一件衣服老大穿了,老二穿,最后才能輪上爸爸。爸爸讀五年級時的那個新年,爺爺竟為家里的每個人做了一件新衣服,這是爸爸平生第一次穿上屬于自己的新衣服,心里甭提有多高興了。
袁楊陽 四川省邛崍市固驛鎮(zhèn)中心小學五(3)班
爸爸小時候的文具非常少,僅有一支鉛筆,而且要用到手都握不住時,再往上面套一截竹筒接著用,直到用完才買新的。橡皮擦就更沒有了。那寫錯字咋辦?就用手指頭蘸著口水在錯字上面來回摩擦唄!到放學時,教室里的娃娃便成了一只只“小花貓”,那十個小指冬里得跟煤炭似的。
張流健(會員2854) 四川省鄰水縣柑子中心小學六(1)班
媽媽1977年上小學一年級。開學前一天,外婆特地到鄉(xiāng)供銷社買回一個草綠色的帆布書包。那一夜媽媽激動得沒睡好覺。要知道,當時大多數同學的書包都是一個布袋,有的還是用舊衣服改做的呢。三年級時,外公到區(qū)上的新華書店買了一本《新華字典》,同時還帶回了兩樣“奢侈品”:一本畫本(巴掌大的連環(huán)畫書)和一個鐵皮文具盒。課間休息時,媽媽把畫本從書包里拿出來借給同學看(其實,哪里是借給同學看啊!只不過是自己翻,別人在旁邊看),幾下翻完后,就馬上把鐵皮文具盒拿出來炫耀一番,上課時,趕緊把這兩樣寶貝放回書包里。
夏海翔 四川省邛崍市固驛鎮(zhèn)中心小學六(3)班
爸爸小時候沒看過電影,所以,當聽說部隊要在農村巡回播放一部名叫《哪吒鬧?!返碾娪皶r,爸爸好興奮。放電影的地方離家有十多公里路,爸爸早早地就趕到了。到那里一看,早已是人山人海,方圓幾十里聞訊趕來看稀奇的人擠得水泄不通,連呼吸都感覺非常困難。電影開始了,只見一束光射向一張白布,人群立刻安靜下來,繼而又騷動起來,白布上出現(xiàn)了一個人,會說話,還會動,真是不可思議啊!全場驚呼、大笑,所有人的心思都在電影上,所有人的反應都一致,真是比軍事化訓練還整齊。
李明洋 成都市龍舟路小學三(4)班
小時候,媽媽的家庭條件很差,到了讀書的年齡還不能上學,直到9歲,媽媽才上小學一年級。每天早上,媽媽先把牛兒趕到山上吃草,然后才能去學校。中午,媽媽從山上把牛兒趕回家后才能吃飯。每天媽媽至少要在學校和家之間來回跑六趟。
特別樂章:《紅領巾》的30年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