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化果樹結果早、單位面積產量高、果實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果實著色面積大、色澤深,較喬化栽培有很大的品質優(yōu)勢,而且矮化樹樹體矮小、便于管理,可減少用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果園經營的經濟效益,現(xiàn)已成為世界蘋果栽培的主流技術和蘋果栽培技術的發(fā)展方向。但是,蘋果的矮化栽培技術自引進我國以來,推廣步伐緩慢,至今僅達全國蘋果栽培總面積的10%左右,在此,分析其原因,總結過去矮化栽培的經驗教訓,并探討解決問題的措施,使矮化栽培在今后能順利推廣應用,得到快速發(fā)展。
1 當前蘋果矮化栽培存在的問題
1.1 矮化作用過強
由于強矮化作用,使得樹體生長慢、樹冠小,引起結果過早、產量低、樹勢早衰、經濟栽培年限短、經濟效益不高。此現(xiàn)象多見于干旱地區(qū)、易結果品種、雙矮栽培等類型的果園,在整個矮化栽培中所占比例不高。
1.2 個體差異大,導致園容不整齊
由于同一果園中不同品種、樹形的差異,造成整形困難,果品質量差異較大,產量不高,此類型分布極廣,其表現(xiàn)輕重程度各異,應引起重視。
1.3 樹體過大影響通風透光
由于樹體長勢過旺,枝條密集交接嚴重,樹形紊亂,導致通風透光條件嚴重惡化,花芽分化不良,產量低而不穩(wěn),果品質量下降,樹下管理作業(yè)困難,經濟效益降低。這是當前蘋果矮化栽培失敗的主要問題。
1.4 病毒病發(fā)生率高
矮化果園病毒病發(fā)生的株率和嚴重程度一般較喬化果園高,也影響著果品質量和產量的提高。
2 主要原因分析
2.1 果園設計不合理
由于長期以來基礎研究落后,對果樹品種特性及栽培條件沒有完全了解、掌握,以致于對果園栽植密度、行株距、樹形、群體空間、個體參數(shù)的設計比較盲目,給以后的管理和生產造成較多困難和問題,這也是現(xiàn)在許多果園需要下大力氣去改造的根源所在。
2.2 苗木標準低、質量差
與國外相比,我國矮化蘋果栽后結果遲、產量上升慢,其主要原因是我國矮化苗木標準較低。常用的矮化中間砧苗一部分為3a(年)育成的無分枝苗,較大部分采用的是2年生速生苗,這些苗木小而弱,定植后需要3~4a(年)的生長,才能形成一定的樹冠進入初果期。比國外采用具有分枝的大苗定植,栽后1~2a(年)結果的做法,結果期要晚2~3a(年),盛果期產量顯著減少,經濟效益也相應要低很多。
2.3 定植一次成活率低,未留預備苗補植
由于我國蘋果主產區(qū)多數(shù)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區(qū),加之近10多年連續(xù)干旱,建園時定植前后澆水不足、整地質量不高、苗木較差、裁后保墑措施不當?shù)仍?,使建園栽植一次成活率不高,栽前沒有留同等大小的預備苗,以后每年用當年出圃苗補植,造成園內果樹大小不一、品種雜亂、產量不高,這是許多蘋果園普遍存在的問題。
2.4 矮化砧混雜
我國大量引進世界各國育成的蘋果矮化砧木。但由于我國蘋果育苗多由單家獨戶進行,對引進的矮化砧從植物學特征上難以區(qū)分。使現(xiàn)有的這幾個矮化砧無論在苗圃地還是栽培果園,都有不同程度的混雜,如M26中混有M9、M7、M4、MM106,M9中混有Ma8;M7中混有M26等。由于不同的矮化砧的矮化作用有很大差異,混雜的矮化砧上嫁接的矮化樹樹冠大小不一卻同栽一園,果園的整齊程度就差,既影響果園的產量,也影響質量的提高,矮化砧混雜的另一個問題是所謂假矮化砧,即矮化砧嫁接未成活,誤將品種接穗嫁接在基砧發(fā)出的萌枝上長成的苗木,這在各地的苗木中都有發(fā)生,尤其在部分個體戶苗圃中比例較高,對果園的整齊度影響較大。
2.5 基砧的問題
當前我國矮化蘋果栽培在基砧應用上的主要問題有兩個,一是生產上所用的基砧普遍是實生砧,而常用做基砧的海棠、野蘋果、山定子等都是異花授粉植物,其種子為雜合體,其實生苗性狀產生分離,表現(xiàn)型多種多樣,對其上嫁接的中間砧和品種接穗長勢的影響也各不相同,也會造成樹體大小不一,園容不整齊。二是少數(shù)育苗戶為了降低成本,縮短育苗周期,采用蘋果籽培育實生苗,育成的矮化苗個體差異更大。
2.6 矮化砧選擇不當
我國當前無論高山平原還是水地旱地,所用矮化砧基本以M26為主,其他型號的矮化砧應用極少,一方面使得矮化樹在不同地域的樹冠體積差異很大,對生產技術的標準化極為不利,另一方面,單純一種砧木也不能適應不同的自然條件,這也是造成蘋果矮化栽培在我國不能大面積推開的重要原因。
2.7 砧穗組合不當
由于不同品種在樹勢強弱、成花難易、結果早晚、豐產性能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不同的品種應該選用不同的矮化砧。由于M26砧的單一應用。現(xiàn)階段幾乎所有的蘋果品種都嫁接在了M26砧上,以致成齡后的果園品種間樹體大小差別很大,不但增加了管理難度,也對果實品質的提高不利。
2.8 矮化砧利用方式的欠缺
我國最早引進的M9、M8等矮化砧的矮化性能強,伹其固地性差,耐旱性不強。用其自根砧建園難以適應我國廣大干旱地區(qū),所以,各地都無一例外的采用了中間砧的方式進行矮化栽培,這也是造成當前我國很多矮化園樹體過大的主要原因。
2.9 栽植深度不當
許多中間砧矮化樹的后期旺長或早期衰弱,都與栽植深度不當有關,定植時苗木栽植過淺,將中間砧全部露于地上,會使幼樹生長緩慢、樹體小、產量低、容易早衰。而栽植過深,將中間砧大部埋入土中,則幼樹生長快,樹冠大,產量上升快,但樹容易旺長,造成矮化栽培失敗。而先深后淺的方法在生產中也不適宜,因為埋土后的中間砧很快就生了根,再要刨土亮出中間砧,控制旺長,就必須去掉這些根系,這樣做往往會引起樹勢衰弱或一些生理性病害的發(fā)生,導致產量和品質的下降。
2.10 樹形選擇不當
在矮化栽培中,自由紡錘形、細長紡錘形和主干形是常用樹形,其中自由紡錘形適于成齡后樹冠直徑在2m左右的砧穗組合上使用,細長紡錘形適于樹冠直徑在1.5m左右的組合上使用,主干形適于樹冠直徑在1.2m左右的組合上使用,但在我國多數(shù)果園中,樹冠直徑在2m甚至2m以上仍采用的是細長紡錘形成主干形,樹冠直徑大于2.5m甚至3m以上仍采用的是自由紡錘形,不恰當?shù)臉湫螌е鹿麍@內樹密枝密、高度密閉、通風透光條件惡化,果實品質下降。
2.11 修剪技術不當
在蘋果矮化樹的整形修剪中,最大的問題是把臨時枝當做骨干枝來培養(yǎng)應用。在細長紡錘形和主干形樹形中,除主干中心干以外的側生枝條是臨時性的結果枝組,結果幾年后要進行整體更新,自由紡錘形基部三主枝一般可以作為骨干枝,其他的小主枝也同樣是臨時性的結果枝組,不是骨干枝。在我國,由于長期以來受喬化栽培的影響,把這些枝都作為永久性的骨干枝來培養(yǎng)、利用。井由于這些枝的多年連續(xù)生長。其粗度、長度都超出了樹形所允許的標準。造成側生枝過粗過長、樹冠高大、冠內部閉,最后不得不搞改形、間伐,改為喬化樹的樹形。
2.12 其他管理技術配合不當
在矮化栽培中。部分果園肥水供應不足,樹勢衰弱,產量質量不高。多數(shù)果園為了追求產量,大水大肥,特別是大量使用氮素化肥,造成樹勢旺盛,樹體過大,花芽難以形成。產量質量反而下降。
2.13 技術不配套,沒有形成栽培模式
由于矮化蘋果在我國大面積栽培時間不長。加上蘋果品種的換代周期加快,不但一些新品種的栽培技術不很成熟,就連當前的一些主栽品種,也還沒有達到技術配套以及成熟的栽培模式。很多果農不知道蘋果的矮化栽培究竟應該怎么搞才能成功,這是蘋果矮化栽培發(fā)展緩慢的另一重要原因。
2.14 無病毒苗木推廣應用率低
我國在果樹苗木管理方面及無病毒苗木的示范宣傳上的不足,造成我國現(xiàn)階段栽植的矮化蘋果,采用無病毒苗木的比例還很低。引進的矮化砧經過多代的營養(yǎng)繁殖,病毒感染率達10%~20%,甚至更高,這對于全面提高果品質量和果業(yè)經濟效益十分不利。
3 解決途徑及方法
3.1 改變理念,超前設計,提高建園水平
在當前蘋果的發(fā)展上,首先要認識到矮化栽培早果優(yōu)質省工的優(yōu)點,矮化栽培是今后的主流和方向。隨著我國工業(yè)化進程的加快,矮化栽培將成為提高我國蘋果市場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必須大力推廣,其次是果園設計規(guī)劃要預測市場變化趨勢。適當超前,選好品種和栽培方式,采用國內外成熟的先進技術,建設高水平高質量的新一代現(xiàn)代化果園。
3.2 提高苗木質量標準,選用大苗建園
要改變我國蘋果苗木上的落后現(xiàn)狀和混亂局面,一是要加強苗木市場的監(jiān)管力度,實行生產、經營準入制度,杜絕不合格苗木上市銷售和栽植,二是完善苗木標準,提高現(xiàn)行矮化苗木標準,制定具分枝多年生矮化苗水標準,為苗木生產和流通提供法規(guī)依據(jù)。三是制定相關政策,鼓勵有條件的企業(yè)進入蘋果苗木生產流通領域,組建大型育苗企業(yè),實行大規(guī)模標準化生產,以取代當前千家萬戶自育自銷的落后生產方式。四是加快大苗建園技術的推廣力度,對采用大苗栽植的果園進行適當補貼,并加強對大苗建園技術的示范、宣傳,提高廣大果農采用大苗建園的積極性。
3.3 提高一次定植成活率,用同齡預備苗補植
我國蘋果基地大多處于干旱半干旱地區(qū),要提高建園定植的一次成活率,一是要提前整地,提前一個雨季挖好定植溝穴,回填后使溝內土壤、肥料充分下沉塌實,并接納降水,聚集水分。二是保證苗木的水分保持。從掘苗、運輸、假植到定植的整個過程中,通過縮短時間、適當?shù)陌b保護、保水劑的使用等。使苗木始終保持鮮活狀態(tài),三是栽后及時充分灌水,使根系與土壤緊密接觸,及早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四是做好栽后管理,通過埋土、覆膜、包膜等方法保持苗木和土壤水分,為了提高果園的整齊度,定植時要留一定數(shù)量同規(guī)格的苗木作為預備苗,假植于株間,以備補植。
3.4 建立原始材料繁殖圃,純化砧木品種
為了保證矮化砧的純度和質量,應由各級國家技術推廣部門建立原始材料繁殖圃,為育苗企業(yè)和育苗專業(yè)戶提供純正的繁育材料,杜絕育苗戶自引自繁自育的做法,從根本上改變矮化砧的混雜及因此而造成的樹體大小不一和園容不整齊的現(xiàn)象。
2.5 選定基砧,實行營養(yǎng)繁殖
為了使樹體大小一致,園容整齊,提高果品的整體質量,應選用遺傳形狀一致的基砧??筛鶕?jù)各地自然條件選擇適應性廣、抗逆性強、豐產性好、與主要砧木和品種嫁接親和性好的基砧,用營養(yǎng)繁殖的方法快速擴繁,以逐步取代當前用實生苗做基砧的做法。
3.6 根據(jù)各地土壤等條件合理選用砧木
我國蘋果產區(qū)地域廣闊,自然條件差異較大,根據(jù)不同的土壤、氣候、肥水等自然條件選用不同的矮化砧木是栽培成功的關鍵措施,當前全國應用M26砧在水澆地表現(xiàn)生長較旺、樹體過大,而在干旱地區(qū)則生長較慢,樹體較小。所以,今后在水澆地可擴大M9的應用。在干旱地區(qū)可擴大M7/sub>、77-34、SH系等砧木的應用,以多種性能不同的砧木來適應條件不同的地區(qū),擴大矮化栽培的推廣應用范圍。
3.7 加強試驗研究,提供砧穗組合依據(jù)
不同的矮化砧對不同的品種的矮化能力的排序是不完全相同的,所以一個新的品種在沒有試驗之前是不能準確預測與各種砧木組合后的樹體大小排序的,這是富士等當前主栽品種栽植過密的主要原因,因此,對今后準備推廣的新品種,在大面積推廣之前,應先進行砧穗組合試驗,弄清樹勢強弱、樹體大小、結果早晚、產量質量高低等基本數(shù)據(jù),為大面積栽培的果園設計提供科學依據(jù)。
3.8 搞好矮化自根砧適應性的試驗研究,盡快在生產土推廣應用
在矮化栽培中,與中間砧的方式相比,矮化自根砧的利用方式更簡單,樹體大小更為一致。當前常見的矮化砧具有一定的適應性,無論是在具有一定灌水條件的園地栽培,還是在干旱地區(qū),只要選好矮化砧,矮化自根砧的方式都是可行的。只要積極做好試驗,取得經驗,逐步擴大推廣。就能把我國的蘋果矮化栽培水平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3.9 合理確定中間砧苗的栽植深度
要保持矮化砧的矮化作用,在栽植時及以后的管理中,始終使矮化砧的2/3露出地面和防止中間砧大量生根是最根本的辦法,如果這樣做后樹體過大或過小,那不是栽植深度的問題,而是砧穗組合不當引起的,屆時再調整砧木的埋土深度,但這只是一種補救措施,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則應另行選配矮化砧木。
3.10 根據(jù)砧穗組合及栽培條件選定配套樹形
矮化栽培中只有合理的選好樹形,并以恰當管理技術維持好它,才可以避免在以后的生產中因改造樹形而造成經濟損失。樹形選擇的依據(jù)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該砧穗組合成齡樹的樹體大小。樹冠直徑在1.0~1.5m時可選擇主干形攻細長紡錘形。樹冠直徑在1.5~2.0m時可選擇自由紡錘形,樹冠直徑超過2m時就要考慮選擇開心形等大冠樹形。二是園地的自然條件,水肥氣熱條件優(yōu)越時應在上述選擇的基礎上選大一級的樹形,條件較差時可選小一級的樹形。
3.11 改變修剪方法,合理配置、及時更新結果枝組,形成和堆持合理的樹形
蘋果矮化樹要長期維持紡錘形、主干形樹形,必須首先徹底改變把應該是臨時性的側生枝當作永久性主枝來培養(yǎng)利用的觀念和做法,把所有的側生枝都作為臨時性、需要經常更新的結果枝組來對待,二是要增加側生枝的數(shù)量,以多控粗,以側養(yǎng)干。多留側生枝可以分散勢力,減緩側生枝的加粗生長,并可加速中心干的加粗生長。有利于形成強壯的中心干和較細弱的側生枝。保持良好的從屬關系和樹形。三是要加大枝粗比。通過遲留側生枝、拉枝開角、搞心捋枝等方法,控制側生枝的加粗生長,使側生枝與中心干的粗度保持1:3~4的合理比例,四是要及時更新。在側生枝開始結果時就要為其開始培養(yǎng)預備枝,當側生枝結果3a(年)以后就要視其強弱、密疏程度、預備枝上的花芽形成情況,從基部的預備枝處回縮更新,既可以保持側生枝的結果能力,同時也控制了加粗生長,對保持良好樹形十分有利。
3.12 巧施肥水保持樹勢穩(wěn)定和優(yōu)質高產
對矮化蘋果樹,為了達到既早果豐產,又維持合理的樹體大小和良好樹形,在幼樹期要增施肥水,促進樹體生長,進入初果期后就要控制肥水,利用切、剝、拉、扭等多種措施促進成花,適當多留果,以果壓冠,控制旺長。對盛果期樹,要根據(jù)結果量、果實質量、樹勢強弱等情況,及時調整肥水,以達到穩(wěn)產優(yōu)質高效的栽培目標。
3.13 選用無病毒苗木,控制病毒病蔓延
由于矮化砧采用營養(yǎng)繁殖,矮化常規(guī)苗木攜帶病毒的比例遠高于喬化苗木,這些病毒對果樹的生長發(fā)育有著不同程度的不良影響,使其生產能力不能正常發(fā)揮,果實質量有所降低,所以,積極加快蘋果無病毒苗木的推廣,對于提高我國蘋果栽培水平具有重要意義,要加快推廣速度,必須綜合運用法律法規(guī)、行政政策及示范引導等措施,其中示范引導、典型宣傳應該作為主要措施,從推廣的技術角度來看。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是盡快建立完善的無病毒苗木繁育體系,為生產上源源不斷地提供質量可靠、品種純正、數(shù)量充足的無病毒苗木,以取代常規(guī)苗木在生產上的使用,消除病毒病對果樹的危害。
3.14 加強栽培技術配套研究,形成若干種栽培模式,實行標準化栽培
農業(yè)的根本出路在于標準化,而標準化的前提是模式化,矮化蘋果也不例外。要把我國的蘋果矮化栽培進一步擴大,不但要引進推廣運用各種新技術,更重要的是要在總結各地栽培中的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提高,推出幾種適合多種不同條件的栽培模式。逐步規(guī)范,形成標準,加以推廣,只有這樣,才能少走彎路,節(jié)約推廣成本,加快推廣速度,使蘋果矮化栽培技術盡快得到普及,推動我國蘋果生產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為我國的農業(yè)現(xiàn)代化作出較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