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著魯迅的《吶喊》,我來到一個“吃人”的世界。我膽戰(zhàn)心驚地走過咸亨酒店,生怕尖刻的嘲笑刺痛了耳膜,卻見孔乙己穿著一件破長袍,盤著兩腿,下面還墊著個蒲包,渾身落魄之氣,還有一股酸腐的酒氣:我想到老栓家的店鋪里歇會兒,卻瞧見老栓哆哆嗦嗦地揣回個血淋淋的饅頭;我逃至靜僻的未莊,遠遠就聽說了阿Q的“名氣”,他偷,他騙,他阿諛,他奉承,阿Q如此種種的取勝法寶,如同麻醉劑,使他不能認識自己所處的悲苦命運,過著奴隸不如的生活,直至到了牢籠,他仍妄想做一只飛上人頭的大鳥……這種種的愚昧和麻木讓我震驚,難怪魯迅先生要憤怒,要吶喊?!胺彩怯奕醯膰瘢词贵w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中國人終于聽到了。我看到渾噩的人民清醒了,我聽到麻木的社會怒吼了。從此,中國人站起來了,面對外來的侵略,中華民族浴血奮斗,血火淬煉的抗戰(zhàn)精神,在歷史長空定格成永恒。
轉(zhuǎn)眼將近一個世紀過去,同樣的中華大地已換上不一樣的景象。古老的中國日益繁榮富強,偉大的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的東方??墒?,一些不懷好意的人害怕了,他們處處挑釁,試圖破壞中國的發(fā)展。于是,當奧林匹克火炬燃燒在巴黎上空時,不法分子肆無忌憚地揮舞著雪山獅子旗;面對中國的迅猛發(fā)展,CNN主持人卻無恥地指責(zé)中國人是瘋子;當13億同胞眾志成城抗震救災(zāi)時,國外某藝人卻荒謬地說這是報應(yīng)……面對這些挑釁。炎黃子孫又一次在吶喊聲中挺起了脊梁,昂起了頭顱。你瞧:那在巴黎街頭誓死守護奧運火炬的中國人,那跳進倫敦冰冷的水池里高舉五星紅旗的中國人,那在舊金山各地示威游行、維護中華統(tǒng)一的中國人。那些吃洋快餐長大的年輕一代,秉承了老一輩的傳統(tǒng),繼續(xù)演繹著不屈的中國精神。
在這苦難與榮光交織的一年,我讀完了《吶喊》。魯迅在民族的存亡關(guān)頭吶喊,是要喚醒國人的斗志。而我今天卻想第二次吶喊,我要告訴全世界:
這是一個經(jīng)歷挫折而從不言敗的民族,他曾經(jīng)忍受屈辱,他曾經(jīng)四分五裂??墒?,他從不曾趴下,并且仍將以堅強的姿態(tài)面對未來的任何磨難!中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