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濤
雞蛋好吃、有營養(yǎng),是一種老少皆宜,人人愛吃的食品,但以下幾個關于雞蛋的說法您知道嗎?
雞蛋的健康功效
(1)健腦益智。雞蛋黃中的卵磷脂、甘油三脂、膽固醇和卵黃素,對神經系統(tǒng)和身體發(fā)育有很大的作用,可避免老年人的智力衰退,并可改善各個年齡組人們的記憶力。
(2)保護肝臟。雞蛋中的蛋白質對肝臟組織損傷有修復作用。蛋黃中的卵磷脂可促進肝細胞的再生,還可提高人體血漿蛋白量。增強肌體的代謝功能和免疫功能。
(3)防治動脈硬化。美國營養(yǎng)學家和醫(yī)學工作者用雞蛋來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獲得了出人意料的驚人效果。
(4)預防癌癥。雞蛋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B2,可以分解和氧化人體內的致癌物質。雞蛋中的微量元素,如硒、鋅等也都具有防癌作用。
(5)延緩衰老。雞蛋含有人體幾乎所有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故被人們稱做“理想的營養(yǎng)庫”。營養(yǎng)學家稱之為“完全蛋白質模式”,是不少長壽者的主要食品之一。
雞蛋的烹飪方法
雞蛋吃法多種多樣,就營養(yǎng)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煮蛋為100%,炒蛋為97%,嫩炸為98%,老炸為81.1%,開水、牛奶沖蛋為92.5%。由此來說,煮雞蛋是最佳的吃法,但要注意細嚼慢咽,否則會影響吸收和消化。不過,對兒童來說,還是蒸蛋羹、做蛋花湯最適合,因為這兩種做法能使蛋白質松解,極易被兒童消化吸收。
營養(yǎng)學專家認為,雞蛋以沸水煮5~7分鐘為宜。油煎雞蛋過老,邊緣會被烤焦,雞蛋清所含的高分子蛋白質會變成低分子氨基酸,這種氨基酸在高溫下??尚纬捎卸镜幕瘜W物質。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人喜歡吃茶葉蛋,營養(yǎng)學家卻主張少吃,因為茶葉中含酸化物質,與雞蛋中的鐵元素結合,對胃起刺激作用。影響胃腸的消化功能。
雞蛋一天吃多少
雞蛋是高蛋白食品。如果食用過多,可導致代謝產物增多,同時也增加腎臟的負擔,一般來說,孩子和老人每天1只,青少年及成人每天2只比較適宜。
吃雞蛋的誤區(qū)
誤區(qū)1:產婦吃雞蛋越多越好
產婦在分娩過程中體力消耗大,消化吸收功能減弱,肝臟解毒功能降低,大量食用后會導致肝、腎的負擔加重,引起不良后果。食人過多蛋白質,還會在腸道產生大量的氨、羥、酚等化學物質,對人體的毒害很大,容易出現腹部脹悶,頭暈目眩、四肢乏力、昏迷等癥狀,導致“蛋白質中毒綜合征”。蛋白質的攝入應根據人體對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功能來計算。一般情況下,產婦每天吃3只左右的雞蛋就足夠了。
誤區(qū)2:常吃雞蛋導致膽固醇偏高
不會,因為蛋黃中含有較豐富的卵磷脂,是一種強有力的乳化劑,能使膽固醇和脂肪顆粒變得極細,順利通過血管壁而被細胞充分利用,從而減少血液中的膽固醇。而且蛋黃中的卵磷脂消化后可釋放出膽堿,進入血液中進而合成乙酸膽堿,是神經遞質的主要物質,可提高腦功能,增強記憶力。
其實,每個人都是需要膽固醇的。只有當您每天攝入的膽固醇過量形成高膽固醇血癥時,它才會危害你的健康。事實上,“適量攝取”才是關鍵。任何營養(yǎng)成分,只要您攝入過量,就會對您造成危害;攝入不足,同樣會對您造成危害。
誤區(qū)3:生吃雞蛋更有營養(yǎng)
生吃雞蛋不僅不衛(wèi)生,容易引起細菌感染,而且也不營養(yǎng)。生雞蛋里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影響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常吃會導致食欲不振、全身無力、肌肉疼痛等“生物素缺乏癥”。另外,生雞蛋內含有“抗胰蛋白酶”,會破壞人體的消化功能。至于那些經過孵化,但還沒有孵出小雞的“旺雞蛋”,就更不衛(wèi)生了。
(編輯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