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夜煢獨,一燈熒熒,每當喧囂散去、紛繁蕭條之后,我總要退居書房,到這里沉淀一天的心緒。海德格爾呼吁人應(yīng)該“詩意的棲居”,置身于都市鋼筋水泥的森林里,生活的毀人,生趣的消弭,如影隨形,揮之不去。夜深人靜,尤其是一窗明月的夜晚,讀一讀唐詩,吟一吟宋詞,是我理想的心靈歸依,也是一個個體生命可以固守的生存方式。
讀唐詩宋詞,在清麗中感受剛健,在蒼涼中體悟壯闊。唐詩是青春的騰躍,宋詞是遲暮的遠行;唐詩是勇往直前的飛奔,宋詞是瞻前顧后的徘徊;唐詩是笑傲江湖醉酒狂歡的灑脫,宋詞是秋雨紗窗悠然品茗的溫馨;唐詩是搏擊奮進的煌煌火炬,宋詞是棲惶短憩的裊裊心香;唐詩是芍藥海棠錦花繁彩,宋詞是寒梅秋菊幽韻冷香;唐詩是劃亮蒼穹的明月,宋詞是濡染心靈的嬋娟;唐詩是“獨上西樓”的憧憬,宋詞是“尋尋覓覓”的悲傷……吟哦佳詞妙句,在甘美中品味歷史的滄桑,在愁緒中體會作者的苦澀和辛酸,越品越有滋味,心是那般的充實而安靜,夢想在詩中升騰,我在詩意的縈繞中學會了超脫,擁有了空靈。
展讀唐詩宋詞,我驚佩古人的凝煉、睿智和透徹,我甚至懷疑他們是神而不是人。我佩服李白的詩才,更贊嘆他那憂樂圓融的智慧:仕途不達則求諸仙道,仙道幻滅則寄情美酒,難尋美酒則邀明月,戀紅塵時可入皇宮,隱退時游遍名山大川。李白是一輪充滿傷情的皎潔明月,一壺滿載憂傷的百年陳釀,一位壯志滿懷卻懷才不遇、孤獨寂寞的酒中仙人。
我喜愛蘇東坡的曠達。東坡奉儒而不迂執(zhí),好道而不厭世,談禪而不佞佛。他無論在怎樣失意的情況下都能保持心境的平和,都能欣賞身邊的風景。他在赤壁賞月,在西湖種柳,一派詩心;貶謫黃州,他能“長江繞郭知魚美”,貶謫瓊州,他能“日啖荔枝三百顆”,隨遇而安,總能在既有的境況中獲得滿足,這是生存的大智慧。我喜愛東坡放任曠達的大氣節(jié),我佩服東坡寵辱不驚的大氣度,寧將醉人的功名棄之腦后,任憑一次次的機遇擦肩而過,任憑一代代的繁花逐水流走,你只留意于云影天光,日出日落;你只醉心于一蓑煙雨,滿眼風波。
我醉心于李商隱和李清照的純粹。我覺得古今詩人中只有他們二人情感最少受生活和文化的污染,單純到透明,真摯到只剩下真摯本身,憂傷是生命和情感找不到目的的純粹憂傷,而不是憂于時傷于物的世俗化情緒。李白的浪漫里仍摻雜著對功名的牽掛;杜甫的國家意識大于生命意識;李賀荒寂敏感,有點病態(tài);王維的禪性一半得自技巧一半得自悟性,過高的藝術(shù)悟性取代了他對生命的真誠投入;柳永在風塵煙巷里走得太遠,他是一個真誠地玩情游戲的人,他不是情感生活中的圣人……李商隱和李清照是活在心靈世界的人,他們是以愛為信仰的人,對愛很投入,愛才是這個世界不死的靈魂,是生命的意義。但愛情給他們的卻是五味俱全,而苦的記憶尤為深刻,愛使他們體驗了透明的幸福,也感到了徹骨的絕望。
夜讀唐詩宋詞,淡淡地走向精神的家園,走向廣大和悠遠,走向肅穆和美麗,這難道不是人生的一大樂事么?是的,現(xiàn)代人很難找回古跡斑駁的心情,失去“江天一色無纖塵”,失去“千里鶯啼綠映紅”,都市生活中,誰還能體會唐風宋韻中的一滴滴懷舊、一寸寸斷腸、一聲聲壯闊呢?曾經(jīng)回蕩著唐詩宋詞吟哦聲的這塊土地上,沒有了小巷樹影婆娑的月色,沒有了“明月松間照”之類的意境,周圍都是高樓大廈,生活卻少了許多意味。
選自《中國教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