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道路中,應是左邊種植夢想,右邊種植真實,隨時采擷,收獲希望。
——題記
招考干部,1986年的那個時候,人們頗感新鮮?!翱婆e制”,中國古代延續(xù)千年的官吏選拔制度,我還能依稀記得其中有個“范進中舉”的故事?!肮_考試,擇優(yōu)錄用”,西方國家借鑒我國古代“科舉制”建立的以其為主要特征的近代文官制,在發(fā)源地中國卻變成了陌生的東西。
今天的招考,是歷史周期性的回歸?抑或是螺旋式的上升?帶著幾分疑惑,幾多迷惘,在那年的初夏,抱著不妨一試的朦朧心理,我報名參加了鎮(zhèn)江市市級機關招考文字秘書的考試。
期望值極小,“中”了不期而然——競爭帶來機遇
我,工人身份加上大集體性質(zhì),既無文憑,更無“關系”、“靠山”,能“中”上嗎?人說期望值越高,失望就越大。還是不抱多大指望為好。
報考后,那時連考試在什么范圍、考哪些課目也不知道,加之忙于手頭工作,結(jié)果一天也沒有復習,我就稀里糊涂地上了考場。難得參加那樣正規(guī)的考試,難免缺乏考場經(jīng)驗,我自感沒有考出應有的水平,也就更沒有任何奢望了。直到來人到我所在的廠子里考察、政審,我仍不以為然。
出乎意料,隨后我果真收到了錄取通知,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是啊,在公開、平等、競爭、擇優(yōu)面前,誰能說機遇對于每一個人不是均等的呢!
當時,一同錄取的有29人。后來我才知道,報名者近2000人,僅參加考試的就有1380人,而持有正規(guī)“文憑”者更是數(shù)以百計。我既感到欣慰,又覺得慚愧。慚愧的是被錄取者中學歷層次大都較高,像我這樣的高中生,又畢業(yè)離校十多年的,絕無僅有;欣慰的是,公開招考給我?guī)砹藚⑴c公平競爭的機會。巴爾扎克說得好:“機會來的時候像閃電一般短促,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利用?!?/p>
十年寒窗未受“苦”,亡羊補牢猶未晚——勤奮伴著希望
十年動亂中長大的我,由于生不逢時,荒蕪了學習的黃金時段,落得個“高中文憑,小學水平”的結(jié)果。
1976年底,當我踏上社會,命運又一次捉弄于我,再沒有想到,不滿1 7歲形單力薄的我,被分配到縣里的一家工廠燒大爐。就那沉重的鐵“火把”,開始時,我使出吃奶的力氣,怎么也舉不起來。后來,我又曾被調(diào)遣去打過雜工,做過機修工。但我不管到哪里,筆耕不輟,以顯示、發(fā)揮自身的特長。命運終于有了轉(zhuǎn)機。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被調(diào)入廠政工科做文書工作。此后不久,等到了文字秘書崗位后,面對這份嶄新的工作,我汗顏了。那一刻,我仿佛大夢初醒,認識到自己的淺薄無知,力不從心。
知貧乏而后奮起還來得及,因為我畢竟還年輕。強烈的自尊心,旺盛的求知欲,沉重的責任感,催動我在知識的海洋里上下求索。那時,廠里每年都有推薦上大學的機會。我一心想去上大學。我認為,這是實現(xiàn)自己理想的重要途徑之一。但廠里領導又不同意,說“工作需要走不開”。不能守株待兔坐等機遇,只有勤奮刻苦,邊工作邊學習,干中學,學中干,才能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子來。我毫不吝嗇地花用微薄的薪金,日積月累地購買各種書籍,以增加精神食糧,從中汲取營養(yǎng),豐富人生閱歷。除了在工作實踐中加強學習外,我堅持利用業(yè)余時間系統(tǒng)地自學文秘基礎理論知識。
知識的春風雨露沐浴,給我?guī)砹松鷻C;實踐中的鍛煉,更使我增長了才干。我用勤奮換來了一塊希望的“處女地”。8年左右的時間里,我在廠里撰寫了調(diào)查報告、經(jīng)驗總結(jié)以及其他體裁的文字材料計100余篇,約50余萬字。其中,被上級單位采用的有20余篇,另有20余篇新聞報道稿件被多家新聞單位采用。
這期間,我不僅光榮地加入了黨組織,還先后擔任了廠人秘科科長、辦公室主任、廠長助理、黨委辦公室副主任、機關黨支部副書記等職務。莎士比亞有句名言:“在灰暗的日子里,不要讓冷酷的命運竊喜;命運既然來凌辱我們,我們就應該用泰然的態(tài)度予以報復?!蔽覀儾环劣蟹N“我冀我存在”的精神,我有希望因為存在;我存在因為我有希望。后來的日子里,縣工業(yè)局、縣政府辦公室等部門幾次欲調(diào)我到機關去做文字秘書工作,但因我的工人身份、集體性質(zhì),加之廠領導的不予放行,最終只得作罷。但那時起,我已不再有過多的失望,因為,我已不再像一條失掉帆和舵的小船,在大海中漫無目的地漂流了。
希望的田野上,只管耕耘不問收獲——希望催人奮進
招考錄取后,我于1987年被分配到市級機關工作,開始在一片新的希望的土地上默默地耕耘、播種。在這塊肥沃的土地上,我頑強地吮吸、生長。多年來,我先后在全國性和省級報刊以及各種學術交流研討會上發(fā)表各類文章數(shù)百篇;在市級報刊上發(fā)表文章近百篇;有多篇論文獲獎;被邀請參加過全國性有關學術研討會;連續(xù)多年被評為“全省人事宣傳先進工作者”;在機關工作人員年度考核中,連續(xù)多年被評定為“優(yōu)秀”等次,并被“記功”和“嘉獎”。
多年從事文字工作,我不曉得有過多少春秋冬夏,經(jīng)常起五更睡半夜,寢食不安,有時通宵達旦地捉刀弄筆,不知白天黑夜,沒有節(jié)假日,無怨無悔地辛勤勞作。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緊緊抓住時間的韁繩,催動自己在書山之徑孜孜不倦地求學、求知,讀完大專讀本科,又讀到研究生畢業(yè)。
曾記得穆尼爾·納素夫說過:“人生之路到處充滿著希望。希望,如同埋在土地里的種子;希望,深藏在趕路者的心中;希望,是人們對人生的渴望,對美好未來的向往?!蔽覀冞@一代人不是什么時代的幸運兒,三年自然災害之際剛呱呱墜地,十年動亂的歲月又被耽誤了學業(yè),振興的年月開始醒悟,即使付出加倍的努力,也常常自感趕不上時代的步伐。但正是靠承受著這樣的壓力,才促使自己去奮發(fā)、拼搏,把危機感化為不畏崎嶇艱難、頑強登攀的時代精神!不要以為我是在炫耀自己,我過去所作的一點努力是微不足道的;人在仕途,也并非都是“春風得意”、輕歌曼舞、一路鮮花。我只想說,生活,在人生的長河中不要過多地憐惜我,只要度過的每一日在誠實的角逐中取勝,我就能——從痛苦中求得歡樂,從疲勞中求得滿足。
生活就是一方沃土,你播下什么,你就收獲什么。收獲的喜悅不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夠領略到的,但是,播種的心情則是我們大家所共享的。我們只有播下堅定的信念,播下堅韌的品質(zhì),播下不滅的希望,才能收獲鮮花和果實。生命是有限的,但希望是無限的,只要每天都能播種一個希望,我們就一定能夠擁有一個豐富多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