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是我的朋友,同樣也是市長的朋友,這樣,我和市長不就是朋友了嗎?所以說,我并沒有冒充市長的朋友。
一
聶駝子在電視上看到市長,發(fā)現(xiàn)市長原來是他小茶館的??停谑墙K于明白這人來喝茶時為什么總是喜歡打聽事?,F(xiàn)在老百姓最關(guān)心的是什么呀,多大面積的住房最受老百姓歡迎呀,老百姓生活水平是提高了還是下降了呀……記得有一次聶駝子還冷不丁地給了他一句,你是咸吃蘿卜淡操心,你又不是市長。
聶駝子做夢都沒想到,這人還真的是市長。
這市長肯定是個好市長。聶駝子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理由很簡單:能夠經(jīng)常在他的茶館喝茶而不被人察覺,說明這市長和老百姓沒多大區(qū)別,和老百姓沒區(qū)別的市長,能不是好市長嗎?
既然是好市長,聶駝子就盼望著市長能再光臨茶館。
沒過幾天,市長真的又來了。
聶駝子給市長沖了一壺上好的碧螺春。
市長細(xì)細(xì)品了一口,好茶。
聶駝子說,您是市長,自然得喝好茶。
市長就笑,你怎么知道我是市長?
聶駝子說,我在電視上看見您了。
市長說,你別告訴人家,要不就不夠朋友。
聶駝子受寵若驚,這么說您和我是朋友?您市長和我聶駝子是朋友?
市長沒回答聶駝子的話,但臨走時給聶駝子留了電話號碼。
聶駝子很講信用,沒對人講這個毫不起眼的茶客是市長,于是市長依舊常來茶館喝茶,只不過聶駝子對市長比對別的茶客更客氣些。
后來有一次茶館門口的小街下水道堵了,整條街污水橫流,有人給市政打了電話,可遲遲也不見人來疏通。
聶駝子就說,我給市長打個電話,讓市長派人來。
大家就笑聶駝子。
聶駝子說,不信?待會我就打,我和市長是朋友。
大家又笑。還有人說,我還和省長是朋友呢。
聶駝子和市長打過電話大家沒看到,大家看到是沒過一會市政公司真的就來了人,還一個勁道歉,還說市長已經(jīng)批評了他們。
聶駝子很得意,怎么樣,我說我和市長是朋友吧!
大家仍有些將信將疑。又有人說,聶駝子,你要真的和市長是朋友,你能讓市長把金色年代給關(guān)了嗎?
金色年代是間歌廳,就開在聶駝子他們的住房邊,每晚都吵得街坊四鄰不得安寧,有人反映了、鬧騰了,可就是不得解決。
聶駝子很自信地答應(yīng)了下來。
沒過多久,吵鬧的金色年代就改成了安靜的咖啡屋。
就有人說,聶駝子,你還真和市長是朋友呀。
聶駝子說,這還有假,是市長親口說的。
于是聶駝子就成了名人,街坊四鄰有什么難事,總喜歡找聶駝子,而且是一找聶駝子,總能得到解決。
聶駝子,我們那自來水壞了好幾天了,還沒人來修呢。
沒過多久,自來水公司就來人修了。
聶駝子,金婆的仔過世了,沒了經(jīng)濟(jì)來源,現(xiàn)在低保都沒辦下來。
沒過多久,社保局的人就專程來給金婆辦了低保。
聶駝子,工商所的人在我店里吃飯不付錢,還打了我一耳光。
沒過多久,工商所的人就到店里道歉、付飯錢,打人的家伙還給開除了。
聶駝子,你也不給市長說一聲,讓市長把你小舅子提拔提拔。
聶駝子小舅子在市政府工作,還是個小科長。這事不單別人跟聶駝子說,聶駝子的老婆、小舅子也總在聶駝子耳邊嘮叨。聶駝子嘴上答應(yīng)了,卻一直不去和市長說。
聶駝子的老婆還有小舅子都很生氣,小舅子見了聶駝子就連姐夫都不叫。
聶駝子的老婆說,我家聶駝子,別人的事上心去辦,自己家事卻不管,腦子有病。
很多人也說聶駝子有病。
后來市長也知道了這事。
有一次市長就問聶駝子,你找我辦事也不少了,我也都替你辦了,為什么你小舅子的事卻不找我呢?
聶駝子說,我找你辦的事都是老百姓的事,也是你這個市長應(yīng)該辦的事,我小舅子的事是我的私事,我要找你辦了,我們還能是朋友嗎?
市長緊緊握著聶駝子的手,很久沒有松開……
二
在這座城市里,張三其實(shí)一個人都不認(rèn)識,更不要說是市長了,可張三逢人便說:我和市長是朋友。
張三是以考察投資的名義來到這座城市的,所以就會有很多和大大小小的官員觥籌交錯的機(jī)會。張三和官員在一起喝酒的時候,總要找一些大家感興趣的話題做下酒小菜,比如女人呀,葷段子呀,或者是官場的小笑話呀。張三是個相當(dāng)健談的人,而且幽默風(fēng)趣,很容易成為酒桌上的主角,成為主角的張三很容易就能把大家的話題引到市長身上,這時張三便會拋出一句:我和市長是朋友。
張三說他和市長是朋友是有實(shí)際內(nèi)容的,小學(xué)的時候張三和市長一起偷雞摸狗,初中的時候張三和市長一起逃學(xué)上網(wǎng)吧,高中的時候張三和市長一起去泡鄰班的?;?,有時張三還會神神秘秘地告訴大家一些關(guān)于市長的小隱私,比如市長的臀部小時候被狗咬了,現(xiàn)在還有一排整齊的狗牙印,比如市長一直到讀初中時還經(jīng)常尿床。如此具體的描述,自然不會有人懷疑事情的真實(shí)性。
時間久了,張三漸漸不用再說和市長是朋友了,不是不想說,也不是不能說,而是不需要說。喝酒的時候,有人介紹張三,都說,這位是張老板,他可是市長的朋友哦。唱歌的時候,也有人會說,現(xiàn)在請張老板——市長的朋友給我們高歌一曲。就是張三走在街上,也有人指指點(diǎn)點(diǎn)的,你們看,這人叫張三,和市長是光屁股朋友呢。
于是,很多人都知道張三和市長是朋友。
張三說他和市長是朋友決不是為了好玩,也不是為了裝點(diǎn)自己的虛榮心。張三是個生意人,生意人做事都是從獲取利益為出發(fā)點(diǎn)的。張三也不例外。
張三是做工程的,張三要獲取的利益自然也在工程上。比如教育局要做校舍,張三就去找教育局的呂局長,呂局長心想這張三是市長的朋友,想方設(shè)法就將工程包給了張三;又比如交通局要修公路,張三也找到交通局的齊局長,齊局長心想這張三是市長的朋友,想方設(shè)法從別的包工頭那里切了一段下來包給了張三;再比如土地局有一個土地整理項(xiàng)目,張三同樣去找土地局的傅局長,傅局長心想這張三是市長的朋友,怎么的也弄了個幾百畝讓張三去整理。
張三原來并不是個什么老板,也就年把工夫,就賺了個盆滿缽滿的,張三也就真的成了張老板。
不過有一點(diǎn)張三自己是再清楚不過的,他和市長沒什么關(guān)系,甚至根本就不認(rèn)識,更談不上是朋友。但張三對此卻是無所顧忌。
后來這事終于傳到市長的耳朵里,市長想了很久,都沒有想起他有一個叫張三的朋友。
誰這么膽大包天,敢冒充市長的朋友。市長很氣憤,氣憤的市長就想了個法子把張三給“請”到了辦公室。
以下是市長和張三在辦公室見面時的對話。
你認(rèn)識我嗎?
您是市長,經(jīng)常上電視,我怎么能不認(rèn)識呢?
我認(rèn)識你嗎?
今天之前也許不認(rèn)識,今天之后肯定認(rèn)識。
你的膽子不小,敢冒充是我的朋友招搖撞騙。
誰說我冒充市長的朋友?
你沒有說過和我是朋友嗎?
我確實(shí)是說過我和市長是朋友,但我并不是冒充。
我們根本就不認(rèn)識,更談不上是朋友,還說不是冒充?
我和市長也許不是直接的朋友,但我們有共同的朋友,朋友的朋友自然也是朋友。
誰是我們共同的朋友?
錢!
我并沒有一個姓錢的朋友。
我是說錢,也就是鈔票,英文讀money。
什么意思?
錢,是我的朋友,同樣也是市長的朋友,這樣,我和市長不就是朋友了嗎?所以說,我并沒有冒充市長的朋友。
……
后面張三和市長不但還有對話,而且還發(fā)生了一些事,到底張三和市長還說了什么,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不得而知,但可以明確的是,從此以后,張三和市長真的成了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