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覆蓋了半個中國,南方地區(qū)遭遇的嚴寒極其少見。在公眾眼中,2008年的暴雪是中國政府的災難。自然災害很難說有個窮盡,現在留給中國治療政治沉疴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50年不遇”,可能是中國最近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
在受災嚴重的地區(qū),電纜線上的冰柱就像鐘乳石一樣。因為不堪重負,電纜線嚴重下垂甚至發(fā)生斷裂。高速公路被迫關閉,司機們呆在駕駛室或集中在服務站等待救援。
最戲劇性的一幕是,很多火車停在這個國家的重要干線上,車上是帶著大包小包的旅客,他們多是外出務工人員,等待著一年一度的傳統(tǒng)春節(jié)到來,好回家與親人團聚。
改善形象
不久前,溫家寶總理——一張中國政壇上充滿同情心的臉,視察了南方受災情影響最嚴重的地方——廣州,那里滯留了數十萬名等待回家的打工者。在那種場景下,溫家寶以少見的極富同情心的表情,向人們表達慰問。
除了謙卑之外,溫家寶的態(tài)度還有更深刻的意義。不論人們是否在意,這都是在中國統(tǒng)治者和被統(tǒng)治者之間存在的巨大鴻溝中發(fā)出的聲音,他的這種個人風格已受到中國人的普遍歡迎。
對那些為中國經濟發(fā)展操勞忙碌、忍受貧窮和背井離鄉(xiāng)的打工者來說,他們在電視上看到中國第二號領導人走近自己身邊,拿著喇叭向大家喊話的場景,感覺到這個國家的政府首腦對他們的工作是充滿贊譽的。對這些人來說,可能做夢都不會想到總理會走到自己身邊。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這場大雪災,暴露了中國危機管理體制的嚴重缺陷。中國對這樣的氣象災難缺乏準備,事先也沒有進行評估工作。中國的宣傳系統(tǒng)表現得尤其如此,現在,它正努力改善自己在這場災難中的形象。
群眾對政府的期待,與這個國家取得的進步是成正比的。毫無疑問,中國確實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評論人士也認為,一個有能力在盛大儀式中將宇航員送入太空的國家,同樣有能力讓鐵路與高速公路在風雪中照常運轉。
“卡特里娜”重演
按照這樣的標準,2008年的暴風雪在公眾眼中,的確是中國政府的災難。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最近在這個不幸的時間里,希望通過輿論讓社會對政府放心。
為了對這一問題有一個感官性的理解,人們不妨回憶一下發(fā)生在美國的卡特里娜颶風大災難,這場災難對布什政府在民眾心目中的負面影響巨大。
不過,美國具備應急事件的處理體系,在這一點上,中國是遠不能與之相比的。當然,對美國來說,爭取受災選民的選票也是一大原因。而中國政府如果做錯了什么事情,媒體是不會進行自由批評的。
中國雪災持續(xù)數周,但很多情況沒有被披露出來,多數時候也沒有被視為緊急事態(tài)加以處理。這是因為,大雪在中國中部地區(qū)蔓延,而這些地方處于“聚光燈”之外。
對一個權力過于集中的政治文化體而言,其思維方式通常是:如果允許媒體自由報道,可能會顛覆政府。相反的理解是,選舉和批評自由,不僅體現在有助于幫助政府建立政治誠信,更能使公民在面對危險時受到有效保護。
應急管理機制依賴于對真實問題的嚴格把握,而不是逃避災難表現出的現實狀況。其實,溫家寶很清楚這些問題。不過,自然災害很難說有個窮盡,現在留給中國治療政治沉疴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作者:Howard W. French
出處:《國際先驅論壇報》2008年2月1日
編譯:羅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