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的機體來講,從小到老是自然規(guī)律,不論身居何處、何職,都不能改變自然規(guī)律。延緩衰老的主動權,只能掌握在善于養(yǎng)生的人手中。
每年查體防疾不可少。疾病是每個人都避不開的,所不同者只在于輕重而已,醫(yī)學家提倡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治療是非常科學的。在平日,自己應當多學點自查疾病知識,發(fā)現(xiàn)不適時應及早求教醫(yī)生,力爭每年檢查一次身體,以防微杜漸。對已查明患了各種慢性疾病的老年朋友,有兩點忠告:一不要按廣告購藥,應按醫(yī)囑服藥;二不要人云亦云、道聽途說、盲目服藥,新藥的臨床驗證時間較少,還是以少用為妙。
食用補藥要對癥 人到老年,大多存在多種虛癥,根據(jù)自己體能選用一些補藥,常年服用,對抗衰老延年是有裨益的。城市內流行的各種成品補藥很多,但多價格昂貴,老年朋友可斟酌自身財力,根據(jù)醫(yī)囑適當選用。財力不足者如能堅持服用黃芪、枸杞、靈芝、當歸等價廉補品也可獲效。補鈣是每位老年朋友必須認真注意的,人到老年骨密度降低是必然的,除了飲食注意補鈣外,還應適當補充鈣劑,這類藥在睡前用豆?jié){沖服,吸收效果最好。
適當運動強筋骨 運動對防衰老起著重要作用,但運動的學問很多,不要人動己動,人跑己跑,那是很危險的,因超量運動而猝死的實例屢見不鮮。一句話,老年人不適合激烈運動,過去沒有跑步、游泳史的老人不要冒然去參加,因為你的心臟負荷可能承受不了。適合老年人的運動一是氣功、二是散步,如果每天能做半小時氣功,再漫步半小時,對保持良好的體能、體態(tài)、體形均會有益。老年人的心、腦猶如一張弓,不能超體能地去繃弦!
要淡泊處世避喜怒 人進入老年切忌過喜和暴怒,在自己心態(tài)中要徹底悟透一個“淡”字?;钤诘?,樂在淡中,淡忘了年齡,淡忘了生死,淡忘了疾病,淡忘了名利,以淡養(yǎng)身,壽也應在淡中化生。有些老年人易于激動,不懂以淡養(yǎng),以至在狂喜暴怒中暴卒。要想陪透一個“淡”字,首先要遵循與世無爭的準則,應時刻想到名利、錢財均屬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何須去爭,應時刻想到為人處事,和為貴,忍為高,“忍一言風平浪靜,退半步海闊天空”。但其內涵絕非要朋友們消極地忍氣吞聲,如是那樣,全憋到肚子里倒會生病。這里指的是積極的忍讓,對小事小非均應避讓之,對積德行善、助人為樂的事,則應當仁不讓。
平衡膳食多吃素 主食要粗細搭配,每餐不宜飽食,以100克至150克為度;副食要多菜、果、魚、蛋、奶適量,最好戒烈性酒,洋蔥或大蒜每餐必備。飲食過剩體內易產生濕熱淤滯,引發(fā)高血脂、高血糖等多種疾病,“早上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少”,晚上特別要少吃,建議老年人晚上不用主食,吃些蔬菜喝點稀飯即可。光吃素也不行,要有一定的蛋白質、脂肪。飲食時咸味勿過重,過成易使血液黏稠,傷腎,還造成高血壓,90%以上的高血壓病人都喜歡吃成。
要老有所學調心理 人至老年,尤其是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一時會覺得無事可做,沒有了精神寄托,久之會形成一種孤僻、懈怠感,不利于老年人心理健康。老年人要老有所學,學學琴,剪剪報,練練書法,培養(yǎng)多種愛好,始終保持一顆進取心,這樣生活才充滿動力?,F(xiàn)代社會,日新月異,老年人要與時俱進,不斷求新知,學學電腦操作,記憶英語單詞,讓大腦來個更新,常保持一種新鮮的活力,使心理得到調節(jié)。
自我放松養(yǎng)氣血 自我放松目前已被國內外養(yǎng)生家一致推崇為健身良術。自我放松具有調和氣血、恢復體能的作用,堅持做下去還有治療慢性疾病的效果。自我放松的方法很簡單,要選擇一處空氣清新的環(huán)境,園林綠地最佳,室內空氣清新亦可,坐姿、臥姿均可,但一定要選擇一種自我感覺最適的姿勢,保持呼吸自然、通暢,呼吸就會達到自然,既緩慢又勻細,使人處于一種舒適,安逸的狀態(tài)中,在修然自得中忘掉呼吸;呼吸自然后要轉入意念導引,心想全身放松、人靜、人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逐漸使心神進入一種恬淡虛無的境界中;每天大約30分鐘,如能逐漸使大腦靜到處于一種虛無飄緲的狀態(tài)中,就真正進入最佳心態(tài),此放松功日久可明顯感到氣血充盈的效果,做此功時必須選一靜處,不受外界噪音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