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一 大黃柴芩湯
藥物組成大黃20克,厚樸、柴胡、黃芩、延胡索各10克,枳殼18克,砂仁、白蔻仁、沉香各6克,蒲公英30克。
制劑用法水煎服,每日1 劑,每日2次,連服2周。
適應病證慢性胰腺炎。癥見左上腹持續(xù)性脹痛、納差、惡心、欲吐。
方二 紅藤慢胰方
藥物組成紅藤60克,蒲公英30克,厚樸、生大黃(后下)、胡黃連、半夏、枳殼各9克,薏米仁12克,茵陳、虎杖各15克,生甘草3克。
制劑用法水煎服,每日1 劑,每日2~3次。
適應病證 慢性酒精性胰腺炎。
急性腎小球腎炎 王一湯
方一 利腎利咽湯
藥物組成金銀花30克,連翹15克,板藍根18克,牛蒡子、蟬蛻、山豆根各9克,升麻、桔梗、黃芩各12克,元參20克,甘草6克。
制劑用法水煎服,每日1 劑,每日2次,連服14天為1療程。
適應病證急性腎小球腎炎。癥見:眼瞼及雙下肢水腫、咽部充血,扁桃體腫大,小便量減少、混濁,苔薄黃,脈滑。
方二 大戟紅棗湯
藥物組成鮮大戟根60~90克,紅棗20~30枚。
制劑用法將鮮大戟根洗凈后切片,與大棗一起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加黃酒200毫升,再文火煎至200毫升為第1汁,每劑煎2次,混合,上午1次頓服,第1周服2劑,第2~4周每周服1劑。
適應病證急性腎小球腎炎。
使用注意:①服藥后5~10分鐘可出現(xiàn)惡心嘔吐,約2~4小時開始腹瀉,無須處理。如吐瀉嚴重時可適當對癥處理。②治療期間,忌鹽、蛋類、羊肉、雞肉,待癥狀、體征消失,尿檢基本正常后改低鹽清淡飲食3~6個月。
疝氣
賀旺平
方一 暖肝煎
藥物組成 枸杞、當歸、茯苓各15克,小茴香、烏藥、肉桂各10克,沉香5克。
制劑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每日2次。7天為1療程。
適應病證 疝氣。
方二 芎桂香疝氣袋
藥物組成川芎、枳殼各3克,吳茱萸、升麻、小茴香、肉桂各6克,橘核、荔枝核、葫蘆巴、烏藥、木香各9克。
制劑用法將以上方藥研細末,縫制在小布袋中呈鴨蛋狀,用腹帶固定在患兒腹壁上,使藥袋壓迫在疝環(huán)處,一般固定3個月為一個療程。
適應病證 兒童疝氣。
方三 丁桂醋調(diào)餅
藥物組成丁香、肉桂各4克,五倍子8克,樸硝40克。
制劑用法共研細末,用時取5~8克,加適量醋調(diào)和,根據(jù)臍疝大小做成餅狀,貼于臍部,用膠布固定,不使藥物泄漏,上加棉墊,再覆蓋紙夾板,用膠布或繃帶固定,隔3天換藥1次。
適應病證 嬰兒臍疝。
方四 加味水五苓散
藥物組成 茯苓、豬苓、澤瀉、白術、荔枝核、桑白皮、大腹皮各30克,桂枝、小茴香、橘核各20克,益母草、車前子各60克。
制劑用法上藥文火水煎30分鐘,以熱氣熏患處10分鐘,待溫度略降,趁熱用藥水藥渣洗陰囊部位,每日2~3次,每劑熏洗3天。
適應病證水疝(睪丸或精索鞘膜積液)。
小兒尿頻 余林美
方一 補中益氣湯加露蜂房
藥物組成黃芪12克,黨參10克,白術、柴胡、露蜂房各5克,當歸、升麻、陳皮、甘草各3克。
制劑用法 上方納清水300毫升,煎取150毫升溫服,每日1劑,每日2次,5天為1療程。
適應病證 小兒尿頻。以白天無痛性尿頻、尿急為主癥,夜間睡眠則安然,晨尿清長。
方二 補氣溫腎湯
藥物組成 炙黃芪12克,益智仁、桑螵蛸各10克,焦白術、烏藥、制附片各6克,山藥15克。
制劑用法 上藥加冷水適量浸泡20分鐘,將頭煎和二煎共煎成200毫升藥汁,小于3歲者,日服100毫升,大于3歲者日服200毫升。
適應病證 小兒尿頻。屬肺脾氣虛、命門火虧者。
方三 桑螵蛸散
藥物組成 桑螵蛸、益智仁各15克,黃芪、山藥各10克。
制劑用法 上藥烘干研末,沖服或吞服,每日2次,每次3克。
適應病證 小兒尿頻,屬下焦虛寒、氣化不宣者。
方四 補腎固攝方
藥物組成菟絲子、補骨脂、益智仁、黃芪各5克,山萸肉、升麻各3克,黨參、金櫻子各10克。
制劑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每日2次。
適應病證小兒尿頻屬腎氣不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