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小說、十年坐牢、十年雜文、十年著史……2008年4月29日凌晨,著述等身的柏楊先生走了。他留下了2000多萬字的文學和史學著作。但他不僅是一個文學家、史學家,更是一個思想家。他一生顛沛流離,為人本民權幾乎招來殺身之禍。他是一個勇敢的啟蒙者,一個赤誠的中國人。
顛沛流離:刻薄的《丑陋的中國人》
高中時,讀柏楊的《丑陋的中國人》,那是激情沸騰的20世紀80年代,咀嚼書中那種獨到的尖銳和深刻,我在感受作者的犀利觀察、敏銳分析的同時,也感覺到心驚肉跳,如芒在背,心智受到了巨大撞擊!
吞刀吐劍的思想和富有張力的文字,讓《丑陋的中國人》成為當代華人世界流傳最廣泛的書籍之一。
怎樣的人才能寫出這樣的書?這似乎要從柏楊的生平談起。
1920年,柏楊出生于河南輝縣,滿族人,本名郭衣洞。他少時喪母,其后不得不和繼母生活?!巴砟锏氖种福聝旱臏I水”,在繼母的指掌之下,柏楊所受的是“終生不滅心靈的創(chuàng)傷,實百十倍于體質上所受的虐待”。
這樣的經歷讓他產生叛逆心理。而少年時的頑劣和叛逆,讓他承受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1931年,12歲的柏楊進入河南省立第四小學讀二年級,入學后不久便發(fā)生了“九一八”事變。兩年后,他被父親送往輝縣縣立小學……小學、初中、高中,他都沒能正常畢業(yè)。為了讀大學,他造了假文憑,被大學發(fā)現(xiàn)后開除;其后他再造假文憑,直到被永遠開除學籍……這位后來的人文大師,兒童、青少年時期的成長極為狼狽,從來沒有得到過一張文憑,連小學文憑都沒有!
但由于孤獨,為了撫慰自己心靈的創(chuàng)傷,他始終酷愛閱讀,讀一切自己能找到的書,由是打下了深厚的人文底蘊。
20歲的時候,柏楊與艾紹荷結婚,這是他的第一次婚姻。
1943年,柏楊與崔秀英發(fā)生感情,開始了第二次婚姻。
在《柏楊回憶錄》中,他寫道:“抗戰(zhàn)期間,心中只有兩個愿望:擁有金戒指和鋼盔,前者可用來做路費,后者可用來保護自己?!睘榱颂与y,他曾賣了身上的長褲,穿著短褲回家;在上海,他曾在黃浦江邊想跳下去,結束挨餓的生活、前途茫茫的生命。
數(shù)年后,他離開妻子遠赴臺灣。
1953年,柏楊在臺灣與齊永培結婚。這一年,他第一篇散文在《自由談》上發(fā)表。
1957年,柏楊到成功大學任教,并與倪明華相戀、結婚……
不到40歲的柏楊,已結婚4次,這由于他的性格,也由于時局的無可奈何。
但正是由于這種頑劣叛逆的性格和顛沛流離的生活,以及其后的牢獄之災,讓他對人性有了比一般人更多的洞察,讓他可以寫《丑陋的中國人》這種其他作家和學者不敢寫、不愿寫的文字。
《丑陋的中國人》里對國民性的洞察和批判,比魯迅更尖刻。群體吹牛、蠻橫無知、盲目從眾、死不認錯,自我膨脹、虛妄狂躁……這些國人的劣根性,在逐漸被美飾得近乎虛假的時候,柏楊兜頭澆下一盆冷水,揭了全體中國人的瘡疤。
有人在《丑陋的中國人》里只看到了柏楊的刻薄、嫉惡如仇;更多人卻在書中看到了柏楊的熱情,看到了書中渴望提高國人倫理道德水平的赤子之心。所謂“恨之愈切,愛之彌深”,唯有一顆直面現(xiàn)實的赤子之心,才能飽含深情地解讀歷史、剖析人性。
也因此,《丑陋的中國人》在20世紀80年代出版后,一時洛陽紙貴,海峽兩岸都掀起了“柏楊熱”。讀者們在體驗“驚悚”的閱讀歷程時,也會自然而然地陷入沉思和反省。
據(jù)估計,《丑陋的中國人》當時在中國內地至少發(fā)行了幾百萬冊。但由于各種原因,柏楊并沒能收到一分錢稿費。
更能說明柏楊的赤子之心的,是他不但會破、會批判,還能立,能為國人重塑尊嚴提供明晰的路徑。在被稱為《丑陋的中國人》續(xù)篇的《我們要活得有尊嚴》里,柏楊通過峭拔凌厲的文字,使讀者明白尊嚴的個中精義,提倡國人應具備的最基本素質和處世姿態(tài)。
他認為,虛假的矯飾、狂熱的躁動,并不能為人贏得尊嚴;而冷靜的自省、理性的應對,則能為我們贏得尊嚴。20多年前的這個論斷,讓今天的我們仍會受到啟發(fā)。
十年牢獄:人性的《中國人史綱》
大學時,讀柏楊的《中國人史綱》這本書,當時是從老師的書架里找到并借閱的。這本書當時是作為“內部資料”印刷的,并不是每個人都能看到。我把上、中、下三部帶回宿舍,書中鮮明的“人性史觀”、獨特的歷史視角,立即引發(fā)了室友們的閱讀興趣,同學競相傳閱。許久之后,書中的論點與史實仍是室友們津津有味的談論話題。
有人說,柏楊的思想中始終貫穿著對自由、民權的宣揚。這是中肯的評價,即使在《中國人史綱》這樣的歷史著作中也是如此。以文學和史學為武器,柏楊進行著一個啟蒙者的工作。
這樣的大部頭的、人性史觀的作品,是在什么狀態(tài)下完成的?
1950年,柏楊到臺灣不久,就因“收聽匪區(qū)廣播”而被判刑6個月。但這樣的經歷并沒有讓他“長記性”。1960年,他開始以筆名“柏楊”撰寫雜文,批評時政,下筆毫不留情。
1966年,柏楊出任平原出版社社長。他的妻子倪明華則主編《中華日報》家庭版,該版的“大力水手”專欄由柏楊負責。1968年1月13日,“大力水手”專欄因刊出的一幅漫畫觸怒了臺灣當局,柏楊終于因言獲罪,被逮捕,造成了震驚當時的“大力水手事件”。柏楊被判處12年有期徒刑,先被囚禁于臺北監(jiān)獄,后被移送綠島感訓監(jiān)獄。在刑訊和坐牢期間,柏楊的身心受到嚴重摧殘。
刑訊逼供與折磨就不必說了。在柏楊入獄后不久,他的妻子倪明華提出離婚。柏楊承受了雙重的致命打擊,曾經絕食21天。在獄中沒有邊際的漫漫長夜,冬天帶咸味的寒風刺骨,夏天則像烈火灼燒……為了驅趕絕望,讓自己的精神有所寄托,讓自己有心思活下去,柏楊開始寫《中國人史綱》。
在柏楊寫作的過程中,大多數(shù)“獄友”都覺得他無聊、可笑,冷嘲熱諷不一而足。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在監(jiān)獄這種最卑微、最沒有尊嚴的地方,柏楊卻以精神為追求,對歷史進行梳理,以一個“人”的基本立場對歷史進行了嚴肅的思考。
由于當時的條件限制,柏楊無法做詳盡的資料收集和研究,這使得《中國人史綱》中的某些史實不夠嚴謹。但可能正是由于這個原因,柏楊在編年體、記事體之外,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的史體——平民體。他不以王朝更替、皇帝年號為時間標記,而是以客觀且易于了解的每一個世紀為時間標記,每一個世紀又以十年為一個年代分割……他同時在每章后面,加上同時期西方的歷史大事記,便于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的歷史進程相對照。這樣,《中國人史綱》便以“俯瞰”的方式看歷史,看到的就不只是中國的歷史,也包括世界的變化,將歷史勾勒出一個清晰的背景?!捌矫耋w”的另一個含義,是盡量把歷史寫得易懂、可讀,具趣味性,讓每一個人都能夠了解真正的歷史。
誰也不會想到這樣一部影響巨大的著作,卻是“誕生”在監(jiān)獄中。柏楊當時怕文稿被抄出來燒毀,于是在獄中冒著危險把這部書的內容抄了三份,秘密送出獄一份,自己身上帶著一份,讓同室獄友幫助保管一份……
幸運的是,這本書完成不久,柏楊被減刑,于1976年提前釋放?!吨袊耸肪V》才得以見天日。
這次,柏楊共坐牢9年零26天。經受牢獄之災的他,有了更加厚重的思想,更加人性的視角,使他成為杰出歷史學家和著名詩人。
1979年,《中國人史綱》正式出版。在華人世界,《中國人史綱》被列為對社會影響力最大的十部書之一。 一位歷史專業(yè)的畢業(yè)生說:“自從讀到了《中國人史綱》,我才第一次了解到了真正的歷史,整體的歷史!”
當然,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一位學者想將《中國人史綱》翻譯成英文,卻遭到臺灣當局一位當權人物的堅決反對,理由是這部書暴露了中國歷史中太多的黑暗面,“家丑不可外揚”,不應該翻譯成外文讓外國人知道。
柏楊對此充滿了遺憾,他問道:“什么時候我們才能有一種面對真相的心態(tài)、一種健康的心態(tài)?”
著作等身:成熟的《柏楊版資治通鑒》
現(xiàn)在,讀《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這是“臺灣最有價值和最暢銷的一部書”,書中的妙語注解給人以振聾發(fā)聵之感。此書平裝72冊,精裝36冊,僅此,柏楊便可謂“著作等身”。
出獄后,1978年,柏楊與女詩人張香華結婚。這是他的第五次婚姻。此后,柏楊開始寫《柏楊版資治通鑒》。
《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才完成全部工作?!安粸榫醭澑?只為蒼生說人話”,《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不再是一部“帝王家族光榮史”,而是對傳統(tǒng)歷史進行不同角度的分析和批判,誠實面對自己國家的歷史,從一個“人”的立場和尊嚴來重新審視歷史。
柏楊的成就,當然不僅僅是上述三部書。1995年,《柏楊回憶錄》完成,在書中,他的坦誠幾乎到了令后人吃驚的地步;還有他的雜文,在雜文里他為所有的弱者叫屈, 這是他的雜文極富號召力的原因所在;還有《暗夜慧燈》《紅塵靜思》《濁世人間》《婚戀物語》等思考人生的著作,智慧的文字總令人深思……
柏楊的一生,經歷了年少輕狂的頑劣叛逆,顛沛流離的人生冷暖,牢獄之災后的深沉厚重。他的生平是完整的,他一直追求人本與民權。而在目標實現(xiàn)后,他一度“熱淚盈眶”。因為中國臺灣的進步,與他的追求是分不開的。
他對自己的人生應該是無憾的。因為他曾戰(zhàn)斗過,沒有投降。他是中國人中的勇敢的啟蒙者、思想家,是中國人的驕傲。
2008年初春,馬英九到醫(yī)院探望重病中的柏楊。馬英九當場向柏楊保證,“努力不讓自己變得‘丑陋’”。這從一個側面證明了柏楊的價值。
去世前,柏楊將56箱文物、手稿捐給北京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這再次證明了他是一個赤誠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