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如何讓寫作變得簡單點呢?指導學生寫好日記,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方法。結合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筆者認為,培養(yǎng)學生寫日記,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及時表揚,激發(fā)學生寫日記的積極性。小學生觀察能力差,剛開始寫日記時困難比較大,針對這種情況,我要求學生學會觀察,觀察身邊有趣的人和事,只要把自己看到、聽到、想到、做到的事情及時記下來,我都會進行表揚。我堅持每周挑選幾篇日記,如題目起得有趣、新穎的,題材選得好的,詞語運用恰當?shù)牡?,讀給全班同學聽。這樣,日記被選讀的學生有了一定的成就感,沒有被選讀的學生也受到了激勵,大家都對寫日記有了很大的興趣。
第二,抓住契機樹榜樣,激起寫作狂潮。學生們堅持寫了一段時間后,我從中精心挑選了四位同學的6篇日記并打印了出來,給同學們上了一堂生動的作文課。
“孩子們,在開學之初,我們班有四位同學在春天的泥土里埋下一顆種子,他們勤澆水、勤施肥,現(xiàn)在這些幼苗已開出六朵嬌艷的花兒,你們想不想欣賞?”全班同學異口同聲地喊道:“想——”我把早已準備好的展示板掛在黑板中央,全班同學都發(fā)出“哇”的感嘆聲。原來,展示板上釘了六朵鮮艷奪目的絹花,每朵絹花下面都有一篇學生日記。我把絹花獎給了這些日記的小主人,并讓他們戴著花大聲朗誦自己的作品。每念完一篇日記,同學們都報以熱烈的掌聲,課堂氣氛一浪高過一浪。到了最后一篇日記,我換了形式,伴隨著整齊而有規(guī)律的節(jié)奏,來了段說唱音樂:“今天寫完作業(yè)我四下瞧,滿地的廢紙和塵土。腦海里響起老師的話語,講衛(wèi)生,人人有責……”當我又蹦又跳地說完最后一個字,我的手勢定在了半空,全班掌聲雷動,孩子們的巴掌都拍紅了,課堂氣氛已到了白熱化程度。我像電視中的明星一樣和“觀眾”一一握手。當我走到陳鐸文同學身邊時,我拽著他一同來到講臺上:“同學們,這首說唱詞《掃地》的作者就是陳鐸文同學,我們有請他閃亮登場——”同學們的掌聲都快把房頂掀翻了。
緊接著,我請這些小作者談了談自己寫日記的過程,鼓勵同學們用筆記錄下自己成長的足跡、生活中的點滴,用不拘一格的形式來書寫童心。這次作文課上完后,同學中掀起了寫作狂潮,大家都變得更愿寫、更敢寫了。
第三,匯優(yōu)集佳,展示成果,綻放成功喜悅。這樣一直堅持下來,到學期末,我對學生們刮目相看了。一篇篇日記,學生們以不同的方式將內容表達得淋漓盡致。楊昆鵬的《烤紅薯》,楊一琳的《三個媽媽》,紀琳衫的《過生日》,史欣揚的《獨自在家》,張邵博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和《小猴種桃樹》,張一鳴的《我的爸爸》和《一件小事》……我把這些整理成作品集。當孩子們手捧精美的作品集,品味著成功的喜悅時,自信的種子也在他們心中生了根。
對于二年級學生而言,經(jīng)過兩年的語文學習,已經(jīng)能夠進行能力轉換,將學習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能力,而日記正好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學以致用”的途徑。經(jīng)常寫日記能夠鍛煉學生的觀察和認識能力,積累寫作素材,增強寫作的能力。日記是小學生學習寫作的基礎,作為教師,要很好地發(fā)揮日記的作用,發(fā)掘學生的潛力,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作者單位 河北省任丘市華北石油供應學校
(責任編輯 田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