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香 菇
天氣晴朗,陽光明媚,路邊的房子看起來也顯得特別可愛。有棟小房子前豎了一塊白色的木牌,上面寫著……TOILET?好古怪!再仔細(xì)看看,原來是房屋出售的牌子,本來寫的是“TO LET”,后來不知被哪個街頭頑童在兩個單詞之間加上了一個“I”字,就成了“TOILET”了。
Toilet,接下來要說的事情都是以這個詞為中心的,因為它就是我所說的“很重要的正經(jīng)事”了。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認(rèn),這都是一件跟吃飯睡覺同樣重要的事情。
想想這樣的情況:在旅游大巴上感到內(nèi)急,可是車上沒有廁所(lavatory),在接下來的至少四十分鐘的路途中都不會經(jīng)過有廁所的加油站,那時的情緒該是多么焦灼又絕望啊!終于到了風(fēng)景區(qū),當(dāng)公共廁所(Public Convenience)出現(xiàn)的時候,早已憋得奄奄一息、滿臉苦相的你就會發(fā)現(xiàn)那里的小隔間(compartment)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地方。不管是男廁所(Gents)還是女廁所(Ladies),都是風(fēng)景區(qū)里最受歡迎的場所。從里面里走出來時,那真是一身輕松啊,就會感覺到陽光和煦,空氣清新,風(fēng)景是那么美麗,啊,這真是一個旅游的好時節(jié)啊……
我們習(xí)慣把廁所稱作“WC”,也就是Water Closet的縮寫,但老外在日常生活中卻很少用這個詞(除非是建筑師、建筑工、水管工之類的專業(yè)人員),最常見的詞其實還是toilet或者loo,比較高級一點(diǎn)的說法是lavatory。
如果你的原版電影里聽到有人說“bogs”或者“the shithouse”,那么用這種詞的角色一定是挺沒教養(yǎng)的。那么文化程度高的人是怎么稱呼廁所的呢?有人說“smallestroom”,也有人說“the powder room”(用這個詞的都是女士)。
要特別提到的是一個有趣的單詞:john。注意啦,我沒有把j寫成大寫字母J哦大寫的時候,John是男人的名字,而小寫時,john指的就是盥洗室了,而且是特指設(shè)在戶外的或者臨時的盥洗室。比如:There are several johns in the park,公園里有幾座廁所。如果那幾座廁所是流動廁所(就是那種好像箱子一樣的投幣廁所,每一座都是一個獨(dú)立的隔間)的話,那么還可以在iohns前面加上一個“portable”。
當(dāng)你和朋友們在一起的時候,想要暫時離開一下去上個廁所,這時應(yīng)該怎么說呢?直截了當(dāng)?shù)馗麄兇騻€招呼就行了:“Can I go to the toilet”就可以了。用“去洗手”來代替“去噓噓”(或者“去粑粑”)是一種比較文雅的說法:I’m going t。wash my hands,另外一種說法是:I’mgoing to spend a penny,這里的penny指的當(dāng)然就是在公共廁所門口交給管理員的那幾毛錢啦。
其實Toilet是一個很有聊頭的話題,不過因為欄目的版面所限,現(xiàn)在我們就來講最關(guān)鍵的一點(diǎn)吧——如果在上課的時候感到內(nèi)急,別猶豫,立即舉手告訴老師你需要去一下廁所。千萬不要覺得難為情,這真的是一件很重要的正經(jīng)事,尊重和愛護(hù)自己的身體比什么都重要!
編輯 雨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