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相關部門透露,2007年肉鴿市場需求同比遞增15%。在北京、天津、上海、廣州等50個大城市的乳鴿市場上,優(yōu)質全凈膛每只(400克以上)的批發(fā)價格已由2006年的8元上漲至13元,市場零售價由14元上漲至18元;活重600克以上的肉鴿批發(fā)價由每只10元上漲至14元,市場零售價由每只16元漲至20元;小規(guī)格活肉鴿、凍肉鴿批發(fā)價由每只4元上漲至6元,市場零售價由每只8元上漲至10元。遼寧地區(qū)的活乳鴿(400克以上)市場價格大約在每只10~15元。
肉鴿養(yǎng)殖是近幾年國內新興的熱門特種養(yǎng)殖行業(yè),在諸多肉用型特養(yǎng)項目中稱得上效益十分明顯。從2006年開始,肉鴿市場呈現產銷兩旺,銷量激增,價格趨升,居高不下,需求和出口量增加之勢。由于城鎮(zhèn)居民對肉鴿食用越來越認可,鴿子的貨源將越來越緊,缺口逐年加大,短期內難以緩解,預計2008年肉鴿市場價格還有較大上升空間。
章丘大蔥身價猛躥4倍
很多市民準備購買“冬儲大蔥”時發(fā)現,2007年集貿市場上大蔥的零售價比2006年上漲了好幾倍。原產地的供應和收購情況究竟怎樣,記者到章丘大蔥生產基地進行了探訪。
在章丘市主要的大蔥生產基地——棗園鎮(zhèn)萬新大蔥生產基地,蔥農們正忙著挖蔥。種了30多年大蔥的蔥農老王告訴記者,2006年普通大蔥的收購價格是1千克0.4元,2007年是每千克1.6元至2元,翻了兩番?!半m然產量稍微有所降低,但總收入卻是2006年的兩三倍?!崩贤跽f,她總共種了2畝蔥,2006年的毛收入不到3 000元,2007年則超過了1萬元。
在萬新大蔥交易市場,普通大蔥直接捆扎后1千克基本上都能賣到1.6元,而經過簡單包裝后的精品蔥則達到了五六元1千克。雖然大蔥源源不斷地運來,但現場還是明顯供不應求。不少運蔥的大卡車都是敞開拖斗等待蔥農送貨,不少外地的客商更是急不可耐地與當地的“大蔥經紀人”聯系貨源。
“2007年蔥農是賺錢了?!闭虑鹑f新富硒大蔥會長沙樹星說:“由于2006年大蔥價格達到歷史低點,全國很多大蔥主產區(qū)的蔥農都放棄了種植。同時,由于2007年9月、10月份雨水偏多,造成大蔥減產,導致大蔥供應量明顯不足。章丘市大蔥的畝產量平均降低了30%左右,但大蔥的價格翻了兩番,因此蔥農實際上賺得更多了。”
河北培育成功高產雜交谷子單產達810千克
河北省科技廳新聞發(fā)言人李從民在最近透露:據實測結果顯示,張家口市農科院選育的雜交谷子“張雜谷5號”最高單產達810千克,創(chuàng)我國谷子單產最高紀錄。
2007年,張家口市下花園區(qū)武家莊村示范種植的320畝“張雜谷5號”谷子總產達416噸,平均畝產650千克,按目前市場價格計算,畝均收入1 500元以上,明顯高于同等條件下種植的玉米作物收入。示范戶武尚經種植的1.2畝“張雜谷5號”經公證的實產統(tǒng)計結果為總產972.5千克,平均畝產810千克,單產創(chuàng)歷史新紀錄,是常規(guī)谷子的2倍。
洋蔥遭遇“大小年”價格僅為2006年的1/4
“便宜啦便宜啦,洋蔥0.6元1千克啊?!弊罱浾咴诒本┬掳l(fā)地市場的洋蔥交易大廳內見到,偌大的交易大廳堆滿了賣不出去的洋蔥還有望蔥哀嘆的蔥農。據了解,2007年的洋蔥遭遇“大小年”的緣故,價格幾乎是2006年的1/4。好多蔥民都是因為見到2006年收益不錯,繼續(xù)擴大種植面積而導致2007年的洋蔥賣不出好價錢。
河南太空營養(yǎng)米閃亮上市
“黃蕊1號”售價每千克30元,國家權威部門檢驗結果顯示,其多項營養(yǎng)成分指標均高于每千克99元的某進口品牌大米。
最近,由河南省農科院黃蕊米業(yè)公司與原陽縣農科所共同選育并生產的“黃蕊1號”太空營養(yǎng)米,首次亮相北京大型超市。這次上市的“太空營養(yǎng)米”,是采用了太空誘變育種方法生產出來的。
2003年11月21日,由原陽縣選育的40克共1 128粒水稻育秧種子,搭載我國第18顆返回式科學與試驗衛(wèi)星,在太空遨游18天后順利返回地面。開始時,科研人員用花盆一粒一粒栽培,后又歷經數十位育種專家?guī)啄甑钠D辛遴選、定向培育,到2007年取得重大進展,并開始進行規(guī)模生產。
馬關紅薯新品種試種獲得成功
紅薯在云南省馬關縣種植歷史悠久,是主要飼料作物之一,也是加工淀粉和提取燃料乙醇的主要原料。馬關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2007年從外地引進3個優(yōu)質雜交紅薯新品種,在馬白鎮(zhèn)興隆街3組養(yǎng)豬大戶張萍家的2畝耕地里進行試種。通過精心管理,引進試種的紅薯新品種優(yōu)良性狀和豐產性狀都表現良好,獲得了豐產。
經實測,平均鮮薯單產達1 626.1千克,平均鮮薯藤單產達1 563.6千克,按照鮮薯0.60元/千克、鮮薯藤0.15元/千克計算,平均畝產值可達1 210.2元,經濟效益顯著,具有良好的推廣價值。
全國首家跨省農業(yè)合作聯社利用稻殼生產炭棒
把稻殼經過高溫、高壓制成炭棒,燃燒值達3 500大卡,其產品受到哈爾濱和外地消費者的歡迎。該產品是由黑龍江哈哈木蘭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和上海永信、木蘭縣三勝水稻合作社共同組建的企業(yè)生產的。
2006年,企業(yè)從沈陽引進了炭棒加工技術,購進了6臺套生產設備。通過自動傳輸設備把稻米加工車間產生的稻殼直接運至炭棒加工車間,再經過高溫、高壓制成炭棒產品。實現了當年安裝設備、當年生產應用、當年見效益。2006年,該公司生產的3 000噸炭棒,銷往哈爾濱、雙城等地,受到消費者青睞,產品供不應求。
據了解,作為傳統(tǒng)燃料的替代產品,稻殼生產的炭棒具有熱效率高、經濟適用、環(huán)保、節(jié)能等特點。燃燒值在3 500大卡左右,燃燒率高達90%以上,每噸售價與燃煤相比,僅是燃煤的一半。
天津培養(yǎng)出水果型黃瓜新品種
天津黃瓜研究所利用黃瓜單倍體育種技術,培育出了水果型黃瓜新品種“津美3號”。黃瓜新品種2007年在天津市試種已獲成功,2008年開始在全國推廣種植。水果型黃瓜比普通黃瓜要短,一般普通黃瓜有30~35厘米長,而水果黃瓜只有12厘米左右,與普通黃瓜相比,水果型黃瓜少刺、無瘤、脆嫩甘甜,口感非常好,是賓館、飯店很受歡迎的水果佳品。
青蒿素產業(yè)大泡沫破滅
最近,青蒿素價格的暴漲暴跌正引起商務部等相關部門的重視,《青蒿素類產品出口秩序的管理辦法》有望出臺。
據了解,2004年至今,短短3年時間,國內青蒿素產業(yè)經歷了從“熱”到“冷”的急速轉變,產生了巨大的產業(yè)危機。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2004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正式將青蒿素類抗瘧藥品列為政府首選指導用藥,全球市場需求量急劇上升,青蒿素頓時供不應求,由此國內掀起了一股“青蒿熱”,不少地區(qū)開始大量種植青蒿,青蒿素價格也飆升到每千克 8 000元。
受2005年市場行情影響,2006年全國青蒿素種植面積從10萬畝擴大到80萬畝,生產企業(yè)從3家擴展到100多家。據分析,按2006年全球所需青蒿素原料計算,實際20萬畝的產量就能滿足市場需求。由于市場供需信息不透明、企業(yè)間溝通交流不充分,最終導致青蒿素產業(yè)出現巨大泡沫,盲目擴產很快使得市場由供不應求轉為嚴重供大于求,價格急轉直下。很多企業(yè)和蒿農為此蒙受了巨大損失。
武清黑薯黑花生打入奧運市場
最近,天津武清區(qū)西肖莊村的農產品黑花生、黑薯成功打入奧運市場。
2006年汊沽港鎮(zhèn)西肖莊村農民崔學清種植10余畝黑薯和黑花生,取得很好的經濟效益。2007年,在他的帶動下,周邊村民種植黑薯、黑花生的已經發(fā)展到400多戶。工商武清分局王慶坨所幫助他們成立了學清農產品產銷合作社,申請注冊了“西肖莊”這一集體商標。由于有了統(tǒng)一的包裝和商標,學清農產品產銷合作社的黑薯、黑花生不僅打進了河北、天津市場,并且與奧運農產品指定派送商北京濟州公司取得合作,簽訂了長期的購銷合同,收購價格比一般市場價要高出80%以上。眼下,合作社的農民共收獲了13萬千克的黑薯和黑花生。短短的幾天時間,已陸續(xù)被北京濟州公司以每千克10元的價格收購了近5 000千克。
專門面向農民的保險新產品面市
專為農民量身打造的“簡易人身保險”新產品已在安徽正式面市。
這款被稱為“服務新農村建設第一險”的農民人身保險是綜合考慮農民切身需求、繳費能力和消費習慣的保險產品,具有保費低廉、保障適度、滿期還本、投保簡便等特點。保險責任涵蓋疾病身故、意外傷害身故和滿期生存。其中,因疾病身故或保險期間屆滿,分別給付一倍基本保險金額;因意外傷害身故,給付8倍基本保險金額,能夠比較有效地滿足農村保險市場的壽險保障需求。
中國人壽保險公司總裁萬峰說,國內商業(yè)保險業(yè)務恢復以來,一直保持快速發(fā)展的態(tài)勢,但農村商業(yè)保險發(fā)展相對滯后。與其他險種相比,農村人身保險市場的優(yōu)惠政策不多,需要更多地運用商業(yè)方式推動。今后,將進一步開發(fā)農村保險產品,切實為廣大農民朋友提供更多保障。
這款面對農民的保險新產品,由農業(yè)銀行渠道代為銷售。
甘薯可成為燃料乙醇好原料
美國科學家最近說,工業(yè)用甘薯可成為生產燃料乙醇的好原料,從而有助減少生物燃料業(yè)對玉米的使用。
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科學家說,他們正在研發(fā)一種高淀粉甘薯,其單位重量生產的燃料乙醇量要高于玉米。該大學育種專家克雷格·因喬博士說:“它們不是你們鄰家正在種植的甘薯,工業(yè)用甘薯雖然可食用,但味不美?!币騿瘫硎?,餐桌上吃的甘薯一般是紅瓤的,而工業(yè)用甘薯多為紫皮白心或白皮白心,其淀粉含量更高,但卻不甜。
目前生產燃料乙醇的原料主要是玉米、小麥等糧食作物,但這已導致玉米等糧食作物的價格大幅攀升,促使人們開始尋找新的替代原料。研究人員說,現在的挑戰(zhàn)是必須降低生產甘薯的成本。目前甘薯多為人工種植。
因喬說:“如果我們能像種植土豆那樣機械化種植甘薯,我們就能將生產甘薯的成本降低一半,這將使以甘薯生產燃料乙醇變得更加劃算和可行。此外,因為它們是工業(yè)用甘薯,我們不必擔心用它們做原料會影響糧食價格。”因喬目前正在中國幫助開發(fā)甘薯的生物燃料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