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歲末來臨,各大報章都喜歡盤點過去一年的社會動態(tài)、經濟趨勢、娛樂時尚變化……在足球圈,也不免要評選最佳球員之類的各種獎項。
排排坐、分果果,本來是件開心的事兒,無奈的是,幼兒園里的老師會給每個小朋友一個蘋果,而世界足壇的蘋果相對就少了許多。球員的年度最高獎項只有兩個蘋果,一個是由國際足聯(lián)評選的世界足球先生,另一個是由歐洲媒體(今年推廣為全球媒體)評選的金球獎。這兩項個人巔峰榮譽都只能有一個得主,那么爭議自然是無窮的。每個人心中都有桿秤,因此再完美的評選結果也會一石激起千層浪。
先說說國際足聯(lián)評選的世界足球先生,因為它的資歷尚淺,常常會引起眾多非議。這個獎項一般由各國足協(xié)、各大洲足協(xié)在每年末,根據球員在當年的全部俱樂部和國家隊比賽的綜合表現來評選。而最近三年來,世界足球先生的評選就是由國際足聯(lián)先組織評選小組拿出一份大名單,然后交由各國國家隊教練和隊長來投票選擇前三名,最終根據他們的投票結果(占80%)和職業(yè)球員工會的投票結果(占20%)來決定最終當選者。
世界足球先生評選的最大弊病,在于各國國家隊教練和隊長們視野方向的專業(yè)性。因為他們執(zhí)教和踢球或許不錯,但他們是否了解世界足壇過去一年的情況,是否了解不同球員在俱樂部和國家隊的貢獻有多少?他們的投票依據存在著很大的主觀性,如他們接觸過的球員,或耳濡目染形成的對某些球員的好惡程度,這些都不能很客觀地反映真實情況。世界足球先生評選中曾有個著名的笑話,東南亞一個島國因為意大利前鋒大英扎吉去他們國家度假而將選票投給了他。
各國國家隊的主教練和隊長,他們的投票很大程度上存在隨機性,因為他們并不一定關注本國聯(lián)賽之外的其他聯(lián)賽,因此根本談不上了解全球范圍內球員表現的情況。稍微敬業(yè)些的教練或球員,也許會對歐洲五大聯(lián)賽的球員的表現有更深刻印象,但這也是來自電視轉播的媒介作用,那剩下大多數地區(qū)的聯(lián)賽就很難了解到。因此,俱樂部這方面的比較就很難做到一碗水端平,只能說是那些豪門球隊的球員更容易受到青睞。尤其是像羅納爾迪尼奧、亨利這樣的超級巨星,他們哪怕在俱樂部并非處于個人最佳狀態(tài),甚至因傷缺陣很長時間,也可能因為臨近投票前的幾場比賽表現出色就被投票者“拉了壯丁”。
由于評委身份的特點,國家隊主教練在評選時過于看重候選人在國家隊大賽中的表現。一個球員在俱樂部可以休息一年,但只要他在代表國家隊參加歐洲杯或世界杯時交出一份完美答卷,那么獲得世界足球先生的可能性也有不小。
過去的16年,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1991年,俱樂部中沒有太突出表現的德國人馬特烏斯憑借著一座世界杯捧得了首屆世界足球先生,而在法國隊和馬賽表現奪目的前鋒帕潘卻只能屈居次席;到了2000年,全年無論是在葡萄牙國家隊還是在巴塞羅那都發(fā)揮得很出色的費戈,最終不敵幫助法國隊歐洲杯奪冠的齊達內,實際上在那屆歐洲杯上真正表現最出色的并非是齊達內,亨利在六場比賽中有三場當選最佳球員;2002年,在國際米蘭休息了大半年的羅納爾多,只靠世界杯上的八個進球就笑到了最后,無數媒體為冠軍聯(lián)賽和世界杯兩大榮譽在手卻未能入選前三的羅伯托·卡洛斯鳴不平。
爭議原因除了來自評委的專業(yè)性外,國際足聯(lián)評選中的人情成分也起到了不小作用,不少年份的獎項屬于安慰獎,雖然安慰了該安慰的球員,卻又釀成了新的“悲劇”。尤其是在無大賽年,爭議更加明顯。2001年,轉會到皇馬的費戈和曼聯(lián)中場貝克漢姆、皇馬前鋒勞爾競爭,最終費戈壓倒貝克漢姆獲獎,但當年葡萄牙人的表現已遠不如2000年,皇馬在冠軍聯(lián)賽半決賽中被拜仁慕尼黑淘汰,費戈只是拿到了一個西甲冠軍。而貝克漢姆不僅幫助曼聯(lián)贏得英超冠軍,還在世界杯預選賽中幫助英格蘭隊最后一刻直接出線,表現不俗。而最大的爭議恐怕還是當年的金球獎得主歐文居然沒能晉級前三,2000/2001賽季歐文幫助利物浦獲得了歐洲聯(lián)盟杯、足總杯和聯(lián)賽杯三冠王,還贏得了歐洲超級杯和慈善盾杯,在國家隊中他是“慕尼黑大捷”的首席功臣,上演帽子戲法讓德國門神卡恩滿地找牙。
2003年的爭議更大,全年表現一般的齊達內竟然擊敗了尤文圖斯的捷克中場內德維德,后者不僅率領球隊奪取意甲冠軍,還幫助斑馬軍團打進了冠軍聯(lián)賽決賽,只是因為累計黃牌停賽錯過了最終決賽(最終尤文圖斯點球決戰(zhàn)不敵AC米蘭)。而被英法媒體大力贊揚的亨利,只因欠缺成績(2002/2003賽季只拿到了個足總杯,而聯(lián)賽被曼聯(lián)逆轉)也沒能在先生獎項上有所收獲。當時,AC米蘭球員加圖索就諷刺道:“齊祖是偉大的球員,但評選的是‘年度最佳’而非‘綜合成就最佳’。如果以前也有這個獎項,那么按照國際足聯(lián)的標準,馬拉多納應該每年都獲獎?!?/p>
再談談更加權威的金球獎。無論是球員還是媒體,都把金球獎視為球員個人的最高榮譽。金球獎自從1956年誕生迄今已經頒發(fā)51屆,首屆得主是英格蘭的馬修斯,最近一屆得主是意大利后衛(wèi)卡納瓦羅。金球獎是由《法國足球》雜志發(fā)起的,每年11月公布入圍名單,隨后由歐洲各國的知名編輯和記者投票評選,專業(yè)性更強。但金球獎也有其局限性,此前的金球獎更多被稱為歐洲足球先生,因為《法國足球》最初報道范圍是歐洲主流聯(lián)賽,評選者把評選范圍自然放在了西歐國家球員身上,而金球獎只頒給在歐洲聯(lián)賽效力的球員。在1995年之前,金球獎更是只頒給歐洲籍球員,因此,貝利、馬拉多納這樣的球王都無緣這個獎項。1995年之后,《法國足球》雜志作出重大改革,在歐洲效力的外籍球員被放寬限制允許參評。正因如此,1995年的利比里亞人威赫才成為第一位非洲籍“歐洲足球先生”,而兩年后羅納爾多則成為了第一位來自南美的金球獎得主。
時至今日,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世界足球動態(tài)能夠隨時隨地被全球球迷知曉,不會再受到時間和地域的限制。而為了適應全球化發(fā)展的主題,金球獎今年開始了第二次重大改革。第一是擴大評選范圍,全球各大洲各國球員都有參加評選的資格;第二是評選委員會擴軍,從此之后,這個評選不再是歐足聯(lián)53個成員國的專利,亞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的43個國家也都有了自己的評委。這一改變可以大大提高金球獎在全球的地位,因為這不再只是個區(qū)域性的評選活動了。
金球獎歷史上也有過爭議,只是不如FIFA世界足球先生那么頻繁。比如去年的卡納瓦羅,當他當選金球先生的消息公布后,巴西絕大多數人都認為王者應該是小羅,普拉蒂尼則一改初衷,支持亨利獲得金球獎,名帥霍利爾更是把卡納瓦羅獲獎稱為“最大丑聞”:“他(卡納瓦羅)甚至防不住我們的卡魯?!?/p>
從最近十年的金球獎評選來看,世界杯年肯定是來自世界冠軍隊的球員當選:1998年的齊達內、2002年的羅納爾多以及去年的卡納瓦羅。法國隊主帥多梅內克說金球獎不能只考慮世界杯一個月的表現,但他的抱怨并不能改變評委們根深蒂固的思維模式,亨利整年的表現再神奇也不如一座世界杯??{瓦羅當選引起爭議的主要原因恐怕還有他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金球后衛(wèi)。貝肯鮑爾(1972)和薩默爾(1996)雖然曾作為后衛(wèi)當選,但是他們在進攻和組織中的表現更為搶眼,而卡納瓦羅作為純粹的防守型球員,居然能夠贏得金球,的確不太能為人們的定勢思維所接受。
2003年,是AC米蘭后衛(wèi)、隊長馬爾蒂尼距離金球獎最近的一次,但像他這樣卓越的后衛(wèi)也沒能超越亨利和內德維德,還是因為防守球員天生就在評委眼中打了個折扣。2002年金球獎,羅納爾多力壓榮譽庫更加完美的卡洛斯當選也是引得爭議連連,但事情往往是這樣。如今后衛(wèi)的當選填補了空白有人不滿,當年卡洛斯和馬爾蒂尼若是中選同樣也會落下話柄。人為的評選自然會留下道不盡的爭議話題,但這些,也恰恰是足球缺憾美的特點,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