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松的
白衣年代
與高曉松牽連在一起的名字有這些:老狼、葉蓓、樸樹、鄭鈞、阿朵……再數(shù)下去也許還有盧庚戌、吳虹飛、小柯、黃磊……是他們一起創(chuàng)造了九十年代初校園民謠的神話,那時的音樂不染凡塵,每個男生部幻想抱著吉他坐在碧綠的草地上唱起憂傷的歌曲。后來他拍起了電影,依然延續(xù)著音樂風格中的唯美動人三人共騎一輛單車,男生仰臥在屋頂上發(fā)呆,坐在零亂的宿舍里寫一封長信……忽然感覺有什么漫上了我們沒還未老去的心.
電影:《那時花開》
主題音樂:《月光傾城》
演唱:老狼
一部形式感極強的電影會得到兩種極端的評價,要么喜歡得要命,要么被批得體無完膚。所以《那時花開》在拍完后的第三年才得以發(fā)行,期待這部電影的人們用兩個小時匆忙看完后說不出是什么滋味。喜歡吧,感覺有點亂亂的,夏雨的喃喃自語和看不出因果的片斷,不喜歡吧,又不忍心,畢竟是樸樹演的。幸好還有老狼的這首歌:那些飄滿雪的冬天,那個不帶傘的少年,那句被門擋住的誓言,那串被雪覆蓋的再見。在片頭便將我們領進了懷舊的氣氛中。
艾米莉·西蒙的冰雪世界
艾米莉·西蒙的聲音與一般意義上的“小清新”沒什么兩樣,她年輕得沒有絲毫斑點,不見任何滄桑。但這樣的女孩,“幼稚”或者“單薄”之類的形容又都和她不挨邊。也許是因為音樂上的任性、私人化,或者隱隱透露的小邪惡,種種色彩混雜在一起,倒成了她迷人的特質。
電影:《帝企鵝日記》
主題音樂 《The frozenworm》
演唱 艾米莉·西蒙
我是先聽到《帝企鵝日記》的原聲音樂才對電影紀錄片發(fā)生興趣的。艾米莉西蒙的聲音里有天然的晶瑩剔透的冷感,與電影中表現(xiàn)的冰雪世界相結合,將純粹的白與動物的可愛完整而細膩的表達,原聲碟跟電影比起來一點也不遜色。據說當導演找到艾米莉時,她正在錄制的歌曲恰好叫做“icegirl”,竟然也是以冰雪為主題的音樂!于是她便為電影創(chuàng)作了貫穿始終的背景音樂和幾首插曲。其中《The frozen world》更是被她略顯迷離的聲線演繹得冰冷動人。
HYDE的
奇幻迷情
說起HYDE就忍不住要激動起來,雖然我對日本視覺系這個派別了解甚少,大概只是被專業(yè)人士笑話的入門程度。而喜歡HYDE,是因為他對自己音樂的專業(yè)態(tài)度,詞曲絕不敷衍,一定要極其動聽才肯收入專輯內,就連同樣走視覺系路線的雅(miyavi)和被譽為新歌姬的中島姜嘉和萬人迷金城武都毫不吝惜地表達他們對HYDE的崇拜和贊美。然而HYDE似乎列音樂以外的六部分東西都不感興趣,就連采訪或者活動,也總是一副慵懶的樣子。沒辦法,有才華的人,就是可以這么肆無忌憚地生活。
電影:《下弦之月》
主題音樂:《The cape of storm》
演唱:HYDE
一般愛幻想的女孩們都對所謂“華麗麗”的東西沒什么抵抗力吧?很容易愛上藍色調的陰暗的童話世界,它們不像傳統(tǒng)的童話世界那么美好,它們有的是殘酷,有的是唯美,有的是愛情?!断孪抑隆肪拖袷菫镠YDE量身訂做的一版超長MV,矢澤愛(漫畫《NANA》的作者)的原著,再加上栗山千明和成宮寬貴兩位年輕有實力的演員,襯得HYDE的鋼琴版《thecape of storm》哀婉凄迷。故事中關于靈魂、轉世的玄幻元素也為音樂提供了發(fā)揮作用的舞臺,還真有點喧賓奪主的味道。而結尾電子樂編曲版的《(the cape ofstorm》又呈現(xiàn)出大氣磅礴的特質,于是當字幕覆蓋了畫面時,只剩下感慨“HYDE就是HYDE啊”這樣的廢話。
我的私愛典藏
夜弦郵箱old-77@163.com隨時歡迎大家的來信哦
兩首不可錯過的女聲單曲之《瘋子》
許哲佩當年是憑借著《氣球》紅起來的,也只是曇花一現(xiàn),當時并不喜歡她的名字:許哲佩=許美靜+張信哲+吳佩慈毫無個性。聽過她的專輯后真為自己不辨青紅皂白的盲目而悔恨,《長頭發(fā)》和《白色婚禮》都是越聽越喜歡的類型。2007年5月,這個僅有152公分的小女生,再次唱起了讓人不敢小看的歌——《瘋子》?!八⒀牢蚁肟?,洗臉我想哭,走路我想哭,靜止我想哭。出太陽我想哭,起風我想哭,聽歌我想哭,看喜劇我想哭??墒俏依哿?,我只好哭了,我沒有出路。你也當我是個瘋子,我是個瘋子。”
只是寥寥幾個字,已經讓人跟著她一起心碎。
兩首不可錯過的女聲單曲之《好聽》
許茹蕓這個名字已經多久沒在音樂版上占據重要位置了呢?初出道時可是被稱為“亞洲最好的聲音”而發(fā)片的。再次聽到她的聲音,少了些“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哀怨,多了些成熟女人的豁達堅定,這樣的許茹蕓真是又好看又好聽。
了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