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閱歷的、成熟的長者告訴我們:要“乖”一點才不會吃虧。他們說“乖”,是乖巧圓滑的乖,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古老世訓。
而另外一些有閱歷的、成熟的長者又告訴我們,做人最重要是心底無私天地寬,那些人前甜言蜜語、人后挑撥中傷的“厚黑”只能害人害己。他們希望我們永遠有一份“真”。
不過進化論本來就是極復雜的事情,在這世上,沒有一個生命不是經(jīng)歷千瘡百孔走過來的。在物競天擇的自然法則下面,討論一下面具生存法則絕對很有必要。
如果連絕大多數(shù)成年人的價值觀都那么混亂、都嘴巴上一套行動另一套、各執(zhí)一詞互不認同的話,那么我們的郁悶、憤怒、困惑和揣測也就成了“無比理所當然的存在”了。
面具定義我主張
面具這個詞讓你想到什么?
假模假式的人、聰明絕頂?shù)娜?、可憐的小丑、笨拙的好人……一個本來很中性的詞,因為我們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不同的人、不同的事,而被渲染成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另一個詞。
◆曉曉嘰里咕嚕/可以用來隱藏眼淚、掩飾痛苦、騙人騙己的最佳用藥。◆言雨寧/面具是一張假的臉?!粑蓓斏系男切牵婢呔褪亲约旱牧硪粡埬槨!裘院∧净ǎ婢呔褪亲约好髅饔憛拕e人戴著它對你,有時候自己卻又不得不戴上的偽裝?!羯讲瑁婢呤怯泻玫囊灿袎牡囊幻?,當自己明明很討厭卻裝做很喜歡的樣子的時候,它就是壞的;當自己明明很悲傷卻裝做很堅強,其實是不想讓別人也起傷心的時候,它就是好的。◆呼啦呼啦的太陽/是面具底下隱藏著不同的真實。當我們用它的時候,它是為了保護自己的保護色。當我們發(fā)現(xiàn)別人的面具時,那是一張丑陋的臉。◆圈圈/面具可以是美麗的、妖艷的、丑陋的,一切你希望的樣子。但是面具下面的表情你永遠也看不到?!魟C若霜晨/面具就是一個不漂亮的女孩子掩飾自己長相的一種工具,也是掩飾內(nèi)心的面具?!艟拺眩婢呤俏覀儗で蟊Wo的一種方式,是我們軟弱的一面的保護罩?!魴烟一ㄩ_第一朵/面具是用來封閉內(nèi)心的工具……拒絕了解與被了解。
我們都戴過這樣的面具
安娜勞 ◆這學期班級里競選中隊長,我意外落選了,而我最好的朋友佳欣卻選上了。我很難過,前幾年我一直都是中隊長,這次落選真的有點接受不了。下課后,佳欣來安慰我,說她很意外自己能當選,其實她根本不在乎這個稱號,還說她選的人是我。當時我對她真是感激涕零,想想能有這么一個好朋友,我真是很幸運,一次落選也算不了什么。放學后,我留下來做值日生。掃地的時候在講臺下發(fā)現(xiàn)一張選票,上面分明是佳欣熟悉的字跡,寫的卻是她自己的名字
綸ャ戀曲 ◆琴是我媽媽朋友的女兒,和我是小學同班同學。小時候,每次小伙伴們在一起討論自己的媽媽時,她總是沉默不語。其實我知道她媽媽是環(huán)衛(wèi)工人,她怕告訴大家會沒面子。
有一次放學,我們一大群人一起回家,在學校門口正好遇到她媽媽在掃地。她媽媽很開心地叫她,她卻冷漠地跑開了。其他同學問她這個人是誰,她卻說:“來我們家?guī)兔Ω苫畹陌⒁??!?/p>
我選擇微笑 ◆初二的時候,班級里轉來一個新同學,他長得很白凈,笑起來會讓人想到夏天,很可愛。那時候班里有不少女同學都喜歡和他套近乎,下課放學都會圍在他的課桌旁邊問長問短。其實我對他也是有好感的,但就是不想跟其他女生一樣故意接近他。
我是物理課代表,每天早上都要負責收作業(yè)。每次走到他面前催他交作業(yè),不知怎么的我就會表現(xiàn)得特別冷酷,甚至有點兇巴巴。有時他出于善意來跟我說話,我心里明明很高興,卻硬是會拉著一張臉,顯得對他不屑一顧。那一段時間,連我都覺得自己莫名其妙。后來,他去問我最好的朋友,我為什么那么討厭他?我真是欲哭無淚……
★.啊蓉 ◆從小我都是爸爸媽媽眼中的乖乖女,他們說的話我都會聽,他們要我做的事我也一定會去做。這樣的我在他們心里簡直是完美的。但是隨著我慢慢長大,我發(fā)現(xiàn)自己為了維持“乖乖女”的頭銜,真的過得好累。明明想打耳洞戴漂亮的耳環(huán),但是怕爸爸媽媽認為我像那些不良少女,不得不放棄。明明想穿超短裙秀秀自己還不錯的身材,又怕被保守的他們看到不高興,偷偷買的那條裙子放在抽屜里一個月還沒見過太陽……
電視上放《我為歌狂》那一陣子,我發(fā)現(xiàn)“叢容”簡直就是另一個我。我也渴望像她一樣改變自己,但是卻遲遲沒有那個勇氣,我怕讓爸爸媽媽失望。
面具生存法則1
學會識穿假面具,不讓它傷害到自己
生存背景:“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頃頹也。”這是諸葛亮在《出師表》中留給劉備的兒子劉阿斗的語言,也是一個長輩教一個后輩如何正當生存、漂亮生存的金玉良言。要做出正確的判斷,首先要有一雙火眼金睛,看得清誰是賢臣,誰是小人,這可是保護自己的大前提哦。因為,戴假面具的人沒有被大家揭穿的時候,反倒顯得很強勢,一點也不虧心似的,這可真見鬼!類似的情況好像還很多、很常見……
我初中時和兩個女生關系很好,暫且稱其一為甲另一為乙。我們?nèi)齻€平時關系很好,不上課的時間幾乎都在一起,有說有笑,學習也互相幫助。我們?nèi)齻€成績都不錯。
有一天,上體育課,我和甲坐在墊子上,看著乙的背影(乙當時正在干其他什么事)。甲突然跟我說:“你不要看乙成績很好,她是考運好。以前又沒有怎么樣嘍?!蔽翌D時意識到甲是在嫉妒,覺得她一下子變可怕了。我敷衍道:“乙不是一直很好的嗎?”這時候乙過來問我們在說什么,甲立刻回答說:“我們在說上課的事情……”臉上的表情很自然。
之后我們?nèi)齻€表面上還像什么也沒發(fā)生過一樣地在一起。
但是自從那次體育課后,我對甲有了點“防范”的意識。甲喜歡的東西,我哪怕覺得一般也會夸兩句。甲跟同學鬧別扭,即使心里覺得甲不在理,我也幫甲說話……那時的我就戴上了“假面”,擔心某天又會發(fā)生體育課上的事,只不過我取代了乙變成了甲嫉妒的對象。雖然這個邏輯有點問題,但我一直覺得女生如果心生嫉妒就會變得很可怕。如果甲嫉妒我的話我不知道怎么面對她,也不知道怎么處理。我不敢和甲明著鬧僵,那段日子過得太違心了。升入高中后我有意和甲疏遠了,雖然有點可惜,但至少不用提心吊膽地說一堆我不想說的話。
在不能撇下面子和需要自我保護的時候,我自己也戴上了假面具。最開始被人假面,尤其是意識到自己被假面后,心里有點氣憤也有點傷心。后來覺得人家假面是他自己的事,如果自己能看得出,不讓假面?zhèn)ψ约旱脑挘簿筒挥嬢^了。
假面是種權利,但是始終是不道德的。
面具生存法則2
不戴面具的人個個相似,戴面具的人個個不同,要區(qū)別對待
生存背景:戴面具的人有這樣三種目的:一種保護自己,一種故弄玄虛,一種損人利己。后者少見,前兩者普通,自保不可坦率過分,故弄玄虛大可不必,損在他人萬萬不可。為保護自己而戴假面的我贊同,故弄玄虛而戴假面的我原諒但也不接近,損害他人的我強烈譴責。
小c是個開朗單純、愛和大家玩鬧、笑起來沒心沒肺的女孩子,一個冷笑話,她總是沒說完就笑了出來;看到雜志上偶像的彩頁,可以開心地蹦蹦跳跳拿給周圍的好友看;學校班級的活動,積極出力策劃的人里也一定少不了她;她是那么陽光,沒有哀愁的孩子。但是同學間關于她的流言也不少,“如果她真那么單純怎么做上學生干部的?”一次大考成績公布后,好友H看到小c趴在課桌上哭泣。小H輕聲安慰她,才知道小c其實并不是如大家看到的那樣快樂,她的家人忙于工作,很少關心她的喜怒哀樂,卻對她的學習成績和學校工作要求很高,雙休日還幫她安排了許多提高班。小c的壓力非常大,只是平時都帶著快樂的假面,而這次大考失利讓她的假面脫落了
這樣的假面讓人有些心疼,我們身邊的一些孩子,她們明明疼痛著卻不說出來,明明氣憤著卻不表現(xiàn)出來,明明想哭臉上卻在笑,她們背負著許多壓力又不想讓周圍的人看到,怕別人覺得麻煩,怕別人討厭自己,所以造出快樂的面具給大家看。
小Q是個溫柔文靜的女孩子,和人說話輕聲細氣,對待老師同學也很有禮貌,十足的淑女樣,周圍的人都覺得這樣的孩子挺好相處,愿意和她親近。有一天,小Q邀請她的好友小R到家里玩。小Q的母親很熱情地拿出飲料給小R喝,但讓小R驚訝的是,小Q冷冷對母親說了句“不要來煩我們!”就把房門關上了。過了一會兒,小Q的母親來敲門小Q讓小R不要理睬,小R覺得不好意思,就去開了門,原來是她母親切了西瓜打算給她們吃。這時小Q突然像吃了炸藥一樣,對著母親吼道:“煩死了,誰要吃啊!”就拉著小R出了門。小R一下有些納悶,小Q怎么會如此兇悍。
在外人面前戴著溫柔有禮的面具,其實原本的個性又并非如此。戴面具的本意或許是想給大家一個好印象,被人們接受和喜愛,但這樣的假面讓人有些生氣,惹人厭惡。
面具生存法則3
必要的面具讓你更安全更自由,戴戴也無妨
生存背景:有個很有名的畫家說過,現(xiàn)在臺下的人都太會演戲,反倒是臺上的演員面無表情。剔除這句話的諷刺含義,也就是說大家都是帶著面具生活的。本來,面具并沒有貶義色彩。世界上很多國家和民族都相信面具是祖先靈魂寄居的場所,而在中國面具被畫成可怕的樣子,用來嚇退惡靈和病魔??梢娒婢叩淖钪饕饔檬亲晕冶Wo,這是每個人都必須的。
我有三個博客、兩個QQ、公共論壇上的若干用戶名……每個都是我自己。
因為世界充滿了尖銳的石塊,而人又是種柔軟脆弱的生物,難免要擦傷流血,所以面具是必要的,免得自己毫無防備地暴露在危險面前,尤其是你做的事情好像有點“離經(jīng)叛道”、有點“歪門邪道”。你可以想象佐羅、蝙蝠俠等一干人不戴面具的情景嗎?我想他們可不是光為了帥氣才這么做的吧,這大概也是為什么做好事不要留名了。
我們從小就知道少數(shù)人聽多數(shù)人的話,所以人們對他人的看法是由多數(shù)人的意見決定的。比如說,大多數(shù)人認為學生是什么樣的,作為學生就應該展現(xiàn)出這個樣子。當然越來越多的八發(fā)現(xiàn)這是種思維的固定模式,事實上我們可以把這種冊念當作是種規(guī)范,所謂沒有規(guī)矩無以成方圓,至少我們有了行為的基本準則。往往,我們?yōu)榱朔线@個標準必須戴起面具來行動。這并不是違背自己的真心和本性來做事,最多只能說是戴著腳鐐跳舞罷了。這不僅是為了維護各行各業(yè)的秩序,也是增加了你被他人信任的可能性,有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信任并不是光有才能就能得到的。就像你去面試,幾乎所有的過來人會傳授你訣竅,怎么穿著、言行得體等等,這就是在教你戴上這個行業(yè)準則規(guī)定的面具,使你看上去更專業(yè),更可靠,然后你才能獲得發(fā)揮能力的機會。
這讓我想起了蔡康永在書里寫道:他想要嘗嘗“打架”的滋味,所以努力扮演好了優(yōu)等生的角色,靠第一名的成績獲得了扮京劇人物來“打架”的資格;他還用演講比賽第一名來換取同學不被計過。不要責怪面具限制了你的活動范圍,面具幫助你獲得了機會,當你的能力被認可的時候,才能獲得更大的自由,不是嗎?
面具生存法則4
自己戴不了的面具不要戴,損人利己的面具也戴不得
生存背景:人的想象力總是被用在不該用的地方,對著高大的人就搬出卑微的面具,看到弱小的就戴上高傲、仗勢欺人的面具。我們創(chuàng)造出了各式各樣的面具來使自己變成各式各樣的人,這就和撒謊騙人是一樣的,為了圓謊你不得不撒更大的謊,萬一你的記憶力不夠出色,恐怕被拆穿只是時間問題。
選擇面具就像哈利·波特選擇魔杖是一樣的原理,它也是會認主人的,佩戴不屬于自己的那個只會傷人又傷己。符合自己身份的面具才能達到保護自我的目的,相反,違背自己的真心和本性,超越自己身份的面具是萬萬戴不得的。
在電視里我們也經(jīng)常看到類似的情節(jié),比如《女婿大人》里那個宇宙超級無敵大帥哥明星,回到家就是一頭亂發(fā),黑框眼鏡,沖天翹的小辮子,還有皺皺的運動服,多次因為在兩個模式里切換忙得團團轉。當然那是連續(xù)劇喜劇化、輕描淡寫的處理,我們看過笑笑也就算了,但是在真實生活中,帶著落差過大的兩個面具的人,就得時時提醒自己不要露出馬腳,一旦哪一天真相暴露,別人失望的表情就像把利劍使你之前的努力瞬間化解得無影無蹤。
戴面具欺騙別人確實很惡劣,面對自己還要戴面具就是可憐了,不過要摘下這個面具需要更大的勇氣,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魯迅先生那樣敢于自我剖析的精神。
有些人面具戴久了,錯把面具當成自己本身,這是很可悲的事。但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啊,像是我的同學小K,因為堅持原則敢于為大家說話而當選班長,但是當選后反而學會了虛偽。有一次,明顯是班級受到了年級不公平的待遇,其他同學都義憤填膺地要向學??棺h,而她生怕得罪年級組長進而影響自己的三好學生評選,硬是將這件事情壓了下來,讓班級所有同學白白受了委屈。過后她果然如愿得到了三好學生的稱號,但當大家知道她為了自己的私利置班級的公共利益于不顧、暗中搞鬼隱瞞不報的真相后,她再也不是大家喜愛的班干部了,甚至全票通過了對她的罷免。為了在生活中不受傷而喪失自我,這代價未免太高了點?!拔沂钦l?”請時不時地問問自己的內(nèi)心吧。
面具生存法則5
在適當?shù)臅r候,抽身遠離也是一種選擇
生存背景:一個很有學問的長者說:我們一輩子的奮斗,就是為了裝得像個人!人,已經(jīng)不再是簡單的生物學上的意義了,而是社會學的產(chǎn)物。定義一個人,是從他的職業(yè)、性格、財產(chǎn)……所以,現(xiàn)代人與人的交往,遵循的是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菲菲同學是我的閨中密友,認識至今也有五個年頭了。在屬于輕狂的日子,一起說著青春的私房話。來到大學,我們好像都改變了,不知道是誰改變了誰。我們好像又都沒有變,在這個小社會里,我們困惑過、迷茫過,好像在一夜之間,領悟了人的復雜。但最終,我們選擇了我們想要成為的人。
菲菲說,她不愿意戴上面具做人,所以有時候她寧愿保持沉默。而在我的人生字典里,很難會產(chǎn)生中立的情緒,只有喜歡和討厭??傊?,我們簡單而快樂地做自己。有時候,真實,也會成為別人不爽的對象。我們總是喜歡喋喋不休地討論電影情節(jié)。有時還會在每周五晚上,跑去學校電影院看電影,票價三塊錢。雖然學校電影院有點簡陋,屏幕也不寬大,可我們就是愛電影院的感覺,可以什么事情都不干,都不想,捧著爆米花,專心致志地看我的電影。我們總是喜歡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捧著一本閑書,優(yōu)哉游哉地享受我們的陽光午后。一邊聽著老師的催眠曲,一邊聊聊天。咖啡也是我們的最愛??偸窃趯嬍依?,消磨三合一的雀巢;總是跑去麥當勞,坐上一個下午,可以喝到免費的續(xù)杯咖啡;或者,偶而奢侈一下,跑去星巴克,談談感情生活和人生哲學。
總之,我們好像生活在大集體之外,引來不少非議。我們好像在一夜之間,成了眾人議論的焦點,我們不夠合群?我們只是活在自己真實的世界里。這難道也有錯嗎?大家開始疏遠我們,難道,我們就應該帶著微笑,對著一群跟自己沒有共同語言的人嗎?
也許,長大,就意味著一次革命性的選擇。選擇,我們究竟是要做別人眼中的自己,還是自己眼中的自己。我不知道未來的自己會怎樣選擇,但至少,至少現(xiàn)在,我們依然渴望著那個最真實、坦率、任性的自己。
編輯/淘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