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這個已開始頻繁出現(xiàn)在我生活中的字眼,這個模糊的概念,不清晰但存在。
穎說我不是個單純的人,因為多愁善感。他也不是。我們是一類人。
我想他是對的。我們都有點復雜。我們部喜歡聽悲傷的情歌,聽年代久遠的老歌,然后我們的靈魂在旋律中依偎,彼此撫摸傷口。
他說喜歡聽我靜靜說話,因為可以聽到心里的聲音。我說那我盡量不吵。我說喜歡看他安靜地笑,笑出花開的聲音。他說那我盡量不吵。我們就這樣彼此欣賞著走來,枕著各自的寂寞入睡。
羿卻不這么認為,他說我很單純,單純到看見男生女生擁抱都會害羞,他說那又不是你。什么年代了,還這么膽小。他還說我單純到撒謊都不會自圓,三言兩語就被套出破綻。我說那不是笨嗎?他壞壞地笑。末了,他說我會是上世紀留給這個世紀的寶貝——因為少有的單純。我笑了,我不知道他講得是否正確。
爺爺說這孩子心智單純。我想,在他看來,我一直是他長不大的孫女,即使長大了也是個“乳臭未干”的孩子。在他眼里,我永遠只會是個涉世不深的孩子,所以走過大半人生的他說我是單純的。
我想我是真的暈過去了。
我不知道“單純”這東西該怎么解釋,也許百樣人有百種看法。被這個世界簡單或把這個世界簡單。單純的人活在簡單的世界,這是我的解釋。佛說單純的人看到的山是山,看到的水是水。我想穎是對的,我不單純。從剛出生開始,骨子里的糾結是早已埋下的種。
活在這樣的一個世界,單純好像總是受害者,所以它往往被選擇遺棄。
那個活在上世紀的上海才女張愛玲,帶著一股慵懶與傲慢,九歲向報社投稿,然后幻想著自己是穿高跟鞋的女人,她是不單純的。
我喜歡的另一個女作家三毛寫過隨想,寫過人生,有一個深愛著自己然后死去的愛人荷西,幸福過也悲傷過的女人,用她的文字感動著我,她也是不單純的。
古人學者,都有涉世之理想,他們不單純,為了外在的物欲,而后還是回歸了單純。比如他們的生活,比如他們的愛好,于是乎是不是可以這樣說,單純是滄桑后的淡定。
這樣一來,我就更不單純了。因為想得多,考慮得多,很多事情就被復雜化了,被扭曲了。不單純就沒法靜下心來思考深層的東西。身為學生,理應是單純的,因為有規(guī)律的生活,因為無需為生計而愁。
學長說你應該靜下心來讀書!我說,那你先教會我單純。他沉默了。
我數(shù)著走過來的年輪,彷徨著。在時間的深海里,我漫無目的地游離,試圖尋找屬于我自己的海闊天空??墒牵乙琅f茫然。
我聽不見時間貓似的走開。
穎又來信了,他說:“哥們”,我們不能再這樣混日子了,收起我們的寂寞,我們學著單純吧?單純生活,單純讀書。
我笑了,很澀。
編輯/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