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讀小學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們,中國最高的摩天大樓在上海,一共有24層,在三十年代被稱為遠東地區(qū)第一高樓,這就是著名的國際飯店。老師說,由于國際飯店太高,“抬頭看樓帽落地”成了當時市民結伴去看樓高的一句俚語。老師還告訴了我們很多有關國際飯店的有趣新聞。如,1935年2月18日上海各界人士在二樓舉行歡送梅蘭芳赴蘇聯(lián)演出宴會;1936年3月9日,喜劇大師卓別林從日本到上海當晚,梅蘭芳、胡蝶等文藝界名人在國際飯店設宴,款待卓別林;蔣經(jīng)國也曾數(shù)次入住國際飯店905號房。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6月初,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zhàn)軍司令員、上海市市長陳毅在國際飯店召集解放上海部隊團以上干部,幾乎請來了所有解放大上海的功臣名將,歡慶上海的解放。從此,國際飯店在我心中更有了一種神秘感。
那天放學,我和幾個同學結伴從楊浦區(qū)來到南京路,打老遠就看見一幢高高的建筑物聳立在遠處,我們想點一下到底有幾層樓,我使勁往后仰,另一個同學用力托住我的腰,老師說的“抬頭看樓帽落地”果然名不虛傳。我們幾個小伙伴花了很長時間在清點國際飯店有多高。我們先想辦法量了第一層的高度,再推算24層的高度,我記得當時算下來是90多米(后來知道是83.8米),相當于學校操場60米跑道的1個半。于是我想什么時候能到國際飯店去一次呢?
這一說就20年過去了。1981年,我妹妹出嫁,未來的妹夫?qū)⑴e行婚宴的幾家飯店候選名單告訴我,讓我做最后的裁定,我一看其中有國際飯店,毫不猶豫說:“到國際飯店?!蹦翘煳以缭鐏淼搅孙埖甑镍P陽廳,我不僅將廳里的裝飾看個夠,從窗戶的各個角落將外面的世界看個夠,可惜的是鳳陽廳在2樓,視線不夠開闊。據(jù)說,當年站在飯店頂層,整個上海景物盡收眼底,可以看見浦江蜿蜒如帶;吳淞龍華風光云煙,遙遙可望,甚至昆山佘山,也依稀可辨。我想乘上擁有國際先進時速達每分鐘600英尺的自動電梯,直達頂樓。當年除了紐約有兩部這樣高速的電梯外,國際飯店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擁有這樣先進、現(xiàn)代、新型的電梯的所在。我想到頂樓體會一下從國際飯店頂樓觀看大上海的感覺,感受國際飯店近半個世紀的滄桑??上Х丈芙^了我的要求。那天我們吃的是40元標準的婚宴(那時有40和50元兩種規(guī)格)。近半個世紀過去了(國際飯店于1934年12月1日舉行開幕典禮),國際飯店依然獨領風騷。
后來我又有了一次去國際飯店的經(jīng)歷。那是在21年以后。2002年,《上海灘》雜志搞了個《我和百年南京路》的征文,由母親口述、我記錄的《一塊手表情系五十年》獲一等獎,主辦方在國際飯店九樓會議中心搞了個頒獎儀式,我和母親被邀請到會。會議結束,我特地問了服務生“零”坐標的位置。在很長一段時間,我只知道,上海的“零”坐標是在人民廣場,其實,上海真正的“零”坐標是在國際飯店,上海測繪部門以國際飯店頂端旗桿中心的位置作為上海的“零”號位,我想國際飯店是當之無愧的。我感到這里的一切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我和母親沿著南京路向外灘方向走去,前面,東方明珠、金茂大廈迎面而來,回頭望去,國際飯店在視線里逐漸消失。國際飯店最高位置早就不存在了,但是,國際飯店的高貴氣派、顯赫地位是不可撼動的,國際飯店的輝煌是一直藏在人們的心靈深處的。
國際飯店已經(jīng)不再是“遠東第一樓”了,連上海第一也算不上,4年以后,我住進了“國際飯店”。我將自己居住的房子稱為“國際飯店”。這是一幢24層樓的商品房,當初買房時,我看中的就是和國際飯店一樣高。從我居住的17樓向黃浦江望去,就像44年前仰著頭看國際飯店一樣,感覺好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