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真實的愛
6月5日,熱,微風。
這天,郭躍回到沈陽備戰(zhàn)乒超聯(lián)賽。這位新科世乒賽女單冠軍的到來,使原本炎熱的空氣仿佛接近了“爆點”,家人、媒體、教練……早早在隊里等候。身穿粉色襯衫、黑色長褲,搭配時尚休閑鞋和橘紅腕表的郭躍才一出現(xiàn),就像小麻雀一樣跳躍著、迫不及待地投入父母的懷抱。無論賽場上擁有怎樣的霸氣,在父母面前,她永遠是個長不大的孩子。
鉆進熟悉的球房,問候小伙伴,彼此掐掐臉,呵呵笑,這個冠軍頭銜仿佛并沒有讓郭躍改變什么。她的宿舍就在訓練館樓上,面積不大,只一個人住,卻擺了兩張床,一張床睡覺,另一張放東西。沒有毛絨玩具,沒有自己的靚照,更沒有明星的大海報,只有桌子上孤零零的小音箱,訴說著主人生活中難得的休閑。整個房間的風格,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郭躍揮拍間動作的干凈利落。
“給我的臉、脖子,胳膊都畫成古銅色了,跟古天樂一個色!原本要拍四、五個小時呢,結(jié)果被我在一個多小時內(nèi)搞定!”說起臨回沈陽前,在北京拍廣告的情景,郭躍揚著下巴,神情狡黠而得意。也不知是她的鏡頭感真的很強,還是趕飛機回鄉(xiāng)心切。
“我還沒到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的時候,小睡都不能允許,我還在路上……但我要感激很多人,有了他們,才有今天的我?!惫S的一番話,讓所有關(guān)心她的人感到欣慰。的確,對于這個曾經(jīng)思想飄忽的“童星”來說,她的今天是無數(shù)人苦心培養(yǎng)的結(jié)果。
大家對她是嚴格的她的主管教練孔令輝一再強調(diào)不要捧高他們這對師徒,她需要放低自己的位置。遼寧女乒主教練谷振江說,郭躍輸?shù)那蜻€是不夠多,還需要磨練;父親郭向東說,提“郭躍時代”為時尚早,相比王楠、張怡寧這樣的人物,她在綜合素質(zhì)方面還有欠缺。然而這種嚴格背后恰恰隱藏著一種最真實的疼愛。
人們欣慰,風雨洗禮之后郭躍已經(jīng)能夠參透個中玄機,看清自己,看清別人?,F(xiàn)在,成熟的她在每次比賽之后,都會面朝四方,深深鞠躬。
“大男子”主義
郭躍不喜歡穿裙子,即使是熱浪滾滾的夏天,也是長褲短褲,英氣逼人,以至于在參加多哈亞運會時就鬧了笑話。作為代表團的一員出國,就免不了穿裙裝。臨出發(fā)前,郭躍拿著陌生的禮服和絲襪,仿佛外星人一樣擺弄了足足十五分鐘,這怎么穿?后來好歹算是套上身了,那裙子的縫線全不在正地兒。后來隊友告訴她穿錯了,怎么把拉鏈擱前面了?郭躍如夢初醒,趕緊把拉鏈轉(zhuǎn)到右邊??稍趺催€是跟大家不一樣?隊友看了無奈地說——后面!
郭躍自小就在幼兒園里“淘”出了名,除了女孩玩的,其余舞刀弄槍,彈玻璃球,她全精通,倒真沒辜負“躍”這個名字。父親郭向生是位超級球迷,正是他果斷地將小郭躍送上乒乓球之路。在他印象中,女兒自小在球場上的響亮叫喊是最美妙的聲音,“她的氣勢完全自己喊出來的”。如今提起那時的大嗓門,郭躍也說小時候我喊得那么兇,有時候我甚至覺得那些比賽都是自己喊贏的,而不是打贏的。
這些特質(zhì)完全符合一個人的執(zhí)教思路,那就是施之皓。施之皓成為中國乒乓球女隊主教練之初,便強調(diào)女子技術(shù)男性化的思路。男性化首要的不是技術(shù)而是心理,他說:“想成為一個出類拔萃的乒乓女將,身上一定要具備一種男球手的性格。這不單指技術(shù)上,還包括想法、意識、毅力上的男性化。只要站在賽場上,你就不能像個女孩子,這是從事這項運動所必需的?!?/p>
郭躍原不是一個細膩的人,這點像極了男子,這或許對她形成獨特的球風大有好處,但也為她走過的彎路埋下了隱患。
年輕的煩惱
2006年之前,郭躍一路順風順水。
2001年,年僅13歲的她在亞洲少年錦標賽上奪得女團和女雙冠軍;2002年,開始征戰(zhàn)國際賽場,年底國際乒聯(lián)總決賽女單亞軍的戰(zhàn)績使她成為創(chuàng)辦總決賽以來,闖進女單決賽年齡最小的選手;2003年,第一次參加世乒賽就獲得了女雙亞軍,也正是從這一年開始,她的技戰(zhàn)術(shù)開始成為國際乒壇上的一道威脅:2004年,首次參加世乒賽團體賽就成為中/國乒乓球隊新的世界冠軍,首次參加奧運會就拿到女雙銅牌,年底的總決賽,還不到考駕照年齡的她開走了那輛紅色的大眾甲殼蟲:2005年雖然在單打方面沒有太突出的成就,但與王勵勤攜手在上海世乒賽中奪得混雙冠軍——她職業(yè)生涯第一個世乒賽單項冠軍。
賽后,國際乒聯(lián)主席沙拉拉預言:未來幾年間,這個一頭短發(fā)的中國女孩將成為女單世界冠軍乃至奧運冠軍的最有力爭奪者。
但是,這時的郭躍畢竟是個17歲的孩子,按一般孩子的年齡推算,這只是個高中生的年紀?;蛟S是榮譽來得太快太早,郭躍的思想也在悄悄發(fā)生著變化,她潛意識里產(chǎn)生了一種恐懼,但這一切仿佛連她自己都沒有察覺。
事情緣自2006年5月的不萊梅世乒賽,雖然中國隊毫無懸念地再次高捧“斯韋斯林杯”和“考比倫杯”。但作為主力出戰(zhàn)的郭躍,竟然在決賽對陣中國香港隊的比賽中“掉鏈子”。與帖亞娜的那場擁有21比23高比分的激烈較量,是球迷心中的經(jīng)典片斷,但大比分1比3失利的事實卻是郭躍抹不去的傷痛。隊伍贏了,自己卻輸?shù)袅巳牣攲檬榔官惿衔ㄒ灰槐P,站在最高領(lǐng)獎臺上,不愛哭的郭躍眼淚漣漣?;氐绞£牶?,當聽到家鄉(xiāng)父老還是將她視為驕傲時,她肩膀顫抖,用毛巾遮住了雙眼。
2006年乒超聯(lián)賽后半段,遼寧女乒戰(zhàn)績不佳,一時間陷入保級邊緣。但此時,本該危難之時挑起大梁的郭躍卻突然請假,要求停賽一輪,理由是生病了。施之皓慢慢發(fā)現(xiàn)了其中端倪:遇到郭躍認為不重要的比賽,她就覺得有病,相反遇到她認為重要的比賽,同樣的病就可以克服了。這是一種什么心理在作祟呢?事后,郭躍也坦誠地說,的確是有一種想贏怕輸?shù)男睦?,比如那場比賽,覺得是可打可不打的,就選擇了放棄。這讓大家很不滿意。
國家隊批準了郭躍的停賽要求,但令她本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一停就是半年。一連四站公開賽和一個世界杯,出征名單里“郭躍”的名字像是人間蒸發(fā)了。她第一次聽到宣布名單時是意外,第二次是吃驚,第三次是渴望,第四次快變成絕望了……一時間“郭躍遭遇冷凍”、“驕嬌二氣過盛”、“談戀愛”等流言滿天飛。而事實上,流言是沒有根據(jù)的,這只是施之皓的一種冷處理,目的是要幫郭躍調(diào)整心態(tài)。
郭躍坐在宿舍里,趴在桌上寫訓練日記,身后即將出國參加比賽的隊友們一片忙碌,她的精神根本沒辦法集中到眼前的紙上,眼淚一直在眼睛里打轉(zhuǎn)。她心里有太多的不理解。
甩掉翅膀上的負累
平時熱熱鬧鬧的訓練館里、房間里、走廊,如今非常冷清。幸好,這段時間,郭躍當時的主管教練任國強一直陪在她身邊,和施之皓嚴肅的愛不同,他對于郭躍而言,更像是一位父親。
他天天晚上找郭躍聊,告訴她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早上郭躍一起床就能吃到任指導送來的早點;看到郭躍穿得單薄,他會脫下自己的衣服給她披上……
在任指導的鼓勵下,郭躍又拿起了球拍。有一天她給任指導發(fā)短信:“周四去訓練吧”,得到的回應很干脆:“好。”自此,空蕩蕩的訓練館,常能看到他們師徒二人的身影。兩個教練,一冷一熱,半年時間,說長不長。但是這半年給了年輕的郭躍太多的感悟,她對輸贏有了新的認識,對自己有了更加準確的定位,對于未來有了更加明確的目標。
成熟的過程其實是非常具象的,比如某個時刻你突然發(fā)覺自己以前的某種做法是錯的,突然發(fā)現(xiàn)以前不喜歡的某人某事,原不是心中那樣。經(jīng)歷了這些的郭躍就像一只羽翼漸豐的小鳥,甩掉了翅膀上黃金的負累,開始尋覓自己的一方天空。
在眾人的猜測中,2006年12月,久未露面的郭躍終于肩負四項重任重出江湖,踏上了征戰(zhàn)多哈亞運會之路。
此時的她,煥然一新。對待記者的問話,溫文爾雅對待球迷的熱情,給予感恩的回報。媒體和球迷似水,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善意地對待媒體和球迷,也就是善待自己。這個道理很多成功人士都懂,郭躍現(xiàn)在也懂了。
多哈賽場上的大豐收,也讓郭躍重拾自信,“原來,我真的可以重新站起來,相信今后沒什么能夠難倒更加上進的我!”這次成績以及在薩格勒布世乒賽中的成就,其實也有另一個人的功勞——孔令輝。2006年1月6日,孔令輝正式出任郭躍的主管教練。他恨不得將渾身技藝都傳授給他的四名開山弟子,而這其中作為奧運重點培養(yǎng)對象,他又將大部分精力放在了郭躍身上。
下一個秘密
有人說,薩格勒布是郭躍的福地。小姑娘不以為然,因為薩城很難吃到米飯,而她是那種不吃米飯就揮不動球拍的人。吃了米飯,就像個超人。雖然不信福地之說,郭躍始終戴著一個數(shù)字“7”形狀的幸運項鏈墜,“媽媽在街上買的,因為我的生日是7月17日,媽媽買來祝福我的,其實不值錢,但是戴著它就像家人在身邊一樣?!?/p>
幸運項鏈墜,果然帶給了郭躍幸運。
5月26日晚,女單登頂后的郭躍,張開雙臂全場飛奔,像是擁抱整片藍天的雛鷹。凌展與王勵勤第二次舉起“茲·赫杜塞克杯”,夜晚又第一次舉起“吉·蓋斯特杯”,這份榮耀使那24小時完全屬于郭躍,未來中國女乒的一個“朝代”也在她面前微露曙光。
此時的郭躍已不再像兩年前那樣稚氣地問身邊的王大哥,我們該不該把獎杯舉起來?19歲的她表現(xiàn)出了與年齡極不相符的成熟堅定,嘴角淺淺地勾起一道弧線,淡定自若。
與其說是張怡寧在走下坡路,倒不如更準確地說,是郭躍正在“躍”飛“躍”高,而她的天空究竟有多大,還要看今后的路該怎樣走。
記得多哈亞運會后,有人問郭躍下一個愿望是什么,她笑著說:“說了就不靈了?!比缃瘢@公開的秘密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一個,下一個呢?
責 編 王津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