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個人整理書櫥,看見書櫥的一角靜靜躺著一大摞舊信件。目光觸及這些“陳年古董”,悠悠往事隨著逝水的年華已成為人生隔岸的風景。
我對這些舊信情有獨鐘,一是因為信箋上的字跡都是朋友們的親筆手跡,或秀雅飄逸、清晰婉約,或龍飛鳳舞、氣勢酣暢。使我聯(lián)想起它們背后富有不同個性和風采的主人。二是因為從信的內容可以領略曾經(jīng)的心情,曾經(jīng)的思想,它們在紙上原汁原味地保存到今天,穿越了漫漫時光,再回首時,當年的快樂或憂傷,幸福或痛苦,都有一種青澀的可愛。
我收到的第一封同學來信是在我心境極其悲苦和落寞的時候,那是1987年一個春寒料峭的早春。當我的同學正在高中課堂里學習新知識時,我已卷起鋪蓋去部隊了。生活在他鄉(xiāng),我仍走不出失學后帶來的那片灰暗的天空。同學子靜的一封信寄到我的老家,輾轉一個月后終于到了我手里。在隱約的春風里,我靜靜地拆閱了這封普通的同學來信。信中,她詳細敘述了她的高中校園生活以及她遇到的困惑和煩惱,并詢問我的近況和今后的打算。信中的末尾寫道:“把所有的困苦和磨難都看作是有意義的吧!那是對生命的磨煉,是人生的一筆財富。部隊是所大學校,振作起來吧!你將看到生命的春天正向你走來?!蔽?guī)缀跏呛鵁釡I讀完她的信,脆弱敏感的心被溫暖的同學友情深深感動。子靜是我保留的86封舊信里數(shù)量最多的一位作者。
舊信件多數(shù)使用的是傳統(tǒng)的老式牛皮信封,貼的也是當年最普通的長城郵票。但信封的大小不同,里面所用的信紙的質量也不同。
有一些尺寸略大的牛皮信封,那是我一個遠赴海南的朋友寄來的,當年貼的不知是什么郵票,被我一個愛好集郵的朋友剝去了,只剩下半個黑黑的郵戳。她在寫來的10多封信里,一直選用一種花色淡雅的漂亮信紙,再加上她娟秀的字跡,信件的折疊也別具匠心,富有視覺上的美感,裝幀得像情書。我從她的文字里了解到她在特區(qū)的另一種生活以及人生地不熟的無奈心境。后來,她的天空飛來了“愛情鳥”,她去了香港,在香港她還來過3次信,之后就斷了音訊。這么多年一直沒有她的消息,不知她過得可好?
翻閱舊信,我讀到了一封當年同寢室的姐妹出嫁后寫來的信:“……我現(xiàn)在大著肚子,難看死了,在家養(yǎng)了幾只鴨……”以我當年19歲的眼光看孕婦的體形,也會用“難看死了”來形容,如果沒有后來自己的親身體驗,怎能感覺到當事者內心深處那份欲做人母的神圣、喜悅、驕傲和羞澀呢!今天回味她的這些詞語,我不由得笑了。
還有幾封蓋著紅色三角印的部隊來信,那是我的一個兵哥哥寄來的。字里行間流露出的全是一個大哥哥對小妹妹的關心和愛護,用我今天偵察性的眼光再來閱讀,也找不出一句曖昧的話語。他的信在我為數(shù)不多的13封異性信件中占了7封,另外6封分別是在我20歲以后因工作關系或深或淺交往過的3個異性朋友,他們因了這樣那樣的原因各給我寫過兩封信,全都是純友誼的,如今我們都已失去聯(lián)系。我的舊信中沒有一封是情書,這不能不讓我感到有些許遺憾。
一些粉紅色和白色的信封,從字跡上我便認出了是當年讀師大的W同學和C同學寄來的,語言里或多或少地流露著她們當年的遠大理想和美好憧憬……
我坐在書房的地上,在雜亂的信件中,從一封讀到另一封,從一個友人看到另一個友人,多年前的信件在我手中無序地展開,折疊,再展開,仿佛過去的無數(shù)個白天黑夜被我隨意地顛過來又倒過去,有一種置身于時間隧道的幻覺。
信件曾經(jīng)一度作為我們聯(lián)系的橋梁,宣泄過我們的喜怒哀樂,我至今還能回憶起自己許多個夜晚在燈下奮筆疾書的情景,喜歡那一份悠緩的傾訴,喜歡那一份閱讀的甜蜜和溫馨,喜歡那種用古老原始的方式與友人分享思想,分享天空。
如今身邊也好友成群,但電話和計算機的介入徹底地改變了我們的聯(lián)系方式,常致電,常問候,常見面,如此方便如此隨心所欲。經(jīng)常收到的信件大多是作品發(fā)表后報刊寄來的印刷品,手寫的信件已寥若晨星。嗚呼,那些曾經(jīng)躍動于眼前、滿目詳熟的親切的字體,已隨著一個時代遠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