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冒辟疆哀感頑艷、纏綿悱惻的《影梅庵憶語》中認識董小宛的,書中冒辟疆追憶了董小宛在世時千般萬般的好。一代才子啊,就用他的生花妙筆和著淚講述了一個令他今生今世不能忘懷的董小宛。這卷感情真摯、文采飛揚的《影梅庵憶語》,惹得當時海內(nèi)名流爭相題詠,使得冒、董故事天下盡知。
初冬,飄著冷冷的雨,我來到了如皋水繪園。游園的人很少,或許因冬日,抑或因雨天,總歸顯得有些冷清,也好,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與秦淮名姬董小宛的棲隱之處想是也不必熱鬧,就這樣冷冷清清的讓他們棲隱成神話。
“如皋水繪園天下名園也”,我國造園大匠陳從周教授如是說。園子正門匾額“水繪園”三個大字即出自陳從周教授的手筆,蕭散飄逸,不入俗格,是我見到的陳從周教授榜書中最好的一幀。
水繪園不大,構(gòu)筑卻有妙隱香林、澀浪坡、小浯溪、壹默齋、枕煙亭、湘中閣、寒碧堂、碧落廬等十余處佳境,園子回廊間還嵌有當時及后世名流題詠贈答之什,約有刻石數(shù)十方之多,我想這便是水繪園的精神所在了。文人好事,總是喜歡詠唱這對四百年前的才子佳人如歌的愛情故事,可又有誰能為他們一拭家國淚呢?
樓前的湖面上靜靜地飄蕩著一葉不系之舟,在沒有斜風卻有細雨的日子散淡地飄蕩在湖心,而打槳的人卻早已不在。當年這一葉扁舟或許載過酒、載過笑、載過愁,可如今還有誰會將它系在垂楊岸邊呢?就這樣飄蕩吧,總歸還是在水繪園如畫的懷抱之中,盡管有些落寞、有些哀怨、有些悲涼,扁舟也老了,也不想說什么了。
將別水繪園,雨還在下,我問遍了園中的小賣部和辦公室,想著帶些水繪園的文字資料回去,都回答沒有。沒有就沒有吧,我本意也不是用來掉書袋的,就這樣放筆寫吧,一如那湖心的不系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