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疆,在準(zhǔn)噶爾盆地南緣,在天山山脈的群山中,有一條從雪山走來、靜若處子的河流,它默默流淌了千年萬載,沖刷出一條秀美的河川??伤拿利?、它的妖嬈,還不為世人所知。這條河流如今恰如一位絕美的哈薩克少女,正撩開迷人的面紗,呈現(xiàn)出千般風(fēng)情。
這條河流名叫塔西河,全長120公里,由塔西河溝、其格塔依達拉、庫普依達拉、庫勒達拉等支流匯集而成。與瑪納斯河一樣,發(fā)源于依連哈比爾尕山北麓的雪山冰川,構(gòu)成瑪納斯縣兩大水系,養(yǎng)育著流域數(shù)十萬子民,澆灌著流域數(shù)十萬畝土地。
秋色彌漫北疆的季節(jié),我和幾個朋友從石河子出發(fā),經(jīng)過瑪納斯縣城,沿著312國道一路東行。初秋的金黃已經(jīng)展露在白楊樹梢,深綠與金黃交錯,讓人感悟秋的來臨。
塔西河兩岸山川壯美,從入山口到風(fēng)景如畫的石門子,在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琢下,兩岸色彩斑斕,千姿百態(tài),不但有清奇秀麗的自然風(fēng)光,更有五彩的雅丹地貌,還有如燃燒著的火焰的紅色山巒……
五彩畫廊
塔西河入山口,高大的青山上有一座寶塔遺址;大青山下,還有一架紅似火焰的山梁,當(dāng)?shù)厝朔Q之為雞冠山。傳說當(dāng)年孫悟空被紅孩兒的三味真火燒得敗下陣來,一個筋斗翻落此地。不料,這束神火把這座山燒了七七四十九天,成了今日這般模樣。在陽光的照映下,這里如同紅色的火焰騰騰而起、熠熠生輝,讓人驚嘆。有人說,吐魯番的火焰山與它相比,都要遜色很多。
站在紅沙灣坡頭駐足西望,那河床上的座座山巒更像是赤、藍、綠、青、紫的五彩畫廊,這種雅丹地貌的色彩,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有的懸崖陡峭,層層疊疊酷似摩天大廈;有的壁壘森嚴(yán),狀如古堡;有的玲瓏剔透,形似寶塔;更多的山體就像匠心獨運的石雕,以不同的姿態(tài)展示著各自的神韻。站在這些山峰面前,讓人不禁贊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功力。
傳說雞冠山是一位龍?zhí)铀?,?dāng)?shù)厝罕娨苍谏巾斝藿ㄒ蛔t山廟,祈求龍的福佑。所以這座紅山地質(zhì)構(gòu)造,除具觀賞價值外,還具有科研、地質(zhì)教學(xué)、科普教育價值。
這里還有一條流沙坡。當(dāng)?shù)亓鱾髦@樣一首民諺:“流沙坡,流沙坡,九溝十八坡,溝溝都難過?!眰髡f當(dāng)年河神引水下山,路過此地,不料惹怒了山神。山神發(fā)誓要用流沙填沒河谷,以阻擋河水流淌。于是,山神每天都抖動身軀,使山上的沙石不斷地順坡流入河中,但始終沒有擋住河水的流淌。
河谷風(fēng)光
塔西河入山口景象顯得瑰麗、雄奇、詭異,而塔西河河谷,則是另外一種溫婉、秀麗、柔媚的景象。
當(dāng)我們順著公路走下河床大坡時,眼前的秀麗景色豁然躍入眼簾,那寬闊的河谷如同一條綠色走廊,高大的胡楊、粗壯的百年古榆、纖秀的白樺和婆娑起舞的河柳,交互叢生,形成一道天然的綠色屏障。
雖是初秋,但河谷仍未褪去夏天深綠的顏色。在微風(fēng)中,它們?nèi)缤蝗捍┲G衣裳的少女扭動著身軀舞蹈,在迎接客人的到來。
而那穿流在綠樹叢中的河水如同一條巨蟒,彎彎曲曲,時而鉆進密林,時而淌過綠色的草坪,在秋陽下閃動著粼粼波光,歡快地從腳下流過,那嘩嘩作響的流水聲如同演奏著一曲自然風(fēng)光的頌歌。
走過橫跨河水的大橋,可看到綠樹叢中若隱若現(xiàn)的塔西河鄉(xiāng)鄉(xiāng)政府那紅瓦白墻和一頂頂哈薩克氈房??|縷炊煙在樹叢中裊裊升起,烤肉和馬奶的香味彌漫在樹林中,拌和著清涼的山風(fēng)迎面撲來。
熱情好客的哈薩克牧民臉上堆滿了快樂的笑容。他們端著一碗碗醇香的馬奶,熱情地迎接來客,那情景讓人感到這里的天藍水美,山青草綠,景美人更美。如果碰上哈薩克民族正在展示風(fēng)情,如阿肯彈唱、姑娘追、叼羊、賽馬,以及納吾魯孜節(jié)、肉孜節(jié),一定會讓你樂不思蜀。
高峽平湖
沿著平坦的河谷繼續(xù)南行,一座巨大的石門和偉人山撲入了眼簾。這里距瑪納斯縣城62公里,是具有“新疆小三峽”和“西天池”之稱的石門子水庫所在地。
只見位于塔西河中游河段石門子處的石門子水庫兩側(cè)的山體,分布有眾多奇特的象形山石,如母子峰、仙人石、三劍石、望夫石、狼牙峰等。
尤其是位于大壩東側(cè)和西側(cè)與石門相連的山體,從遠處望去,東側(cè)山體的輪廓酷似毛澤東頭枕青山、仰臥熟睡的樣子,而西側(cè)山體仿佛斯大林依山而居、嘴叼煙斗與山體共存,其五官、體形都惟妙惟肖,好像他們?nèi)蓊佂鹪冢匀藗凅@嘆之余,稱之為“偉人山”。
偉人山下,是一座高達110米的拱形大壩,攔腰將塔西河水截住,形成高峽平湖,成為一座集發(fā)電、灌溉、旅游、觀光于一體的高山水庫。
水庫水景和周圍綿延的山峰、森林、草原剛?cè)岵⑴e、陰陽相濟,組成了具有極高觀賞價值的山水景觀格局。渾厚雄偉的山體、清澈的水體、優(yōu)美的壩體與其周邊的景色有機結(jié)合,形成了一道靚麗的風(fēng)景線。
站在雄偉的大壩上,塔西河上游南部天山山脈中段依連哈比爾尕山連綿起伏的雪峰撲入眼簾,塔西河下游河谷風(fēng)光也盡收眼底。仔細看去,伴行在公路旁幾米寬的渠水,仿佛在往高處走,更是讓人驚奇不已。
以石門為界,塔西河上游河段河谷相對較窄,右岸寬闊平坦,綠草茵茵,下游河谷寬闊,河谷內(nèi)林木蔥郁。
石門由塔西河切割而成,平均寬250米,主要由紫色和紅褐色侏羅紀(jì)泥巖和砂巖組成。石門兩側(cè)山體陡立,形狀奇特。河段上游有一瀑布,落差七八米,周圍云杉生長茂密,景色優(yōu)美。
塔西河南部的依連哈比爾尕山脈,山體宏偉高大,群峰林立,有45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峰,其中最高峰海拔5222.4米。這里常年積雪,終年不化,冰川發(fā)育成熟,是天山第二大冰川區(qū),有187條冰川,呈輻射狀沿山谷而下,冰川總面積656.3平方公里,從而使塔西河水系滋潤著下游千里綠洲。
塔西河南部景區(qū)內(nèi)垂直自然帶完整,海拔3300米以上,終年白雪皚皚,山勢雄偉險峻,氣勢磅礴,雪線之下分布著茂密的原始森林,底部是開闊的高山、亞高山草甸,三種景色交相輝映,構(gòu)成了獨特的風(fēng)景旅游區(qū)。
稀世巖畫
沿著101省道(國防公路)向東蜿蜒上山,沿途所見,讓人心曠神怡。野花遍地的山野,羊兒在悠閑散步,牛兒在山頭上眺望。
這里的山石雄奇壯美,色彩分明,像城堡,像寶塔,像石雕,是侏羅紀(jì)山系山體發(fā)育最完善的地方。
這里的景點眾多,生態(tài)保護到位,已經(jīng)開發(fā)的有三泉子圍獵場、澇壩灣景區(qū),更有舉世聞名的康家石門子生殖巖畫。據(jù)說還有一個黃鴨壩,每年春天都有一群從南方飛來的黃鴨在這里筑窩育雛,每年8月20日前后又飛回南方。
在向?qū)У膸ьI(lǐng)下,沿著崎嶇不平的山路,我們觀摩了國家一級保護文物、已有3000年歷史的康家石門子生殖巖畫。只見在220多平方米的巖畫上,造型各異的二三百個人物仍然形象鮮明,栩栩如生,具有極高的學(xué)術(shù)價值,在國內(nèi)外實屬罕見。
這里位于呼圖壁縣與瑪納斯縣交界的天山腹地,在塔西河鄉(xiāng)政府東南方30公里處。巖畫就刻在兩條山溪匯流處的西北岸的巖面上,巖面平整,巖刻面約220平方米,雕刻著300余人,大者高達2.04米,小者高僅19厘米。有男有女,或站或臥,或衣或裸,男女合圖、雙頭同體、三頭同體等圖像,真實地再現(xiàn)了原始人祈求生育、繁衍人口的群婚制生活場面。
此巖畫1982年被發(fā)現(xiàn),經(jīng)有關(guān)專家論證,定為距今近3000年的塞種人所畫。距今2500多年前,塞種人就已活動在帕米爾、天山及北疆大部分地區(qū)。同眾多的游牧民族一樣,他們的經(jīng)濟生活以“隨畜逐水草”為主,兼營冶煉、加工鐵器。
據(jù)說,公元前3世紀(jì)末,塞種人進入階級社會,建立了國家政權(quán),最高統(tǒng)治者為塞王。塞種人喜歡尖頂帽,崇尚各種飾牌金飾片、銅器及各種野獸紋圖案。古代塞種人入居西域后,曾在歷史舞臺上扮演過舉足輕重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