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高中各年級使用多媒體教學的內容和特點進行了分析討論。
關鍵詞:高中年級;物理;多媒體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6148(2007)5(S)-0055-2
如何將現(xiàn)代技術更好地應用于教學,是各國教育專家競相研究和努力探索的課題,并已經取得許多成績和進展。三年來,丹江口市一中物理組廣大教師大膽探索,勇于實踐,堅持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理念,并考慮到不同學段學生的思維層次和身心特點,將多媒體與傳統(tǒng)教學及實驗有機結合起來,顯著地提高了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1 高一年級用多媒體提供大量生動與教學內容聯(lián)系緊密的感性素材
高一學段學生尚處于抽象思維和邏輯推理能力不成熟的階段,物理學習和理解必然離不開感性素材的支持,而多媒體教學正是利用大量的圖形、圖像畫面、音樂和解說來彌補學習中感性素料的不足,這既符合學生的思維特點,又能幫助教師解決教學中的那些難以口述清楚的內容和情景,使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關系得以和諧發(fā)展。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探索精神,激發(fā)物理情趣。例如,在運動的合成與分解中,我采用了Flash軟件的動畫效果制作的課件——小船渡河,非常漂亮,能夠在課堂上幫助學生建立物理情境,將實際情境展現(xiàn)于課堂。學生很快弄清了合運動、分運動、運動的合成等概念。并進一步探討出了合運動和分運動的關系——(等時性、獨立性),以及什么條件下渡河位移最短,什么時候渡河時間最短。既節(jié)省了時間,又提高了教學效益,使各類物理情景能夠分別在靜態(tài)和動態(tài)情景下展現(xiàn)給學生,既激發(fā)學生興趣,同時也大大加快理解速度。又如萬有引力定律一章中有關天體的運動和計算及人造地球衛(wèi)星,宇宙飛船的發(fā)射和運行是勻速圓周運動基本原理的擴展和延伸。由于學生思維空間的限制和學校實驗條件的制約,若采用粉筆加黑板這種傳統(tǒng)授課模式,既枯燥又乏味,難以突破學生對天體認識的神秘感和解相關題目的困難。多媒體教學手段在此充分顯示了它出色的功效,在授課的過程中我們通過相關課件和影視資料向學生展示了廣闊的宇宙,太陽系九大行星的繞日運動、地球同步衛(wèi)星、極地衛(wèi)星的繞地運行、和平號空間站的對接、神州五號飛船的發(fā)射和順利回收,俄羅斯宇航員的太空之游、美國的阿波羅登月計劃、美國發(fā)射的海盜號火星探測器、“哈勃”望遠鏡……正是通過多媒體這種化抽象為具體,轉空洞為直觀的功用,使學生對浩瀚無垠的宇宙的認識豁然開朗,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求知欲望,攻破了一道道難關,同時也使學生認識到了現(xiàn)代尖端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突飛猛進的發(fā)展,也為中國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能躋身于世界之林而感自豪,增添了學生更加努力學習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匆妼W生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我認為這是多媒體的功勞,更是素質教育理念的體現(xiàn)。我發(fā)自內心地感謝現(xiàn)代教育技術為我們的教學注入了生機和活力。如此種種,不勝枚舉。
2 對高二年級的學生用多媒體適當加大課堂教學中傳授的信息量
高二的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視野知識面的開闊,思維能力想象能力的快速遞進,教學進程宜于加快,這樣就要求學生在較短的時間里學到較多的知識,教師用較短的時間向學生傳授較多的知識信息,而多媒體教學可以優(yōu)化教學過程,加大傳授的信息量,我們有選擇的、恰當?shù)剡\用了這一教學手段,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學效率。
例如,在講授“磁場對運動電荷的作用”這一節(jié)時,我們進行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探索,教學過程大致如下:
首先通過演示實驗讓學生建立起運動電荷在磁場中會受到力的作用,即洛侖茲力的概念,并初步認識到洛侖茲力與磁感應強度的方向和帶電粒子的運動方向有關,但這還僅是宏觀的認識,并沒有認識到微觀實質。在這一基礎上,應用多媒體課件,播放動畫和內容解說,使學生順利地由宏觀安培力過渡到微觀領域的洛侖茲力,并領悟到洛侖茲力方向的判斷方法與安培力方向的判斷方法相同,都是運用左手定則判斷,這時從計算機網絡中調出鞏固練習,用左手定則判斷洛侖茲力的方向,掌握判斷洛侖茲力的方向之后,接著再運用多媒體計算機向學生顯示安培力的大小到洛侖茲力大小的推導過程和播放其中的簡單說明。要求學生在此基礎上自己推導洛侖茲力的公式,并請一個學生演算,從演算的情況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很快地掌握了洛侖茲力公式的推導方法。為了鞏固學生對洛侖茲力公式的進一步理解,通過計算機向學生展示一道例題,學生很快學會了運用洛侖茲力公式解決簡單問題的方法。最后,通過計算機網絡給學生一組檢測性練習,讓學生在計算機上獨立完成,教師再通過提問和抽查來檢查學生對本節(jié)知識掌握和運用程度。
在這一節(jié)中,我運用多媒體技術,將內容生動、形象逼真、聲音動聽的信息傳遞給學生,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計算機得以動手動腦,跨越了學習障礙,成功的喜悅伴隨著整個學習過程,他們不僅沒有新知識難以接受的感覺,而且從接受到掌握再到運用這些知識的全過程都是在自發(fā)之中進行的。學生使用計算機的能力,自學能力,由表及里的邏輯推理能力都得以發(fā)展。從安培力到洛侖茲力,從陰極射管的實驗現(xiàn)象到理論結論,以及把理論運用到實踐中,以其本身的科學性,思維性和啟發(fā)性,感染著學生,教育著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及網絡,對學習洛侖茲力提出的問題產生好奇和疑義,對難題刻苦鉆研,對解決問題后的自信無不表現(xiàn)出求知欲、好奇心。表現(xiàn)出克服困難,自覺學習的堅強意志。這節(jié)課,若用傳統(tǒng)教學手段,需兩節(jié)課時間,運用多媒體技術,節(jié)省了大量板書和畫圖時間,保持了學生在學習中思維的連貫性,節(jié)省的時間可以用于學習和鞏固新知識、完成鞏固訓練、檢測練習,檢查知識掌握情況,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高三年級用多媒體進行專題教學,對知識進行歸納、總結
高三階段的學生,一般都進入復習階段,主要是對已學過的知識進行復習、回憶、鞏固、深化,更需要訓練的是學生的理性和抽象思維,知識的遷移和整合,適當?shù)夭捎枚嗝襟w手段進行專題教學,可起到拋磚引玉、畫龍點睛的作用。例如:在“用能量的觀點和動量的觀點綜合解決問題”專題授課時,我們針對典型例題制作和下載課件,向學生清晰地展現(xiàn)了各個物理過程,使學生自然地建立起相應的物理模型,快速準確地構建起解題的思路。
還需要指出的是: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必須重視實驗,通過實驗探討物理規(guī)律。計算機作為電教媒體只是一種教學輔助手段,是一種形式,只有教學內容是教學的核心,內容決定形式,形式為內容服務。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應該根據(jù)教學內容來決定是否使用多媒體教學,用在什么地方,達到什么目的。只有這樣,多媒體輔助教學才能有的放矢,才能與教學內容、教學目的保持一致。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那種認為多媒體能包羅萬象、無所不能、完全取代傳統(tǒng)教學法的觀點和做法是完全錯誤的。
參考文獻
[1]例如:王柏廬.走進中學IT教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
(欄目編輯王柏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