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高考的重頭戲。作文的成敗,往往決定著高考的成敗。要想提高高考作文的得分,筆者認為必須注意以下八個方面:
一、標題要顯眼
標題是文章的眼睛,決定著閱卷老師對文章的第一印象。特別是話題作文,要求考生要圍繞話題自擬題目寫作,閱卷老師很看重考生所擬的標題。俗話說:“秧好一半谷,題好一半文。”由此可見文章標題的重要性。所以,考生必須在高考作文的擬題上多下功夫。
如某年的高考作文材料是一篇關(guān)于“誠信”的寓言故事,寫作范圍雖有限制,但較寬泛,有很大的靈活性。相當一部分考生簡單地把“誠信”當作標題,這樣一來,寫作范圍太廣,一般不會得高分。有的考生卻很注重擬寫標題,如“難舍誠信”“扔掉誠信之后”“不誠不信是為過”“誠信,我愛你”等標題,都給人一種耳目一新之感。
還有一種情況是習作無標題,可能是有些考生先寫正文再擬標題,文章寫好后也許是沒有時間寫標題了,也許是忘了補寫標題。按評分規(guī)則,無標題要扣2分,實在可惜!
二、審題要嚴密
對于話題作文,一定要好好地揣摩話題材料,力求準確領(lǐng)悟話題的內(nèi)涵。但是,有些考生看到話題就動筆,缺少必要的思考,這就很容易導(dǎo)致習作跑題、偏題,或扣題不緊。而有的考生在動筆之前確實思考了一會兒,但花得時間很短,對話題材料挖掘不深,因而寫出的文章無出彩之處。還有一些考生,為了體現(xiàn)自己有創(chuàng)意而盲目創(chuàng)新,結(jié)果造成文章立意有偏差。對提供的材料固然要認真審查,而對命題者在所提供的材料之后提出的要求、注意事項等同樣也要重視。某年的高考作文,材料之后有一段提示:“寓言中‘誠信’被拋棄了,它引發(fā)你想到些什么呢?請以‘誠信’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可以寫你的經(jīng)歷、體驗、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編寫故事、寓言等等。所寫內(nèi)容必須在‘誠信’的范圍之內(nèi)?!边@個提示給了考生若干限制,但這個限制是有限的。因此,考生要通過審題知道哪些內(nèi)容可寫,哪些內(nèi)容不可寫,從而達到“隨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在限制中求發(fā)展。大家萬不可自作聰明,另起爐灶,因為跑題是寫作的大忌。
三、入題要迅速
所謂“入題要迅速”,是指把文章的主體內(nèi)容要盡快地表現(xiàn)出來,這樣可以擴大文章的容量。高考作文因字數(shù)限制,寫作時更要盡快進入主題。而一些考生卻往往犯“入題慢”的毛病:有的開頭就大段照抄原材料,有的把本來簡潔的原材料進行擴展,有的開篇引用很多材料,古今中外,慢慢道來,而真正要表達的內(nèi)容卻“猶抱琵琶半遮面”,在繞了很大的彎子以后才“千呼萬喚始出來”。
這樣的文章,因開頭占去了大量的篇幅,從而使得后面的議論、記敘無法展開,只得一筆帶過,草草收兵,導(dǎo)致文章比例嚴重失調(diào),給人以頭重腳輕之感。作為考場作文,若是議論文,開頭一定要盡快扣住話題,亮出觀點,最好三言兩語擊中要害;若是記敘文,開頭也要干脆利落。常言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入題慢或離題遠的開頭,易使閱卷老師感到頭痛;即使后面的說理很透徹,論證很嚴密,閱卷老師也很難作出公正、客觀的評判。
四、結(jié)構(gòu)要合理
現(xiàn)在很多考生寫的作文都是三段式:首尾各一段,中間一段,而中間一段很長。這樣的結(jié)構(gòu)很不合理,尤其是中間一段,給人的感覺非常臃腫,這很容易影響習作的得分。如果考生能夠靈活地運用一些技巧,把中間一段根據(jù)意思分為幾小段來寫,這樣給人的感覺就不一樣了。如果是記敘文,中間最好敘寫兩到三件事,每一件事作為一小段;如果是議論文,中間最好分為兩至三個分論點來論述,層層遞進。這樣不僅材料豐富,敘事、議論詳盡周密,而且層次分明,便于閱卷老師在最短的時間里了解文章的結(jié)構(gòu)。
五、結(jié)尾要點題
由于種種原因,有些考生來不及收尾,有的草草收尾,有的干脆加上一串省略號,更有甚者干脆不寫結(jié)尾。無論是上述哪一種情況,都被視為是未完成全篇文章。閱卷老師衡量一篇文章的好壞,首先是看其整體。所以,考生交給閱卷老師的無論如何必須是一篇完整的作文。古人寫文章講究“鳳頭”“豬肚”“豹尾”,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即使你雕出了“鳳頭”,壯大了“豬肚”,如果沒有“豹尾”,也算不上是一篇好文章??忌欢ㄒ∵@方面的教訓(xùn)。
六、文體要規(guī)范
“教學(xué)大綱”和新的“語文課程標準”都提倡自由作文,鼓勵學(xué)生有個性、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為了體現(xiàn)這一宗旨,最近幾年高考作文都是話題作文:自選文體,自擬標題,自主立意。但有的人卻誤解了這些要求,認為寫作文就是隨心所欲、信馬由韁,結(jié)果是“腳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寫出了“四不像”文章。
“自選文體”是指根據(jù)自己的特長,自由地選擇一種規(guī)范的文體,可以寫成記敘文、議論文,也可以寫成散文、小說,還可以寫成其他體裁,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把多種文體隨意地“雜糅”到一起。在動筆之前,自己心中必須確定一種文體,最好選擇自己平時擅長的文體。一名合格的高中生,最起碼要會寫規(guī)范的記敘文、議論文這兩大基本文體。近年來,不少考生文體意識淡漠,致使高考作文失分很多。
七、字數(shù)要充足
高考作文,一般都有字數(shù)限制。合格的高中畢業(yè)生一般在50分鐘左右就能夠完成一篇800字的文章,所以,高考作文一般規(guī)定字數(shù)不少于800字。這個要求不算高,因為高考作文一般是話題作文,考生有充分發(fā)揮寫作才能的空間,寫足800字應(yīng)該是不成問題的。在評閱高考試卷時,閱卷老師常常遇到兩種情況:一、字數(shù)不足(雖然評分標準規(guī)定,不足800字,每少50字扣1分,但實際情況是,字數(shù)不足往往被認為文章內(nèi)容單薄,這樣的作文分數(shù)一般較低);二、字數(shù)太多。文章洋洋灑灑達1000多字,看似語言豐富,實際上卻顯得很臃腫。閱卷老師看到這種文章一般比較反感,這樣的作文也就很難得高分。再說,作文寫得長,花的時間多,就會減少答其他題的時間,從而影響答題質(zhì)量。
八、卷面要整潔
卷面給人的印象是很重要的,尤其是高考作文,卷面直接影響著閱卷老師的心理和情緒。涂涂改改,圈圈畫畫,甚至字跡潦草,讓人難以辨認,這些都會給閱卷老師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無形中作文得分就低了幾分;而書寫工整,卷面整潔,讓人一看就賞心悅目,這樣的文章即便在內(nèi)容表達等方面有些欠缺,閱卷老師也會給出比實際水平高的分值。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卷面上一個字也不能改。該改的地方完全可以改,只不過要改得清楚,整潔,要改得合乎規(guī)范,如,需要刪掉某些句子或詞語,可使用規(guī)范的刪除符號。這不僅避免了卷面不整潔,而且能給閱卷老師留下做事認真的好感,當然好感是可以直接轉(zhuǎn)化為分數(sh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