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被后人推為“初唐四杰”之首,在詩歌領域作出了杰出的貢獻。他認為當時的文壇流弊是“骨氣都盡,剛健不聞”,所以他想“革其弊”。通過學習其作品《滕王閣序》,我們可以了解一下他是如何來實踐他的文學主張的。
一、灑脫不羈之情韻美
王勃的《滕王閣序》之所以千年傳頌而不朽,主要是其為讀者構筑了一個美的情韻世界。羅宗強、郝世峰主編的《隋唐五代文學史》(上冊)認為:“王勃駢文杰作,主要是序。這些序中,寫宴游贈別之作,往往情思真摯,心胸開闊?!彼麄冞€著重分析了王勃駢文的代表作《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即《滕王閣序》),說“這序在唐人中是以絢麗典重著稱的。絢麗而完全擺脫了六朝駢文的細巧,氣勢奔放;修辭考究而流暢自然。全文結構謹嚴而又時而流動,展開詩一般的境界”。
因私自藏匿、擅殺官奴曹達而獲罪,在獄中候斬的王勃,年紀輕輕卻經(jīng)歷了如此痛苦的人生煎熬,這對于他的打擊是可想而知的。所以,他遇赦后官復舊職,卻棄官而去,至洪州,作《滕王閣序》。由此可知,當時他的情緒是有些低落的,但我們從文中卻看不出他低沉徘徊、舔舐傷口的情緒。面對如此美麗的勝景,作者依然生出豪情,盡管豪情是短暫的,歡樂也是暫時的。才情滿腹的王勃是不可能長久地消沉的,“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才會有“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的豪情滿懷!
二、色彩斑斕之景致美
王勃欲借景抒情,因為他年輕的心承載過多,在這“高朋滿座”的筵席上,不正可以抒懷么?
文章不惜筆墨,濃墨重彩,極寫景物的色彩變化?!帮w閣流丹”中的“流丹”,“層巒聳翠”中的“聳翠”,“青雀黃龍之舳”中的“青雀”“黃龍”無不色彩斑斕,使得文章?lián)u曳生姿。尤其“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一句,不囿于靜止畫面色彩,著力表現(xiàn)山光水色之變化,上句樸素淡雅,下句設色凝重,被后人譽為“寫盡九月之景”之句。
作者寫景還注意了時空的變化。“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視角自上而下?!吧皆瓡纭薄按杉u”“鐘鳴鼎食”“青雀黃龍”,視線由遠而近;同時,作者還寫出了色彩的變化之美,描繪出了一個色彩斑斕、搖曳生姿的夢幻般的動人世界。
同時,作者調動自己的聽覺進行聯(lián)想,用虛實相生的手法,描繪出了一個有聲的世界。實寫虛寫相互協(xié)調,相互映襯,極盡鋪敘寫景之能事。
總之,《滕王閣序》一文的寫景頗具匠心,字字珠璣,句句生輝,使人讀后猶如身臨江南水鄉(xiāng)。
三、句式靈活之節(jié)奏美
文章的句式駢散結合,既有詩的韻律節(jié)奏,又富有散文的氣勢格調。有四七言對偶的,如:“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有七言對仗的,如:“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有四言相對的,如:“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有六四句相對的,如:“屈賈誼于長沙,非無圣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有六言相對的,如:“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有四六言對仗的,如:“孟嘗高潔,空余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等等。當然,文章除了節(jié)奏韻律美以外,還有就是作者信手拈來的典故也增加了文章的厚度,讓人在閱讀之余生出許多遐想,生出許多美的情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