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散文是繼先秦兩漢之后我國散文創(chuàng)作的又一高峰。散文形式,從對仗用典、崇尚聲律的駢文,變?yōu)榻咏谡Z的“古文”,這是唐代散文文體通俗化的革新。而表達的內(nèi)容也較駢文深廣得多,出現(xiàn)了一些旨在寄意喻理和為城市貧民立傳的人物傳記,如韓愈的《馬說》、柳宗元的《種樹郭橐駝傳》。唐代散文主要有駢文、古文兩大類,而古文代表了唐代散文的主要成就。唐代古文,是一種奇句單行、不講聲律對偶的散體文。它已涉及到詩以外的各類文體,如政論、書啟、贈序、雜說、傳記、祭文、墓志、寓言、游記乃至傳奇小說等等。它既繼承了先秦兩漢散文內(nèi)容充實、行文自由、樸實流暢的特點,又提煉于當時的口語,因而其表現(xiàn)力遠較駢文豐富靈活。
永貞至長慶年間,是唐代古文運動的極盛時期。一批文人抱著行道濟世、興利除弊之心積極參與,既有韓愈、柳宗元做領(lǐng)袖,又有劉禹錫、白居易等一批參與者。他們互相切磋,造成聲勢,在理論上也有較明確系統(tǒng)的論述,提出“唯陳言之務(wù)去”“文以載道”等主張,闡發(fā)了文道相輔而行的關(guān)系,宣揚儒學道統(tǒng)、仁政等思想。
閱讀訓練一
試大理評事王君墓志銘(節(jié)選)
韓愈
初,處士將嫁其女,懲曰:“吾以齟齬窮,一女憐之,必嫁官人,不以與凡子?!本ㄍ踹m)曰:“吾求婦氏之久矣,唯此翁可人意,且聞其女賢,不可以失。”即謾謂媒嫗:“吾明經(jīng)及第,且選,即官人。侯翁女幸嫁,若能令翁許我,請進百金為嫗謝。”諾許,白翁。翁曰:“誠官人耶?取文書來!”君計窮吐實。嫗曰:“無苦。翁大人不疑人欺我,得一卷書,粗若告身者,我袖以往,翁見未必取視,幸而聽我?!毙衅渲\。翁望見文書銜袖,果信不疑,曰:“足矣?!?/u>以女與王氏。
【探究練習】
1.對下列黑體文言實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一女憐之 憐:可憐
B.粗若告身者 粗:粗略
C.幸而聽我 幸:希望
D.即謾謂媒嫗 謾:欺騙
2.下列黑體文言虛詞的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處士將嫁其女 其皆出于此乎
B.不以與凡子 彼與彼年相若也
C.且聞其女賢 且壯士不死即已
D.我袖以往 以其無禮于晉
3.下列句子句式與“不以與凡子”相近的一項是()
A.是寡人之過也B.皆以美于徐公
C.句讀之不知 D.具告沛公
4.對該文內(nèi)容的分析和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敘寫騙婚的經(jīng)過極其形象生動,充滿戲劇色彩。
B.侯翁迂直、媒嫗狡猾、王適違俗不羈,躍然紙上。
C.這種寫法,一改墓志銘的傳統(tǒng)寫法,倒不失為對墓志的一大創(chuàng)造。
D.不唯敘墓主事跡,借以發(fā)議論,寓諷刺,表現(xiàn)強烈的愛憎之情。
5.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①侯翁女幸嫁,若能令翁許我,請進百金為嫗謝。
②翁望見文書銜袖,果信不疑,曰:“足矣。”
閱讀訓練二
臨江之麋
柳宗元
臨江之人,畋得麋麑,攜歸畜之。入門,群犬垂涎,揚尾皆來。其人怒,怛之。自是日抱就犬,習示之,使勿動,稍使與之戲。積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為犬良我友,牴觸偃仆益狎。犬畏主人,與之俯仰甚善,然時啖其舌。三年,麋出門,見外犬在道甚眾,走欲與為戲。外犬見而喜且怒,共殺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探究練習】
1.對下列黑體實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畋得麋 畋:打獵
B.其人怒,怛之 怛:恐嚇
C.以為犬良我友 良:真
D.牴觸偃仆益狎 狎:嬉鬧
2.下列黑體虛詞的用法和意義,不相同的一項是()
A.臨江之人 吾非至于子之門
B.其人怒,怛之 君知其難也
C.忘己之麋也 寡人之罪也
D.走欲與為戲 臣請為王言樂
3.下列句中黑體字用法與“自是日抱就犬”的“日”相同的是( )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C.六王畢,四海一
D.時人奇其才
4.對該文內(nèi)容分析和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柳宗元的這篇寓言結(jié)構(gòu)短小而富含哲理意味。
B.寫了一只慣受主人寵愛的小鹿出家門后立即被外面的狗吃掉的故事。
C.家狗一直都想吃麋麑,并非真的對它友好,而麋麑卻沒有看出來。
D.麋麑最后被外面的狗吃掉,這就用血的事實說明:麋麑要與狗友好是行不通的。
5.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①犬畏主人,與之俯仰甚善,然時啖其舌。
②外犬見而喜且怒,共殺食之,狼藉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