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qū)里有個幼兒園,每天我是聽到他們的廣播響了才起床的。
有時路過幼兒園,看到不少家長,其中好多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把孩子送進之后,還站在欄桿外面,看孩子在里面做操嬉戲——這種滋味想必是最幸福的。五六月的太陽有時已經(jīng)火辣辣了,但家長們用手遮著額頭,看得津津有味,似乎那比看奧運冠軍表演更為欣喜。
每每見此情景,我就想起我孩子的若干個第一次——
第一次喊出“爸爸”;
第一次離開幫扶走出三五步;
第一次背出了“床前明月光”;
第一次涂鴉;
第一次從幼兒園拿回一顆五角星……
無數(shù)的第一次,做家長的真是無比的欣喜啊。是的,我也曾經(jīng)站在欄桿外面戀戀不舍,看孩子在里面開心地玩啊跑啊,我擔心他是不是因跑得太快了會跌倒;公開課他在搶著舉手發(fā)言時,我會擔心他是不是不懂就舉手了;我還擔心他第一次去春游時,會不會丟三落四,把小書包都丟了?
無數(shù)次的擔心,其實就是一種牽掛,所謂親情就是這樣一種說不出來的滋味,就是在欄桿外面默默地注視。
默默地,然后你得學會走開,并且還要學會遺忘。
只有你做家長的學會走開,你才能讓他在跌倒的時候抹著眼淚自己爬起來;
只有你學會忘記,你才會在他犯錯的時候不至于暴跳如雷。
有的時候也不是犯錯,比如別人得了5顆五角星,自己的孩子才得了4顆,我們做家長的總是不能釋懷,我們總是盯著他少了的那顆五角星,而忘了他已經(jīng)擁有的4顆。
走開并且忘記,忘記孩子犯的那些小錯誤,但是要永遠記住他們帶給我們的快樂和幸福。有人說,中國的孩子沒有幸福感,我以為那是家長不幸福,也就不能把幸福傳遞給孩子。只有做家長的幸福起來了,我們的孩子才會慢慢找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