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完善遣返司法制度的加拿大,本該是形形色色的外國犯罪分子的致命克星。令人遺憾的是,犯罪分子正利用加拿大號稱世界上最寬松的移民制度,源源不斷地登陸這個“庇護天堂”,擲下重金,為其罪行尋求庇護。
泰國數(shù)度被“戲弄”
為將兩名藏匿于加拿大的逃犯引渡回國,泰國與加拿大斗法逾10年。
邁克爾·克勞斯,被指控于1996年在泰國旅游勝地芭堤亞殺害妻子蘇瓦妮·拉塔納普拉夸后,于當年潛回加拿大;拉克什·薩克森納,被指控侵吞曼谷商業(yè)銀行8800萬美元,于1997年逃到加拿大。兩人都藏身于溫哥華,都重金聘請了著名律師。
加方卻數(shù)度“戲弄”泰方。不列顛哥倫比亞最高法院曾作出裁定,有充分證據可以把這兩名泰方追捕的逃犯引渡給泰國,聯(lián)邦政府司法部長親自簽發(fā)了引渡令,甚至在薩克森納案中,還先后下達過兩次引渡令。但隨著新的法律程序的啟動,剛剛作出的裁定或簽發(fā)的引渡令馬上就變成一紙空文。
比如故意殺人罪嫌疑人克勞斯引渡案,加司法部剛一下達引渡令,克勞斯的律師就上訴至不列顛哥倫比亞法院。這一程序的開始,意味著案件將在沒完沒了的“判決—上訴”圈中打轉,可一直打到加拿大聯(lián)邦最高法院,那將是個足以讓黑頭發(fā)熬成白頭發(fā)的漫長司法訟訴。
加方要泰方作出保證,保證對引渡犯不使用死刑。泰方答復,是否判處死刑是獨立的司法機關的份內事,并不是一件可以在兩國行政機構層面上商談之事,行政部門無權干涉司法活動。但泰方表示,泰國有國王赦免機制,犯罪嫌疑人一旦定罪被判死刑,往往可以得到泰國王赦免,改判為終身監(jiān)禁。而且,泰國已經完成起草廢除死刑的立法草案,正提請立法機關審議。
然而,去年發(fā)生的泰國不流血軍事政變讓加方找到借口。加方表示,所有引渡程序無限期中止,直至加方有關部門完成對泰國國內政局的形勢評估。已經被加方收押入獄的貪官薩克森納遂被釋放,薩克森納案成為加拿大歷史上歷時最長的引渡案,到目前為止,也依然看不到引渡案畫上句號的那一天。
泰國已與26個國家簽訂了引渡條約。泰國認為,加拿大是所有引渡條約締約國中態(tài)度最為傲慢、情緒最為反復無常、辦事最為拖沓的國家。
菲律賓司法體制受詰難
菲律賓對加拿大的“氣”不見得比泰國少。
現(xiàn)居住于加拿大里士滿市的菲律賓人格羅里婭·陳科,被指控伙同其加拿大籍丈夫法思蒂諾一道詐騙菲律賓政府7500萬美元。潛逃至加拿大后,一直未能引渡回國,已經6年了。
而雙手沾滿菲律賓人民鮮血的羅德爾浮·帕西菲加德在加拿大受到優(yōu)待,更是氣壞了菲律賓人民。
羅德爾浮·帕西菲加德除了參與暗殺安蒂克省省長之外,還卷入了多起襲擊支持阿基諾夫人選民的流血事件。羅德爾浮·帕西菲加德被控1項故意殺人罪和4項故意殺人未遂罪。然而,他于1987年非法入境加拿大,尋求政治難民地位。
為了將帕西菲加德繩之以法,菲律賓在1990年與加拿大簽訂了引渡條約。一年后,加拿大履行引渡法規(guī)定的義務,逮捕了帕西菲加德,準備把他遣返給菲律賓。
雖然加拿大行政部門表現(xiàn)出合作的一面,但其司法審判部門卻一開始就沒有給菲律賓好臉色。多倫多法院以被引渡人可能會遭到虐待和未經審判的羈押為由,撤銷了聯(lián)邦司法部長的引渡令。加拿大聯(lián)邦最高法院也駁回了聯(lián)邦司法部長的擱置多倫多法院判決的請求。加方法院拒絕引渡的表面理由是,加方認為被引渡人可能得不到公正審判,因為菲律賓司法體制的腐敗程度令人無法接受,其糟糕透頂?shù)某潭取罢鸷臣幽么竺癖姷牧贾?,侵犯了加拿大《權利與自由憲章》所賦予的權利和自由。
加拿大法院無視菲律賓政府多次作出的給予被引渡人公正審判的莊嚴承諾,放任殺人犯在加拿大境內逍遙法外?,F(xiàn)在,帕西菲加德已經被加方釋放,他又重新向加方申請啟動政治避難程序。
印度旅加富人不受制裁
印度警方說,他們有一大群現(xiàn)居于加拿大的逃犯要引渡回國受審。這些人都有個共同點,都是家底殷實的富人。
印度已經向加拿大數(shù)度請求引渡,并向國際刑警組織備案。加拿大對印度說,你們抓捕加拿大人的法令與我們無關。
依照引渡法“本國國民不引渡”原則,加方本可以有理由拒絕引渡,但其前提是這些犯罪嫌疑人將受到加拿大法律的追訴,因為不引渡原則是建立在加方的法律屬人管轄權優(yōu)先于印度屬地司法管轄權的法律選擇上,本國國民在境外的犯罪猶如本國國民在本國境內犯罪一樣,同樣應受到正義的審判,這才符合引渡法中的“雙重犯罪”原則精神。
然而,加拿大既不與印度充分配合,也不愿啟動自己的法律檢察程序讓犯罪分子得到應有的懲罰,令局外人感到莫明其妙。
美國抨擊加拿大的引渡制
加拿大總是天真地認為,美國人有權得到加拿大的全面保護。特魯多擔任加拿大總理時代,加拿大反對越南戰(zhàn)爭,成千上萬的美國兵逃往加拿大,他們拒絕服從美國政府的命令趕赴越南戰(zhàn)場。這些逃兵未經個別審查就獲得了在加拿大的居留權。伊拉克戰(zhàn)爭爆發(fā)后,到現(xiàn)在為止,雖然加拿大政府支持伊拉克戰(zhàn)爭,仍至少有兩名美國軍人逃到加拿大,向加拿大有關部門遞交了難民申請。
事實上,圍繞涉及引渡或遣返或驅逐出境等請求的一些毒品犯罪或經濟犯罪等問題,美加兩國已經在合作的面紗下逐漸露出沖突與裂隙,加拿大的引渡制度受到了美國的抨擊。
中國也深受
加拿大引渡制度之害
到目前為止,中國并沒有像上述國家一樣通過官方聲明斥責加拿大的遣返制度或表示遺憾。事實上,中國可能是加拿大引渡制度的最大受害者之一。據對有關消息的統(tǒng)計,除眾人皆知的賴昌星和最近媒體廣為報道的前中國銀行哈爾濱分行官員高山等之外,尚有數(shù)十名從國內潛逃至加拿大的貪官。他們卷走了中國數(shù)十億美元的公共財產卻沒有受到應有的法律懲罰。
中國與加拿大沒有簽訂引渡條約,中國立法機構到目前為止才批準了中國與西班牙的引渡協(xié)議,中國與加拿大之間僅訂立了沒有很多實質意義的《中加刑事司法協(xié)議》。中國基本上是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引渡事項,有些事項則是依據《聯(lián)合國反腐公約》及通過國際刑警組織來協(xié)調處理。中國遵照國際上普遍遵守的“死刑不引渡”原則,在發(fā)給加方的外交照會上承諾:“對賴昌星在遣返前所犯的所有罪行,中國有關刑事法庭不會判處死刑?!保ㄈ欢嚥堑纫慌缸锵右扇酥两襁€滯留在加拿大?!究ⅲ?/p>
加拿大不成功的新《引渡法》
加拿大第一部《引渡法》制定于1877年,主要規(guī)范與引渡條約國之間產生的引渡法律問題。通常情況下,一個國家一般在6個月至2年時間內就能完成引渡程序,在加拿大可以拖延幾十年。舊《引渡法》要求引渡請求國要達到嚴格的引渡證據標準,其中包括提交其他與犯罪有關人員的宣誓過的證詞,這一要求是導致拖延的最主要原因。
1999年,加拿大新的《引渡法》生效,規(guī)定只須提交簡易證據,法官可以快速判斷證據的可信度。新法旨在簡化程序,縮短審理時間。
一開始,新法似乎很有效,一大批積案得到快速審理。然而,政治氣候促使最高法院開始偏離法律本意,新法并沒有實現(xiàn)法律改革的目標。因為,聯(lián)邦最高法院的一系列判例都強化了加拿大任何法律糾紛的解決都必須保障加拿大《權利與自由憲章》所賦予的權利的這一基本原則。這樣等于在已經簡化了的《引渡法》上打開了許多缺口。被引渡人只要有錢打得起官司,可以在“申請—行政決定—不服上訴”的圈子里來來回回打得沒完沒了。而最終的結果是,那些發(fā)了不義之財?shù)奶臃競儼掩E款全部花銷在加拿大本土并讓加拿大律師們賺得油光滿面之后,成為窮光蛋時,也就是他們卷起鋪蓋回國受審之際。這樣的法律設計,能說是公正的法律制度嗎?
(摘自《南風窗》原標題為《加拿大:庇護天堂VS司法正義——有多少國家對加拿大“咬牙切齒”》 本刊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