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閱讀了2007年《體育教學》第二期“專題欄目”中關于“學生體質下降問題”的幾篇探討文章。張曉東、張春寶、鄭偉峰等老師的文章從學校教育方面、社會方面、家庭教育方面出發(fā),較為全面和辨證的分析了學生體質下降的原因所在。本人讀后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深受啟發(fā),我也想就學生的體質下降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作為一名長期奮斗在體育工作戰(zhàn)線上,已有18年體育教師經歷的我,深深地知道體育鍛煉對于健康的重要性。健康和事業(yè),“健康是革命的本錢;是0前面的1;沒有了健康就沒有了一切”,這道理誰都懂。可是長期以來學校的體育工作得不到真正的落實,眼見著學生的身體素質一代不如一代,肺功能的肺活量繼續(xù)呈現(xiàn)下降趨勢,超重及肥胖檢出率繼續(xù)呈上升趨勢,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仍然居高不下,天氣稍微一熱,每周的升旗儀式上,國旗升上去了,而我們的學生卻倒下了。真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為什么會是這樣呢?學生體質的下降,誰是罪魁禍首呢?該由誰來買單呢?我覺得除了文章中所分析幾種因素以外,我們的人民政府該負首要責任。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并且還是長期的,源源不斷的。說實在的,國家投入到教育的經費也是逐年增加,可是隨著社會的繁榮與進步,經濟的發(fā)達,對于人受教育要求的提升,目前這樣的投入還遠遠不夠。就我們奉化岳林中心小學來說,雖說是市老牌城鎮(zhèn)小學,可80年代至今,全校32個班級,1600多個學生擁擠在7畝土地上學習、鍛煉。學校沒有操場,沒有球場,沒有幾樣室外體育設施,只有一塊30×50米的天井。每天早上做操全校學生還站不下,更不要說開展全面的體育活動了,我們的學生真是可憐,活脫脫就像關在籠子里的鳥。正因為政府投入的不夠,我們學校才幾十年不變。這叫我們如何開展體育教學、訓練活動?如何保證學生一天1小時的體育鍛煉?國家教育部規(guī)定小學一二年級每周開設體育課4節(jié),三至六年級每周3節(jié),我校每周必須開設108節(jié)體育課,全校專職體育教師只有3個半,3個半體育教師每周能上得了108節(jié)體育課嗎?一塊30×50米的天井容得下每天21、6節(jié)體育課教學嗎?我們3個半的體育教師只能擔任其中的58節(jié)左右體育課教學,其余50多節(jié)體育課只好請其他學科教師兼課了。但體育課程的教學是一門技能課程,具有較強的專業(yè)技術性,并不是每個普通老師都能勝任的??上攵倚sw育課教學的總體質量和效率是如何的。關于體育師資奇缺的現(xiàn)狀,市體育教研員何平爾老師寫過專題調查報告,我校的現(xiàn)象在全市普遍存在。
文中也提到幾十年以來實行的中高考制度給我們體育工作帶來的負面影響,我也深有感觸。目前的高考制度和人才選拔方式,依舊是文化成績排在第一位。雖說也有體育類專業(yè)大學的招生,但能進入體大的畢竟是少數(shù)體育尖子生,絕大多數(shù)學生只能選擇普通大學。雖說素質教育提了好多年,表面搞得紅紅火火,理直氣壯,但一到了考試評價制度面前,就只有繳槍不殺,啞口無聲。現(xiàn)在的社會就是這樣,如果你不是全日制大學畢業(yè),就不會有太好的前程,不會有更好的就業(yè)機會。當前較吃香的企事業(yè)、國家機關單位招工基本上都要求全日制大學畢業(yè)。當前的各級政府對教育工作的考核主要就看升學率如何,重點大學考進幾個,高考狀元有沒有。一旦出個地區(qū)高考狀元,那就上報上臺,披紅掛花,市長接見,重金獎勵。學校的升學率就是一所學校的生命,文化課的教學才是學校教學的核心,體育、藝術等素質教育只不過是為學校點綴門面,涂涂金而已。有了中高考的指揮棒,家長、學校、教師包括孩子們哪有時間和心思“不務正業(yè)”,只有挑燈夜戰(zhàn),躲進教室成一統(tǒng)。
加強學校體育工作,保證每個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這話其實早在幾十年前就提出來了,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學校體育工作條例》中以法律、法規(guī)的形式規(guī)定學校要加強體育教育工作,落實、保證每個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鍛煉時間??墒?,我們真正貫徹、實行這些法律法規(guī)了嗎?那又該有誰來監(jiān)管、落實呢?我認為責任在于我們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我們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說得是要加強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但具體做的實在讓人不敢恭維。教育行政主管的領導們,你們了解各校具體體育工作的開展情況嗎?你們對一所學校的體育工作的考核評估標準是什么?獎罰制度又是怎樣的?作為一線的體育教師,我感到很迷茫。
鄭偉鋒老師從學生的體質持續(xù)下降問題,反思了當今我們體育課程與教學的不足之處。他認為體育課程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身體健康,要重視運動技能教學,要保證一定的運動負荷,要樹立正確的安全觀,要通過學習內驅力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注重學習的實效性。我覺得鄭老師的反思對我們今后的體育教學思路,起到很大的啟迪作用。我們實行體育新課程改革以來,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強調激發(fā)運動興趣,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等教育理念已經深入人心,教學改革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是,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教學中出現(xiàn)的失誤和缺陷。例如,有一些體育課中一味迎合學生學習興趣,忽視對運動技能的教學,對體育課的運動負荷缺乏要求。這樣,在很大程度上導致學生運動量、運動強度的不足,以致新課標實行以來學生體質不升反降。
值得慶幸的是黨和國家領導人已經意識到學生體質下降問題的嚴重性,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還專門召開會議,研究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并由胡錦濤總書記主持會議。會議強調指出了當今和今后一個時期,要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要認真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建立健全學校體育工作機制,充分保證學校體育課和學生體育活動,廣泛開展群眾性青少年體育活動和競賽,加強體育衛(wèi)生設施和師資隊伍建設。但愿這次不是雷聲大雨點小,但愿政府教育部門別玩虛的,能拿出切實可行的政策方案,把學校體育工作落到實處,但愿“陽光體育活動”能成為永久的陽光,普照我們的孩子一輩子,給孩子們一個健康的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