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琳
他是第一個把網絡域名注冊超市概念引入中國的人;他創(chuàng)辦了曾備受IT業(yè)關注的億網傳媒;他推出了中國內地首家免費試用品發(fā)放平臺。
剛被評為2007 年中國最杰出十大新銳站長的徐樂,今年23 歲,卻已經有六七年的商業(yè)生涯,在大學畢業(yè)之前,他就已經獲得了國際頂級風險投資商IDG 的巨額投資,是國內大學在讀就獲得國際風險投資的第一人。他是第一個把網絡域名注冊超市概念引入中國的人;他創(chuàng)辦了曾備受IT 業(yè)關注的億網傳媒;他推出了中國內地首家免費試用品發(fā)放平臺。
初創(chuàng)業(yè)卻遇荊棘
徐樂16 歲就考入清華大學。在讀大學之前從沒接觸過電腦,因此電腦和網絡世界的神奇對徐樂來說充滿了難以抵擋的誘惑。那時候他整日待在機房里,鉆研所接觸到的一切電腦及網絡技術。沒多久,徐樂模仿國外網站的經營模式,竟然折騰出一個自己的網站,而這個以代理網上虛擬概念產品為主的網站,每個月還能賺到一兩千塊錢。
徐樂做網站有了順利的起步之后,他開始面向全國尋找合作伙伴和加盟人。2002 年,他認識了一位名叫小世的上海人,兩人談得很投機,由于徐樂一直在做網上虛擬產品的代理,但是沒有注冊自己的公司,小世提議在上海成立公司,用正規(guī)的公司方式來運作,徐樂很是贊同,這也是他的夢想。小世邀請徐樂到上??疾炝巳?,然后,兩人在一個咖啡館里簽下協(xié)議:每人各投資一部分錢,成立上海世樂網絡有限公司—公司名稱即兩個人的名字中各取一字。
隨后,公司由小世在上海具體運作,徐樂在北京遙控管理,當網絡公司一切都運轉正常之后,小世打來電話,說要做一筆貿易,過程非常復雜,但一切都策劃得很嚴密,幾乎沒有漏洞,徐樂一聽能賺錢,也沖著對小世的信任,從家里要了十幾萬元作為投資,交給小世去做所謂的貿易。剛開始似乎很順利,貿易很賺錢,小世還隔三差五地寄上幾千元的紅利,當時“風光的情景”給徐樂一種錯覺,他已經掙了上百萬了,已經躋身百萬富翁的行列。
回想起這些事情,徐樂后來才知道小世所做的一切都是圈套,目的是讓他放松警惕。2003 年4 月,由于非典,學校停課,徐樂再次飛到了上海,在上海公司里開始策劃自己看好的網上支付系統(tǒng)。當時網上支付方式都是通過銀行賬號進行交易,對于個人而言風險相對比較大,對于網站也很不方便,因為要開通網上支付功能,還需要網站單獨和銀行談合作,簽協(xié)議。而國外有一種更為方便的預存支付方式,這種方式對用戶而言安全,對網站來說也方便。徐樂想反正自己已經有一百多萬的資金,開一個公司好好運作,一定大有前途。于是,他狠下心,既然做就全力以赴,于是辦了休學、尋找合適的辦公地點。
然而等一切準備就緒,就等著貿易公司的一百萬了,這時候徐樂再也找不到小世了,他的手機關機,貿易公司已是人去樓空。徐樂這才意識到,他從一開始就掉進了別人設計好的陷阱。家里的十幾萬投資也全部打了水漂。
再次激情上路
當徐樂意識到受騙時,休學手續(xù)已經辦好了,房子也租到了,他已經沒有了退路。
也許上天眷顧勤奮的人,無意中,徐樂發(fā)現做IDC(服務器租用托管)能夠給公司帶來效益,只要有夠專業(yè)的服務、良好的信譽,自然就有客戶。徐樂是一個善于抓住機會的人,一開始就十分重視自己公司形象的建立,在全國4 個主要城市都開設了當地的服務電話,進入公司網站給人大氣、專業(yè)的印象。2004 年3 月,世樂公司簽約北京聯通并成為其2004 年度IDC 業(yè)務首家代理合作伙伴。2004 年9月,徐樂兩年休學期限已到,他重返清華以完成學業(yè)。后來,在一邊讀書一邊經商的情況下徐樂又做了幾個其他的網站,包括曾備受業(yè)界關注的視頻媒體網站億網傳媒,但IDC 業(yè)務一直是公司最大的利潤來源。
也正是在這段時間,徐樂堅定了做企業(yè)服務的觀念。無論是先前的網上支付還是后來的服務器托管,徐樂一直在做著為企業(yè)服務的工作。
2005 年12 月,徐樂在收看最喜歡的臺灣娛樂節(jié)目“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的時候,其中一期節(jié)目引起了他的關注。這期節(jié)目介紹了臺灣的一個網站,該網站專門為商家搞促銷,讓他們提供一些希望進行推廣的產品,然后發(fā)放在網站上,供已注冊的用戶免費試用,并要求他們在試用后交出一份“用后感”,一來可以讓廠商知道用戶對其產品有什么看法以便改進,二來無形中也做了廣告。而對消費者來說則是能在試過之后明白這東西是否自己真的需要,從而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這則信息雖然混合在娛樂新聞里,卻引起了徐樂的高度關注。他第一時間查閱了類似網站在中國大陸的發(fā)展情況,搜索結果讓徐樂完全放心了:這個領域還沒人涉足??瞻准匆馕吨虣C。第二天,徐樂立即注冊了試用網的網絡域名和其它手續(xù)。接著,他組織一個團隊做“體驗經濟”的調查。徐樂發(fā)現,諾基亞在產品設計時始終不忘考慮人的使用感受,如手機外形曲線是否適合人手的曲線、臉型的曲線這些細微的感受都一一被照顧到。國際知名品牌三星還將傳統(tǒng)的廣告語由 “We can dobetter”變更為“Sense and simplicity”,明顯地將消費者體驗放在首位。
用戶的感受成了商家的風向標。徐樂說眼球經濟已經開始落伍,體驗經濟正當道。商家需要知道用戶的感受,用戶當然不會白白告訴他們。領取可觀的試用品,然后把體驗反饋給商家,不失為一種聰明又簡單的利用體驗創(chuàng)造價值的方法。免費試用品領取網站就能提供這樣一種互動雙贏的模式。
引爆互聯網“試用風潮”
現在徐樂把他的事業(yè)定在了試用網上,徐樂介紹說:“作為一個體驗式的行銷平臺,我想通過網絡來為消費者和商家牽線搭橋?!?/p>
在互聯網世界,一旦做出了產品,推廣和營銷產品的成本基本為零,不用到大街上貼告示,也不用去電視臺“砸”廣告。用戶在不同互聯網產品之間的切換成本也為零,使得互聯網競爭的核心在于產品質量和口碑。在試用網體驗過的用戶們,多少被這種新的模式所吸引,會向自己的朋友圈子推薦。試用網的用戶會越來越多,增長越來越快。
聚合一端的資源,另一端的資源自然就來了,一旦擁有用戶資源,廠商資源就好辦,而如果參與試用網的廠商越多,產品越多,試用的用戶也會上升。試用網建立已經一年半多,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更是引起了不少知名企業(yè)的關注。
產品受認可了,品牌有了,就會有人把錢送上門來支撐他們去做更大的發(fā)展。試用網運營68 天后,徐樂就獲得了國際頂尖風險投資商IDG 的戰(zhàn)略資金?,F在,他正積極和許多風險投資機構接觸,希望能夠較快實現第二輪千萬美元級別資金的引入。
徐樂稱試用網的運營是“三贏”的,一來可以讓廠商知道用戶對其產品有什么看法以便改進,二來無形中也是做了廣告。而對消費者來說則是能在試過之后明白這東西是否自己真的需要,從而避免不必要的浪費。而試用網除了從商家那里收取一定的推廣費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盈利來源:試用網在發(fā)展會員的過程中,可以收集足夠多的用戶資料,并通過這些用戶在試用網上的活動規(guī)律,分析出不同產品受眾的消費習慣,而這些更是商家愿意為之買單的重要數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