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 綁
結婚頭一年,我和老公把“月光精神”發(fā)揮到極致:我們兩個都是獨生子女,從小連面條都沒有煮過,所以我們漂亮的廚房只是用來煮咖啡。平時,我們不是下館子就是去食堂,老公對食物的精細要求,加上我在衣飾方面鋪張,一個月下來,不僅將每月4500塊錢收入花光,還常會產生財政赤字,父母幫我們填了一年的虧空后,終于火了:“結了婚還跟家里伸手,不覺得不好意思呀!”
于是我跟老公商量該從哪兒裁減開支,他怪我買衣服太貴,我怪他吃飯?zhí)速M,老公賭氣說:“你要是燒得出菠蘿飯和番茄龍井蝦,我再不嚷嚷上飯店。”
我很自信地對著老公叫:“你聽好,要是我燒得出這兩樣,你得特批我2000塊錢服裝費?!?/p>
接著,我去買了1個大菠蘿,8個番茄,16只活對蝦,又買了胡蘿卜豌豆春筍等配菜。然后,我先將胡蘿卜切丁,撒在米里煮了小半鍋“雜色飯”,再把菠蘿連皮洗凈,一切兩半,用勺盛出2/3的果肉(可做菠蘿沙拉),然后將雜色飯放進菠蘿殼里,撒上豌豆,最后再澆幾滴橄欖油——菠蘿飯的雛形就做成了。
接下來是番茄龍井蝦。我小心切下番茄的蒂蓋,將用啤酒噴醉的活蝦放入,每個番茄里放兩只蝦和幾片龍井葉,然后將“蓋子”蓋好。
由于怕菠蘿和番茄蒸后走形,在它們入籠之前,我用數碼相機拍下了整個制作過程,出籠時又拍了幾張,好讓老公相信這是我的杰作。
果然,老公吃后一副驚訝相??吹轿掖嬖谙鄼C里的照片后,常泡論壇的他開始鼓勵我將這些“懶人美食”的制作過程掛到網上去,在網上“曬”自己的生活和幸福。
這一曬,把我的好勝心給逗起來了,我的“番茄蝦”一掛上去,不一會就有人掛出“木瓜鮮蝦沙拉”與我打擂;我的“菠蘿飯”也是毀譽參半,有個家伙立刻曬出了“小南瓜飯”,并“詆毀”我說:你的那半舀子菠蘿肯定滴汁水,得裝在盤子里吃,多不方便;我這日本小南瓜又香又甜,端在手里就是一個天生的陶碗,吃完飯把南瓜皮扔掉,連碗也不必洗,誰才是真正的懶人天才?
曬客們互不服氣,熟悉起來一聊天,才知道差不多全是三十左右的主婦,以前沒怎么做過飯的也喜歡在網上“曬一曬”,全都像大牌廚師一樣:選料、切菜、配色、使用稀奇古怪中西合璧的調料,鏡頭前的我們把烹飪當成了舞蹈。
我也是這樣,為了跟人一較高下,依次端出了魷魚意大利面、南瓜蒸鼓油小排、金鉤橄欖菜,還自制了一個鍋蓋大的桃肉果凍,仿佛要申請吉尼斯紀錄。慢慢地,曬友們開始虛心地問我很多問題:怎樣辨別鼓油品質的高下?做果凍的魚膠粉在什么地方買?做雞用的鮮荷葉在哪里可以買到?
有些問題真把我問懵了,比如鼓油、魚露怎么選我也得去問別人,問完了再“現學現賣”。
為了買到性價比最高的鮮荷葉,我甚至讓一個熟悉的菜農從家中帶來放在菜場賣,然后讓我的饞嘴曬友去“捧場”——估計那天,菜場上賣童子雞的商販肯定生意奇好!
“曬”完烹飪,我開始“曬”功夫茶,“曬”磨咖啡、沖咖啡的技藝,“曬”家里的布置、“曬”我滿柜的衣飾——我竟然有11件白襯衫,9件綠T恤,19件刺繡娃娃衫,6條花苞裙。很多新衣服買來后,連標牌都沒剪,我從未穿過它們一次!這下可好,為了“曬衣裳”,它們被一一拍照留檔。那時候我這才知道自己是多么富有,現有的衣服能組合成上百種搭配,穿10年都夠了。
為了讓拍出來的東西更有感覺,我是絞盡腦汁。拍絲麻衣服的時候,我把它們攤放在床上,床上撒滿玫瑰花瓣;拍長裙的時候,我會選一張有表情的老藤椅,讓衣裙懶懶地倚靠著,藤椅下面放上搭配的涼鞋和短靴;拍旗袍的時候,我會把它們放在細藤桌上,旁邊放上奶奶傳下來的針線笸籮,幾塊零碎綢緞在笸籮里盛放如花,還有一整套功夫茶具,在咫尺外散放著氤氳之氣。秋天,我還收集斑斕的落葉與干花,將它們散落在地,上面酣睡著我的芭蕾圓頭鞋或印花帆布包……
在“曬生活”之前,我們這些曬客們活得匆忙、粗糙、得過且過、牢騷滿腹;“曬生活”之后,我們開始注意生活的細節(jié),并且把這些細節(jié)攤開在鏡頭面前,慢慢養(yǎng)成了從容生活快樂生活的習慣……
何謂“曬生活”
“曬客”是2007年網絡流行詞之一,“曬客”譯自英文“SHARE”,就是大家把自己的日常生活、消費經歷、工作感受、心愛之物、情感狀況等等,反正所有生活中的事物能搬則搬,放到網絡上曬曬太陽,與人分享,由人評說。
在“曬生活”大軍中,有相當規(guī)模的女“曬客”,她們曬衣服、曬老公、曬寶寶、曬情感,甚至曬婆媳關系。與真實生活相比,“曬生活”的人可以匿名把自己最真實的東西曬出來。在現代快節(jié)奏的生活里,看了“曬客”的帖子,你會了解一個真實的社會,會知曉他人的苦惱煩悶,也能領悟到自己所擁有的寶貴幸福。
“曬客”的四顆“心”
與大家一起分享快樂,并不會讓快樂減少,反而會讓它成倍增加。但并不是人人都做得了“曬客”,做“曬客”是需要資本的,起碼應具備下面這四種心態(tài):
榮辱不驚的心
每當“曬”出作品后,各種各樣的評論就會滾滾而來,有頂的、有踩的、有夸的、有罵的……被夸獎,當然會讓人沾沾自喜,甚至一不小心變成了網絡紅人——從默默無聞到萬眾矚目,對心理素質要求也很高。比較慘的是曬了東西,卻被別人嘲笑——“這么爛的東西也好意思拿上來?”“你是不是幾年沒吃過飯了?”“長得丑沒關系,出來嚇人就不對了”……大家都不認識,別人才不顧忌你的面子,想說就說。這時就需要一顆堅強的心,別人的嬉笑怒罵都拋在腦后,走自己的路,誰想說誰說去吧。
隨時記錄的心
如果你還是一個為了溫飽而發(fā)愁的人,哪來的基礎去曬?想當“曬客”,最起碼要有一臺數碼相機,一臺電腦,一堆可以“曬”的素材?,F在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裕,我們已經不愁如何生存,愁的是如何享受。對于大多數人而言,“有錢”標準太容易達到了,“有閑”反而是個問題。其實再忙的人,總會吃飯買東西,只要您有心,隨時隨地都能記錄。
永不厭煩的心
當你“曬”出了特別的東西,一定會有人詢問,“這個多少錢,在哪兒買的”,“這么漂亮的地方,怎么去啊”,“這道菜的做法,樓主一定要教教我”。碰到這種情況,曬客必須抱著“誨人不倦”的精神,耐心解答。但如果你自己都沒譜,一不留神弄了個“毀人不倦”,那你可要小心變成大家“追殺”的對象了!
如果你熱心回答每個人的提問,沒準還能借此發(fā)現志同道合的朋友。如果只是在QQ上聊幾句,成為摯友的可能性較低。但通過“曬”,大家都知道了彼此的“底細”,各自有什么愛好變得一目了然。
熱愛生活的心
有些人,窮到只剩下錢;有些人,卻快樂地靠微薄的工資生活。其實是否富裕并不能決定“曬”的精彩程度。不會觀察,就算有座黃金屋,你也不會認為是好東西;時刻懷著一顆積極的心,把每個小細節(jié)都變成快樂因子,才會有更多的“曬”的資本。
(摘自《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