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下冊習作4(人教社新課標版)
電視中曾經(jīng)播放過這樣一則公益廣告:一個五六歲的男孩,用稚嫩的雙手顫巍巍地打來一盆洗腳水要給他的媽媽洗腳。還有一部根據(jù)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講一個窮苦的學(xué)生為了完成學(xué)業(yè),背著患病的父親去上學(xué)。像這樣深深觸動心靈的事,你一定看到、聽到甚至經(jīng)歷過。選一件令你感動、使你難忘的事講給同學(xué)聽。要充滿感情,把事情說清楚,說具體,讓聽的人被你的故事所打動。
在口語交際的基礎(chǔ)上,選一件令你感動的事寫下來。內(nèi)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感情要真實。題目自己定。寫完以后,要認真改一改。
我最感動的事
陳鑫盛
2004年暑假的一天晚上,湖里人民醫(yī)院。
(評:先說時間、地點。)
我躺在病房上,右手扎著輸液細管,頭痛得厲害。看護我的大姨倚著輸液架,靠著床沿睡著了。窗前的星星在無憂無慮地眨著眼睛。
這個暑假,我離開父母,與一個玩伴一起來到廈門,本來想痛痛快快地玩一場,可是卻染上了呼吸道感染,頭痛得不得了,幾乎不能下地。無奈,我父母不在身邊,大姨只好先丟下表哥不管,把我送進了醫(yī)院。
(評:再說在這樣的時間和地點,有什么樣的人,在經(jīng)歷著什么樣的事。說“窗前的星星在無憂無慮地眨著眼睛”,把不是人的東西當作人寫,這叫擬人手法。)
同室的小孩子們都有媽媽照料著,在大人的呵護下睡得很香。我這才感受到父母的重要。爸爸媽媽不在身旁,我仿佛孤單了許多。我多么希望能得到媽媽的照料,可是轉(zhuǎn)念一想,夜深了,爸爸媽媽不會來了,于是,我望著走廊發(fā)呆。
(評:哦,原來事情是這樣發(fā)生的。寫事情一般要把事情發(fā)生的原因告訴讀者。)
不知過了多久,我在昏昏欲睡中似乎看到了兩個熟悉的影子。我搖了搖頭,試圖讓自己清醒。不,那不是我爸爸媽媽,我看錯了,我閉上眼睛想著。再一次睜開眼,那兩個身影近了許多,漸漸的,兩張熟悉的面孔出現(xiàn)了,當我證實了自己不是在做夢時,我高興得差點從床上跳下來,是老爸和老媽!
(評:天天在一起時,不覺得老爸老媽的重要,只有孤單時才想起親愛的老爸老媽。
病得“幾乎不能下地”還能“高興得差點從床上跳下來”嗎?改為這樣更好:“我高興得差點想從床上跳下來”。似夢似真,那種感覺寫得好。)
大姨醒了,見到爸媽他們來了,忙搬凳子。那一刻,我清楚地看到媽媽瘦了,人顯得憔悴極了。爸爸說,媽媽聽說我生病了,茶飯不思,連夜花300元打的來廈門看我。我聽了,一股莫名的激動涌上心頭,我仿佛感覺到了愛的力量。蒙眬中,我透過星云看見,天上的星星都感動了。
(評:好爸好媽,為了孩子,舍得把錢花。好父好母,為了孩子,瘦得皮包骨!“天上的星星都感動了?!庇钟昧藬M人寫法。)
這是令我最感動的事,它會一輩子感化我。當想起這事,一股愛的力量就會涌上心頭。
(評:寫自己的感動,這也就是篇末點題。)
(362000福建省安溪縣實驗小學(xué))
(指導(dǎo)老師林奕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