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晨 思
星期一早上,再平常不過的一天,匆忙起床、洗漱、吃早餐,然后分兵兩路,老公把女兒送到學校,自己開車送兒子去幼兒園。
幼兒園里的氣氛有點反常,許多人圍成圈在談論著什么。我急著去公司上班。卻被年輕的校長助理叫住了。他表情沉重地發(fā)布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消息:一起惡性交通事故在上周五晚上發(fā)生了。學校的印度籍女教師、她兩歲半的兒子及丈夫共進晚餐后.在路口準備過馬路時,被一輛失控的汽車撞上,全家不幸遇難。肇事司機是一名四十多歲的婦女。她在開車時病情發(fā)作,人突然失去了知覺。他說,學校要在7天之內停課一天,舉行追悼儀式。
雖然我并不認識那位年僅26歲的教師和她的兒子,但接下來的一周里,我被籠罩在一個巨大的陰影里,眼前常常浮現著一個揮之不去的畫面,三個生命被飛來的橫禍野蠻吞噬,母親和兒子被無情的汽車拖了100碼遠。
人的肉體是多么不堪一擊,生與死之間竟是一層薄薄的紙,一捅即破。最為悲慘的是他們遠在印度的父母親,女教師的丈夫是家中惟一的后代。真難以想像他們如何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噩耗。老來喪子,豈止是喪子,連同孫子、兒媳,三個鮮活的生命就這樣永遠消失了。4年前兒子去美國工作,老人朝思暮想,盼回家的竟是三具棺木。
追悼會在一個小型教堂舉行。教堂中間擺放著三人全家福的照片,女教師有著甜蜜可人的微笑,兒子幸福地依偎在父母懷中。幾天前,這還是個多么溫馨的小家庭啊。
儀式上,女教師的同事、校長、好友,男方的同事,教堂的主持人,還有女教師在美國惟一的親戚發(fā)表悼詞。他們常常講不到結尾就哽咽著說不下去了。聽著他們的追憶,我的眼淚止不住地流,為他們全家的不幸而流,更為他們雙方年邁的父母而流。世界上為什么會有這樣悲慘的事情發(fā)生?
最后,女校長聲音沙啞地致結束語:“他們三人終于可以回家了,星期四他們的棺木將啟程飛回印度。”
據說,在不到10天的捐款活動中,學校的家長、教師們慷慨解囊,籌集了5萬美金,作為棺木運上飛機的費用。
儀式過后,三個布滿鮮花的棺木被一個一個抬出了,中間是孩子的,乳白色的,抬棺的六七個男子漢都流著淚,其他人全體起立目送著棺木,很多人掩面而泣,一片唏噓。不同種族,不同膚色的人站在一起互相擁抱安慰.大家共有的是紅腫的眼睛與無盡的哀傷。
教堂的馬路對面是一個公墓區(qū)。儀式后,我徒步走過墓區(qū)的門口。公墓區(qū)門是大敞開的,汽車可以開進。無數個白色的墓碑。方隊似的一排排整齊地豎立在那里,有的墓前擺滿了鮮花卡片。我順便看了上面的名字。都是美國人的名字。左邊第一排的一個墓碑上刻著1895-1947,右面的一個刻著1944-1986。
面對眼前林立的墓碑,一種緊迫感襲來。我的墓碑在哪里?別人能記住我什么?將來的一天,我也會進入墓碑的行列,長眠地下,進入不可知的世界。
活得好的人,死才從容。我的耳邊回響著一句話:“活著的每一天都如同生命的第一天,有朝氣活力,也如同是最后一天,滿懷感激.善待他人?!?/p>
(小討厭摘自《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