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字倉頡 等
有錢了,買房了,裝修了,操心了,出汗了,人累了,腿酸了,心煩了,頭大了,動嘴皮子了,用心思了,抹眼淚了,酸甜苦辣全來了,千奇百怪的故事發(fā)生了……
●第一個故事●
想出了一條離間計
小鄭新買了一套房子,想好好裝
修一下。你別以為小鄭多有錢,他可是被銀行每月“按”在地上再“揭”一層皮才買的房子!
不裝修不知道,原來裝修房子竟需要這么多的原材料,平時光看人家屋里風光了,不知道人家辛苦都在墻里。這當兒,小鄭望著剛卸下的堆成小山的兩方沙子,有點傻眼:將近3噸重,怎么弄到5樓上去?
就在這時,“叮鈴鈴……”來了一個十多人組成的車隊,看他們的打扮,像是附近郊區(qū)的農(nóng)民,這些人就是“背樓”的,也就是幫戶主把裝修材料弄上樓去的,居民們稱他們是“飛虎隊”。為首的一個被人稱作“胡總”,他和小鄭討價還價,說是搬這些沙子要150元,他說:“嘿嘿,小兄弟,6000斤啊!你這又是5樓,每斤每層才收你5厘錢!”
小鄭被他弄糊涂了:買這些沙子才花140元,搬運費怎么也不能比買價還高呀!最后好說歹說,小鄭付了140元。
講好了價錢,“胡總”指揮那幫人搬了起來,一眨眼,兩方沙子像長了腿一樣飛上了樓。
“飛虎隊”干完了活,拿了錢走了,這時,小鄭的手機響了,是同事打來的,幾個同事和小鄭一起買的房,經(jīng)?;ハ鄠鬟f信息,同事在電話里說:“‘背樓了沒有?哦,你給了多少?140元?你呀,太實心眼了,人家兩方沙子只給100元!”
小鄭后悔不迭,他想啊想,終于想出了一條計謀:這支“背樓”隊伍里有個姓趙的,說話有點娘娘腔,人稱“假娘們兒”。小鄭的計劃是:使離間計,瓦解這支“背樓”團隊!
這天,水泥商要送來一車水泥,事先,小鄭特意囑咐水泥商天黑后送貨,然后,趁“胡總”不在,小鄭悄悄找到“假娘們兒”,拉到一邊過話兒。小鄭遞上一支煙,替他點著了,說:“趙哥,傍黑要來一車水泥,‘胡總不在,你能當個家不?”
“假娘們兒”眼一瞟,說:“喲,這話兒說的,咋當不了家?你以為他是頭兒?。科?誰也沒選他!”就這樣,兩人一拍即合,密謀停當。天黑以后,一輛載著水泥的車悄悄停到了樓下,“假娘們兒”帶著一個民工神不知鬼不覺地把這檔活干了,小鄭遞上了一晚上的勞動所得:每人20元。
第二天上午,這“離間計”的成效就立竿見影了:每次來料,樓下就聚集成兩幫人馬,一幫以“胡總”為首,一幫由“假娘們兒”率領,小鄭在中間主持召開“競標會”——誰出的價低讓誰背,這樣一來,總有一幫人馬灰溜溜地離去,鷸蚌相爭,獲得實惠的是小鄭。
裝修結(jié)束,小鄭和幾個同時買房的哥們兒在一起吃飯慶??⒐ぁOg,小鄭得意地向眾人炫耀他的離間計,不料大伙兒交流時一對賬,天哪,別人的“背樓”費用竟然都比小鄭的便宜!其實,“假娘們兒”和胡總“競標”時一唱一和,那是在演戲給小鄭看,表面上看價是往低處走,其實價早就抬高了。小鄭恨不得一下子鉆地板縫里去,郁悶極了。
這天,小鄭準備搬家了,搬家公司的車子還沒到,突然來了一隊三輪車,為首的就是那個“胡總”,他笑吟吟地對小鄭說:“鄭師傅,今天我們兄弟是來給你幫忙的,一是恭賀你喬遷之喜,二嘛……嘿嘿,我們好像還欠你點背樓費啊,呵呵……”
●第二個故事●
好一個有才的張經(jīng)理
郭女士的丈夫是個局長,最近,郭女士把鄉(xiāng)下單身一人的父親接進了城,一家房地產(chǎn)開發(fā)公司的老總史經(jīng)理知道這事后,當即提供了一套三室二廳的公寓房給郭老漢住。房是新房,尚未裝修,史經(jīng)理又馬上找了一家裝修公司,他對那公司的負責人說:“用最高的標準,最好的材料,最好的工人。我先給你預付一半款,裝修好后,如果郭大爺他老人家住著滿意,我還有獎金?!必撠熑诉B連點頭,要史經(jīng)理放心。
誰知消息不知被誰走漏了,一些人不愿意了,包括趙經(jīng)理、錢經(jīng)理、寧鎮(zhèn)長、顧?quán)l(xiāng)長、林區(qū)長、秦主任等,或親自登門,或打來電話,都表達了強烈的不滿,都表達了同樣的意思:“郭姐,反正你得給我勻出一間、兩間的讓我裝修,不然我就呆在你家不走了!”郭女士沒辦法,只好想了個折中的法子,大家這才皆大歡喜。
這天中午,郭女士下班回家,見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站在院門口等,這人她認識,是興達公司的張經(jīng)理,張經(jīng)理一見郭女士立刻嚷開了:“郭姐呀郭姐,你太不像話了!老爺子裝修新房,你為什么不吱一聲?拿我們興達公司當外人是不是?我們杜總?cè)⒓訌V交會了,昨晚,他從廣州打來長途電話,把我大罵了一通,他下軍令狀了——如果老爺子新房裝修我們出不上力,我這個經(jīng)理就不用干了,所以,你無論如何也得讓我們出錢裝修一下?!?/p>
郭女士是真為難了,說:“張經(jīng)理,實在是沒地方了,你要不信,咱們一塊兒去新房那看看……”于是,張經(jīng)理開車拉著郭女士,來到新房。這房子也就100個平方,卻擠著20多個干活的,電鋸聲、電鉆聲、敲打聲,亂成一片。郭女士領著張經(jīng)理,一邊看一邊介紹:“這大客廳,是趙經(jīng)理找的人在干;小客廳,是錢經(jīng)理找的人在干;大臥室,是寧鎮(zhèn)長找的人在干……”最后來到衛(wèi)生間,郭女士說:“你知道開發(fā)區(qū)的秦主任吧?他只撈到了一個衛(wèi)生間,這里,是他找的人在干?!?/p>
張經(jīng)理見這房子實在沒啥地方可以供人裝修了,只好垂頭喪氣地送郭女士回家,但他仍不死心,還賴在郭家磨蹭著。正在這時,樓上傳來了郭老爺子的咳嗽聲,郭女士突然靈機一動,說:“對了!我娘死得早,我爹在鄉(xiāng)下苦了一輩子,哪也沒去玩過。我們兩口子忙,一直想陪老爺子出去玩玩,也騰不出工夫。張經(jīng)理要是方便的話,找個人陪我爹四處轉(zhuǎn)轉(zhuǎn)?”
張經(jīng)理一聽,大喜過望:“方便!方便!他愿去哪玩,我親自全程陪同!”說著,張經(jīng)理就要帶郭老爺子走,郭女士要給老爺子拿換洗衣服,張經(jīng)理嚷道:“不用了,我給老爺子里里外外買新的!”就這樣,張經(jīng)理當天就陪著郭老爺子出門旅游去了。
二十多天后,新房裝修好了,張經(jīng)理也帶著郭老爺子旅游回來了。郭女士一看,不對呀,怎么多了一個徐娘半老、風韻猶存的女人?怎么回事?郭老爺子吞吞吐吐地向女兒道出了來由:
郭老爺子村里有個賣豆腐的女人,年輕時得了個綽號叫“豆腐西施”。前幾年,她男人當包工頭發(fā)了財,不要她了,和她離了婚,一雙成年的兒女也跟著爹進了城,家里只剩下她一人,仍然賣她的豆腐。郭老爺子常去買豆腐,一來二去,兩人有了好感,談起了“黃昏戀”。前不久郭老爺子進城,那女人哭了一宿,還真有點生離死別的樣子。這次,郭老爺子出來旅游,張經(jīng)理心細如發(fā),從老爺子的口中打探到了這事,于是,他立即更改行程,去了郭老爺子的老家,給兩人辦理了結(jié)婚證,把“豆腐西施”一塊帶回來了。此外,郭老爺子說城里污染嚴重,恐怕住不慣,張經(jīng)理就在當?shù)卣伊思已b修公司,把老爺子鄉(xiāng)下的老屋裝修一新,說:“老爺子,您和老伴,城里鄉(xiāng)下,愿住哪就住哪,缺什么,有什么事,只管開口!”當然,名片他是早給老爺子了。
郭女士是個孝女,見鰥居多年的父親老來有伴,她打心眼里替父親高興。原打算雇個老阿姨服侍父親,這下也不用了,自己能少操多少心啊!另外,父親在鄉(xiāng)下呆慣了,進城后一直嚷嚷不舒服,空氣刺鼻子,水也不好喝,想回去,現(xiàn)在鄉(xiāng)下老屋也被張經(jīng)理裝修一新了,老兩口回去住她也放心了。
一周后,郭女士在飯店擺喜宴,為父親舉辦了婚禮,她那位當局長的丈夫也出席了。興達公司的杜總向局長敬酒時,郭女士樂不可支,直夸張經(jīng)理會辦事。杜總敬酒回來后,笑瞇瞇地拍了拍張經(jīng)理的肩膀,說道:“你小子,太有才了!”
張經(jīng)理確實有才,但他的“才”用在歪門邪道上了,他后來和郭女士的丈夫——也就是那個局長越挨越近,生意也越做越大,最后違法亂紀,被判了重刑,當然,那是后話了……
●第三個故事●
這里的裝修靜悄悄
小民買房已經(jīng)兩年了,因為裝修要花一大筆錢,手頭緊,所以一直是個毛坯房,可最近要結(jié)婚了,不裝修不行,但裝修起來卻有個大難題:這里的住戶都已經(jīng)入住兩年了,現(xiàn)在他單獨裝修,不把人吵死才怪呢;而且,樓下還住著顧大爺和他的老伴,顧大爺有心臟病,聽不得噪音,他自己家裝修那陣子,就和老伴躲到了鄉(xiāng)下,可現(xiàn)在沒法躲了,去年他中風偏癱躺在了床上,一直到現(xiàn)在還起不來,吃喝拉撒全靠老伴伺候。
小民正在為這事為難,顧大爺?shù)睦习閰s找上門來了,大娘說:“小民,你只管裝修吧,自從老頭中風后,不知怎么回事,他的耳朵也聾了,噪音再大,他都聽不見?!?/p>
小民一聽,心里踏實了,但他怕影響其他戶主,還是再三叮囑裝修工:聲音盡量輕些,午休和晚上絕對不能干發(fā)出噪音的活兒,鄰居們都很感動,他們沒想到這里的裝修居然是靜悄悄的。
這種靜悄悄的裝修畢竟影響了進度,眼看結(jié)婚的日子快到了,可工程只完成了三分之一,小民急呀,鄰居們知道這事后,都不好意思起來,便一起找到小民,說:“你別顧忌太多,讓裝修的抓緊干吧,別到結(jié)婚時房子還沒完工呀!”小民聽了這話,感動得眼窩濕漉漉的,他點點頭,說:“好吧,我聽大伙的?!?/p>
第二天,裝修隊就開始放手干了,噪音一天到晚響個不停,鄰居們聽著這噪音,不但心里不煩,反倒松了一口氣,大家都盼著吃小民的喜糖呢!
可就在裝修快要完工的前一天,突然出事了,當時還沒下班,小民不在,裝修的工人正在房里干活,突然門外傳來敲門聲,開門一看,是樓下的大娘,大娘對工人說:“我家老頭子快不行了,幫我送醫(yī)院吧……”工人們立即撥打120,將顧大爺送進了醫(yī)院,經(jīng)搶救終于脫離了危險。
小民聽到消息后馬上趕到了醫(yī)院,顧大爺剛剛蘇醒,見小民來了,不好意思地笑笑,說:“小民,大爺嚇著你了。”小民趕緊說道:“大爺,您別說話,好好休息。”大爺說:“我沒事,這種病喘過氣來就好了,你快去忙裝修的事吧?!?/p>
小民聽了大爺?shù)脑挘坪跸肫鹆耸裁?,猛然一驚,忙問大娘:“大娘,您不是說大爺聾了嗎?”大娘這才道出了實情:“小民,你大爺沒聾,他是怕耽誤你裝修,才這么騙你的?!?/p>
小民一下愣住了:“您是說這些日子里,大爺一直忍受著我家的噪音?”大娘說:“不,要這樣他早就沒命了,他特意讓我買了一對耳塞,天天塞在耳朵里,可就在今天,女兒打來電話,非要和他說話,結(jié)果他一摘下耳塞,就聽見樓頂發(fā)出一陣電鉆聲,他一下就昏倒了……”
小民聽完,眼淚涌了出來……
●第四個故事●
墻洞里的秘密
王二小在城里打了幾年工,手里有了一些積蓄,就找到二手房交易公司,購買了一套二室一廳的舊房。
王二小從交易公司拿了房子鑰匙后,首先請人設計了裝修方案,接著便開始做一些裝修前的粗活:敲掉地磚,拆除隔墻。為了省錢,這些粗活他自己做,只請了一個鄉(xiāng)下的泥瓦匠幫忙。晚上,王二小回鄉(xiāng)下老家去拿東西,給他幫忙的那個泥瓦匠一個人住在那房子里。第二天早晨,王二小從鄉(xiāng)下回到城里,打開房子一看,我的天哪,給他幫忙的泥瓦匠倒在血泊之中,死了!
房子才開始裝修,就死人了,出這樣的大事,把王二小嚇得魂飛魄散,他趕緊打電話報了案。
只片刻工夫,警察就來到了現(xiàn)場。經(jīng)勘察,死者是被人用刀子捅死的,死亡時間大約在夜里十二點以后。是誰殺了一個身無分文的泥瓦匠呢?警察忙活了好幾天,一無所獲。
王二小在得到警方允許后繼續(xù)裝修他的房子,這一天,他在拆除一處隔墻時意外發(fā)現(xiàn)墻壁里有一個暗洞,用手一摸,里面空的。一個普通的住房,在墻壁里弄個暗洞做什么呢?王二小有些不解,就把這個發(fā)現(xiàn)告訴了警察。
一個月后,王二小的房子裝修好了,就在這個時候,警察上門來了,警察一進門就笑吟吟地說:“謝謝你,王二小同志,你為我們提供了線索,讓我們破了大案,你可以獲得五萬元的獎金。”
王二小一聽,驚呆了。
原來,王二小把發(fā)現(xiàn)暗洞的事告訴警察后,警方立即進行了調(diào)查,很快得知這房子的舊主是市博物館一名叫劉三的職工,現(xiàn)已遷往深圳居住,他在那里花兩百多萬元買了一套高檔住房。一個普通職工怎么會那么有錢呢?于是警察對他進行了偵查,事情很快就水落石出了:三年前,市博物館有兩件價值連城的國寶被盜,當時公安局懸賞五萬元作為提供線索的獎金,可是三年過去,沒有任何線索。這次王二小裝修房子,泥瓦匠被殺害,而舊房又是博物館職工住過的,墻壁里又有暗洞,警方覺得疑點很大。
于是,警察到深圳找到了劉三,幾經(jīng)審訊,劉三供認了:三年前,劉三神不知鬼不覺地偷盜了博物館的兩件國寶,得手后,他把其中一件以五百萬元的價格賣給了文物販子,另一件因沒找到合適的買家,只好在住宅的墻壁里開了一個暗洞,把東西藏了起來。劉三在盜竊國寶后想金蟬脫殼,便以身體不好為由,辭了博物館的工作,舉家遷徙,遠走深圳。在去深圳的前夜,他把那件珍寶從墻洞里拿了出來,和其他貴重物品一起裝進了一只箱子里,可到深圳后,打開箱子一看,什么物品都在,唯獨那件寶物不見了。原來劉三自從盜取國寶以后,因惶恐而患了夢游癥,在去深圳的前夜夢游時,又把寶物從箱子里拿出來放回了墻洞里。
劉三沒辦法,只好偷偷從深圳返回,趁夜深人靜時打開房門去墻洞里取寶物,不料突然聽到身后有人,劉三沒想到屋里會住著裝修的人,為防止露出馬腳,他毫不猶豫地一刀捅了那個泥瓦匠……
不久,王二小從鄉(xiāng)下搬進了城里的新房。在搬家時,王二小去了那個泥瓦匠的墳頭,跪下磕了三個頭,然后又去了泥瓦匠家,悄悄地把公安局獎給他的五萬元獎金放在泥瓦匠爹娘的炕頭上……
“想出了一條離間計”作者:無字倉頡;“好一個有才的張經(jīng)理”作者:老三;“這里的裝修靜悄悄”作者:王國玫;“墻洞里的秘密”作者:鄧耀華。
(題圖、插圖:劉斌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