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中旬,美國教育部長斯佩林斯和助理國務卿鮑威爾率領美國高校校長代表團來到北京進行訪問,兩國教育部簽署了《關于進一步擴大教育合作與交流的諒解備忘錄》。雙方就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和合作科研、語言教學、中小學教育交流以及定期教育磋商等達成廣泛一致。備忘錄的簽署標志著中美教育合作進入了一個新時期。
11月17日,助理國務卿鮑威爾與美國著名大學校長一行來到位于北京京廣中心的美國教育交流中心,參加了與上海大學校長共同進行的電視電話交流座談會。北京一方會議由鮑威爾女士與美國駐華大使館新聞文化參贊共同主持。上海方與會成員則是來自于上海交通大學、華東理工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名校的校長們。
會議以鮑威爾女士的講演開始。在講演中,鮑威爾女士多次強調了此次代表團來華的重要意義。美國大學校長代表團訪華是首次由美國國務院與美國教育部共同牽頭,體現了美國政府及教育領域對此次訪問的極大重視。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全球一體化發(fā)展更加迅速,世界各國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對多元化人才,多語言人才的需求持續(xù)增長,這也對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在的大學生不僅要具備優(yōu)秀的工作技能,更應該對其他國家的語言,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才能在本國的經濟發(fā)展,國家安全等方面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因此,國際教育合作、尤其是國際高等教育的合作將在世界多元化發(fā)展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
經濟全球化的同時也為教育界帶來了無限商機,隨著世界各國的交往越發(fā)頻繁,相互派遣留學生出國學習已經成為推動經濟發(fā)展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美國國務院負責領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莫拉·哈蒂曾發(fā)表署名文章表示,美國國務院為能夠幫助外國留學生實現赴美留學的愿望而自豪。在2006財年,美國國務院向外國學者、在職學生和準備赴美從事學習和研究的訪問學者發(fā)放了前所未有的590,000個簽證。這個數字比去年提高了14%,比2001財年的歷史最好紀錄提高了5%。她在文章中表示,外國學生每年為美國經濟所做的貢獻約為130億美元。作為學術及科研的一部分,他們的工作激發(fā)創(chuàng)新并促進知識經濟的發(fā)展。尤為重要的是,人與人的交流能留下持久而積極的印象。這遠比媒體報道更能準確地塑造美國和美國人民的國際形象。對美國最好的宣傳就是美國自身,沒有比生活、學習和工作在美國的方式來了解美國的了。
中國作為巨大的教育市場,蘊藏的商業(yè)價值是無法計算的,這也是此次美國大學校長代表團來中國進行宣傳推廣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們希望能通過這次來訪,讓更多的中國高校,中國學生了解美國的教育情況,吸引更多的中國優(yōu)秀學生留學美國。鮑威爾女士也為這次宣傳推廣做了十分貼切的比喻“告訴意味著忘記、展示加深記憶,宣傳推廣才能讓人了解”。
全美共有4000所公立、私立高等教育機構,它們吸收了大量的國際人才。截止到今年,在美的中國留學生人數已經達到62000多人,中國留學生已經成為美國主要的國際學生來源之一。由于9·11事件影響,留美學生的比例在四年中減少了3%。其中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是獲得美國簽證相對以往變得更加困難。在這次電視電話會議上,助理國務卿鮑威爾女士專門就這一問題做了解釋。美國國務院及政府的各個部門正在協(xié)調簽證問題,爭取在簽證的發(fā)放上做到更加方便、快捷、透明。事實上近兩年美國留學簽證的發(fā)放比例已經提高了很多,過去一年中,美國政府向國際留學生、交換留學生發(fā)放簽證的數量上漲了15%,而且97%的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即可拿到簽證。鮑威爾女士介紹,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專門在北京開設了留學辦公室,為廣大的留美學生以及來中國學習的美國留學生提供咨詢服務。
在鮑威爾女士的發(fā)言之后,美國大學代表團的兩位校長作為代表發(fā)言,介紹了各自大學的情況,以及美國大學希望吸引更多優(yōu)秀大學生到美國去學習的愿望。同時,美國大學校長們也表示愿意與國內眾多優(yōu)秀大學進行合作,在不同的領域進行項目研究,并派遣美國學生來華進行交流。
之后,上海大學校長代表也進行了簡單發(fā)言。華東師范大學的副校長介紹了本校與美國高等學校的合作情況,為了吸引更多的留學生,學校一直在努力優(yōu)化教學的軟硬條件。據統(tǒng)計,2006年華東師范大學的外國留學生人數已由原來的1000人增加到2000人。華東理工大學的馬玉立副校長也介紹了本校情況。她說,華東理工大學是一所擁有百年歷史的高校,在理工科,包括科學研究、物理、工程技術、農業(yè)科學等方面獨具特色,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化學研究領域。華東理工大學不僅硬件條件出色,其師資力量也極其雄厚,相信華東理工大學會是國際優(yōu)秀留學生的極佳選擇。
會議的最后一部分是雙方校長自由交流時間。上海各大學的代表也提出了一些自己所關心的問題,其中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如何做好國際間高等教育交流,以及中國的大學如何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爭取進入世界優(yōu)秀學府的行列兩方面。美國校長代表團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校長,威廉·布魯迪先生與其他幾位校長強調,要做好國際高等教育合作,首先要認識到國際合作的重要性,其次要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和發(fā)展空間,才能吸引更多的留學生。關于更多的中國大學如何進入世界名牌大學行列。美國的優(yōu)秀大學校長紛紛表示不應該拘泥于某些片面的排名看待大學的教學水平。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地區(qū),對于教育是否成功,是否優(yōu)秀都有著不同的標準,關鍵在于大學培養(yǎng)的人才是否適應當今全球一體化不斷加快的時代背景,以及畢業(yè)生是否能融入社會,體現價值,創(chuàng)造價值。
就在中美大學校長對話的同時,美國教育部長斯佩林斯在北京師范大學發(fā)表《二十一世紀高等教育的重要性》的演講,她說;“教育開啟了機會之門,為美好生活和光輝未來奠定基礎,成為人與人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強大紐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