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標志演繹成為經(jīng)典
在每一屆的奧運會中,都會出現(xiàn)一些“特殊的狀況”,這些狀況有些是緣于人為的設計,但更多的是歷史和世界上的趨勢所致。這些“狀況”在那些奧運會過后長時間為人們所津津樂道,而漸漸地成為了那屆奧運會的標志。
這些標志不一定是每屆奧運會的會標,也不一定是奧運會的口號,甚至每屆奧運會的標志通常都大相徑庭,這才使得每一屆奧運會都有自己獨特的印記,而讓這項活動變得多姿多彩。例如,人們現(xiàn)在可能已經(jīng)記不得1992年巴塞羅那的三色會徽,也記不得巴塞羅那的蒙錐克體育場,但是人們不會忘記那年的夢之隊,不會忘記喬丹和魔術師帶給全世界的震撼。這就是那屆奧運會的標志。
奧運會所帶來的流行風潮大多超不過4年,無論是早年德國奧運會中的軍裝運動服,還是洛杉磯奧運會中的商業(yè)化運營,甚至一個個奧運冠軍的經(jīng)典造型,都會慢慢隨著時間而淹沒,隨著下一屆奧運會的召開而變成歷史。但是那些奧運會的標志將像那屆奧運會舉行的年份一樣變成一種經(jīng)典而被人們廣泛地記住,并為后世的人們演繹出更多的故事和內涵。
奧運場館成為永恒的地標
從第一屆奧運會開始,一直到將近第二十屆奧運會中,由于參與的國家相對很少,再加上沒有完整的比賽記錄,所以現(xiàn)在的人們對那些奧運的記憶少得可憐。人們只能通過去奧運舉辦國參觀那些奧運的場館來追憶曾經(jīng)在那里舉行過的感人的記憶,以至于很多屆奧運會的標志都是當時奧運會的場館,其中有幾屆的奧運標志尤為值得追憶。
1896年4月6日,希臘國王喬治一世莊嚴宣布:第一屆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東道主之所以將開幕式選在這一天,是為了紀念希臘反抗土耳其統(tǒng)治起義75周年,同時在這一天登上歷史舞臺的還有雅典的大理石體育場,它是在雅典古運動場的廢墟上重建而成的,風格十分類似羅馬的角斗場。當年踏上這座體育館的有澳大利亞、保加利亞、奧地利、英國、德國等共有13個國家。據(jù)記載,國際奧委會曾向我清政府發(fā)了邀請,但當時的清王朝不知奧運會為何物,未予理睬。所以在這座體育館中至今懸掛著13面旗幟,而那13面旗幟也就成為了那屆奧運會的標志。
而關于奧運場館最曲折的故事發(fā)生在第四屆奧運會。那屆奧運會原本是由羅馬取得主辦權。羅馬是與意大利另一城市米蘭、德國的柏林及英國的倫敦競爭之下,經(jīng)國際奧委會投票決定后獲得主辦權。但是就在1906年希臘舉辦非正式奧運會期間,意大利的維蘇威火山爆發(fā),對意大利造成極大的經(jīng)濟傷害。意大利向國際奧委會表示,因財政困難,無力興建比賽場館,宣布放棄主辦第四屆奧運會。在剩下兩年時間的情況下,國際奧委會只有求助倫敦,經(jīng)過評估之后,倫敦答應讓奧運會如期在1908年舉行,并隨即成立籌備委員會,興建白城體育場。這座體育場在10個月之內興建完成,不花政府一毛錢,主要是來自英法聯(lián)合舉辦的博覽會經(jīng)費,位置就在博覽會會址旁邊。這種體育場在歷屆奧運會中是唯一的,也是非常特別的一座。
奧運歷史上最美麗安寧的運動場是第七屆奧運會的主場館貝紹特田園運動場。當時由于剛剛經(jīng)歷了世界大戰(zhàn),因此本屆奧運會的開幕式不同尋常。在8月14日運動會開幕的當天上午,由比利時大主教在安特衛(wèi)普市中心的教堂舉行彌撒,以悼念大戰(zhàn)中喪生的奧運名將,下午才在安特衛(wèi)普運動場內舉行了正式的開幕儀式。比利時國王阿爾伯特陛下宣布開幕后,大會第一次升起了由顧拜旦1913年設計的奧林匹克會旗;隨后,一群象征和平的鴿子騰空而起,在場地上空盤旋飛翔,這也是奧運史上第一批和平鴿。此外,為了悼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陣亡的協(xié)約國將士,在運動場上第一次點燃了象征勝利和光明的火焰。與后來的奧林匹克圣火不同的是,火種不是取自奧林匹亞,也未進行火炬?zhèn)鬟f。而貝紹特田園運動場為了宣傳和平的理念,仿照田園而做,這個運動會就仿佛開在一個農(nóng)莊里,讓剛剛經(jīng)歷戰(zhàn)爭的人們感到一絲安慰,在隨后幾年里,這種農(nóng)莊式的建筑成為了世界上非常流行的建筑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