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看看,見見群眾”
1958年10月22日下午,深秋時節(jié)的塞上小城敦煌已是秋風蕭瑟,寒氣襲人。
一輛普通的綠色軍用吉普車,停在了敦煌縣委大門前的馬路邊上。一位身材魁偉、表情嚴峻的老人從車上下來,后面跟著兩位穿軍裝的人和一位夾著文件包的年輕人。3天前敦煌縣委已接到省里電活:22日彭德懷副總理要來敦煌。
縣里的干部聽到這個消息都萬分激動,但因為省里在電話中還傳達了彭總的意見,不要驚動群眾,不要搞什么歡迎儀式,一切從簡,所以早已聞聽彭總雷厲風行、耿直樸實作風的敦煌縣干部沒有把這個喜訊過多宣傳。這些天縣委書記在省城蘭州開會,臨時負責縣委工作的副書記劉孟晉立即認真安排了接待、匯報和保衛(wèi)工作。幾位縣里的主要干部一大早便站在縣委門口的大榆樹下等候彭總的到來。
從車上下來的老人正是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國防部長的彭德懷元帥,陪同的有蘭州軍區(qū)司令員張達志和彭總的秘書、司機。這時候彭總已和張達志司令員穿過了馬路,和過往的群眾打招呼說起了話。劉孟晉剛好去了趟不遠處的縣招待所,走出來看到了吉普車,再一看那4位和群眾說話的人,其中一位很像是自己曾在圖片中看到的彭德懷元帥,另一位穿軍裝的像自己在蘭州開會時見過的軍區(qū)司令員張達志,便趕忙朝前跑。劉孟晉一邊趕路一邊暗想:這下糟了,非挨批評不可!悔恨自己真不該離開歡迎的地方。他跑過去先見到的是張司令員,連忙作了自我介紹,張達志司令員把他介紹給了彭總。
彭總問:“你是敦煌縣委的嗎?”劉孟晉滿臉通紅,有點口吃地說:“是的……我是縣委副書記,名……叫劉孟晉,我本來在這里等候您,因為有事去了趟縣招待所,真對不起,有失禮之處,請首長原諒!”彭總和藹地笑著說:“沒啥子關系,都是自己人,等了又有啥子關系,我也沒有通知你們準確的時間,初來敦煌,我們想到處看看,見見群眾。”
彭總平易近人的語氣立即消除了劉孟晉的緊張和不安。然后他想:彭總這樣大的官,一定不會來一輛車,便問張司令員:“其他車還沒到?”彭總又笑著替張司令員說:“就我們4個人,再沒有車了?!币晃稽h和軍隊的重要領導人,來敦煌只有一輛車和一個陪同,這讓在場的敦煌縣干部大出所料。
劉孟晉連忙引著彭總向縣招待所走,并說:“我們縣委的黃書記到省上開會去了,我在家主持工作。敦煌接待條件太差,只有一個縣招待所,有十幾間平房,設備簡陋,又沒有固定接待人員,確實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還請首長原諒!”彭總說:“孟晉同志不要客氣,這些情況我們是會想到的,現(xiàn)在比戰(zhàn)爭時期不知好多少倍,有吃有住就行。你要搞特殊,我還要批評你?!?/p>
彭總一邊走一邊拿著自己在路邊撿到的棉花對劉孟晉說:“我們在離敦煌縣城不遠的路上看到了丟失的棉花,順手就撿了起來,農(nóng)民種棉花從種到收要投入很多勞動,流不少汗水,丟失了真可惜??h委、縣政府要做這個工作,教育群眾愛惜自己的勞動果實,哪怕是一點也要收回來,一點都不能浪費?!眲⒚蠒x說:“彭總說得很對,我們這方面工作沒做好,彭總指出來,這對我們是一個深刻的教育,我們決心抓好這項工作。”
“大家吃什么,我就吃什么”
到了招待所,安排好了住宿,大家這才仔細觀察了彭總的穿戴:他身穿一件已經(jīng)脫了絨毛的、很陳舊的黃呢大衣,估計這件大衣他至少已穿了20年;里面穿著的也是很舊的黑色毛呢中山服;戴的帽子取下來后不成帽形,帽扇是軟的;腳上穿一雙布鞋。
彭總坐在招待所里和劉孟晉聊起了天。彭總問:“這地方為什么叫‘敦煌’?”劉孟晉說:“東漢的應劭說‘敦,大也;煌,盛也’!也有人說敦煌建郡前是少數(shù)民族起的名?!迸砜倖枺骸澳銈冇袥]有敦煌歷史的書籍資料?”劉孟晉說:“歷史資料不少,但系統(tǒng)介紹敦煌的書和資料至今還沒有,現(xiàn)在只有《敦煌縣志》,這只能說明一些近況,也不系統(tǒng),如果彭總想看,我可以送來?!迸砜傉f:“那好,你送來?!迸砜傆謫柫硕鼗偷乃础⑥r(nóng)業(yè)和工業(yè)生產(chǎn)的情況,劉孟晉都一一作了回答。
這時候,服務員送來了瓜果。劉孟晉拿起敦煌的特產(chǎn)梨向彭總介紹說:“這是敦煌的特產(chǎn)長把梨,請彭總嘗一嘗?!迸砜偰眠^梨換了手又轉手拿了一個遞給劉孟晉,意味深長地說:“我吃梨是嘗嘗味,你吃梨你知道梨的香甜,要帶領群眾多栽果樹,讓大家都能吃到美味香甜的梨果?!迸砜傆謫杽⒚蠒x:“你是哪里人?”劉孟晉說:“是當?shù)厝??!迸砜偱呐乃募绨颍吞@地說:“是當?shù)厝司秃?,一定要帶領鄉(xiāng)親們建設好家鄉(xiāng)?!庇謫杽⒚蠒x:“你多大年紀?”劉孟晉說:“今年28歲,1955年任縣委副書記,讓我這樣的年輕人挑縣里的重擔子,真是不行。”彭總說:“你算啥子年輕!在戰(zhàn)爭年代,許多領導人比你還年輕就干大事了,我像你這個年齡,挑的擔子比你重得多,你正是干事的時候,不要自卑啊!”
當日的晚飯是按張達志司令員的意見安排的。張達志說:“彭總生活一向很簡樸,要求很嚴,你們越簡單越好。你們吃啥就給他啥,吃飯只許一個人陪,絕對不能擺宴席?!?/p>
那天上的只有4個簡單的菜:一盤肉炒青菜、一盤涼拌豬耳朵、一盤炒辣子、還有一盤是白菜炒西紅柿,主食是敦煌人招待客人時習慣吃的臊子面。
吃飯時,彭總見桌上的菜后問劉孟晉:“你們平時就這樣吃嗎?”劉孟晉說:“是的。”彭總說:“我不信。”劉孟晉又說:“這比我們平常吃的好一些,但比敦煌人招待客人的習慣來說,這還簡單了一點,干部群眾要讓您吃好一點,吃不好干部群眾會罵我?!迸砜倗烂C地說:“不管你怎樣說,這樣不行,機關食堂干部怎樣吃,我們就怎樣吃!”
第二天吃飯時,劉孟晉安排減少了菜。彭總進餐時還是嚴肅地說:“你們機關食堂每天都這樣吃嗎?我不相信,那好,明天中午的飯,就在你們縣委食堂吃。第一,干部就和我們一塊兒吃飯;第二,機關平常吃什么我們就吃什么?!?/p>
“要實事求是,不能打腫臉充胖子”
23日,敦煌縣委要在招待所會議室向彭總匯報工作。如何匯報?劉孟晉和縣里其他幾位主要干部一下子難住了,大家前一天晚上商量了好久。
當時敦煌是全國有名的“畝產(chǎn)千斤縣”,率先成立了一縣一個人民公社,實行吃公共食堂,“浮夸風”搞得很嚴重。如果實事求是地匯報糧食產(chǎn)量,那就有戴上“反大躍進”帽子的危險;如果報假,又有欺騙中央領導的罪過。況且,眼前的彭總是一位深受群眾愛戴的黨和軍隊的領導人,豈能忍心在他面前說假話?大家在商量時也有不同意見,最后只好在實際播種面積11.8萬畝上硬湊了個熟地6萬畝、畝產(chǎn)超千斤,其他便原原本本地匯報。
那天在縣委招待所會議室里,當劉孟晉匯報到全縣糧食畝產(chǎn)超千斤時,彭總忽地從沙發(fā)上直起身子,似乎發(fā)現(xiàn)了問題,停了一會兒插話說:“糧食打多少就報多少,要實事求是。糧食生產(chǎn)要抓緊,今年要為明年打好基礎,做好準備。有了糧就好辦,沒糧心不安。”
在談到敦煌縣實行一縣一社時,彭總插話說:“我不懂,我想一縣一社不是方向,不是大了就好,要看生產(chǎn)水平。”在談到目前縣里正在試行大鍋飯、吃食堂等“二十包”時,彭總又說:“包不了就不要硬包,打腫臉充胖子只能害了自己又害國家,共產(chǎn)主義要有高度的覺悟,物質要極大地豐富,沒有這個基礎是不行的?!?/p>
在整個匯報過程中,彭總始終面容嚴峻而又憂慮,沒有一絲笑容。匯報結束后,敦煌縣的干部請彭總作指示時,彭總平靜地看著大家,想說什么,又欲言而止,只說了一句話:“你們很辛苦。”
23日下午,彭總到敦煌縣楊家橋大隊(現(xiàn)在楊家橋鄉(xiāng))去視察。每到一個居民點,彭總就要車停下來,下去和農(nóng)民們攀談,問他們的生產(chǎn)、生活和家庭情況,并掏出筆記本一一記錄。然后彭總來到大隊食堂里,大隊的同志拿來瓜果請彭總吃,彭總說:“我已經(jīng)吃了,你們這里盛產(chǎn)水果,梨果、瓜都不錯,但產(chǎn)的不多,不夠吃,應該多種些?!本o接著彭總問這里的人口、土地、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產(chǎn)品、養(yǎng)豬養(yǎng)雞等情況,大隊的同志一一作了介紹。當大隊的干部要匯報工作時,彭總擺擺手說:“我要看看?!贝箨牳刹颗闩砜偪戳艘魂牭目p衣廠、敬老院、幼兒園、食堂。
在食堂,彭總看見炊事員在做飯,他看了看鍋,拿過勺子攪了一下,鍋里的面湯清可見底。彭總問:“你們就吃這個?”炊事員說:“我們早晚是面湯饅頭,中午吃面條。”彭總問:“大家能吃飽嗎?”炊事員顯得面有難色。這時恰好外面跑進來一個小孩,彭總抬頭一看,是一個五六歲的小姑娘,身體很瘦弱,光著腳丫子,手里提著飯盒。炊事員不好意思地說:“這娃娃不懂事,沒到吃飯時候就來打飯了?!迸砜傋哌^去用手撫摸著小姑娘的腦袋問:“小家伙,餓了?”小姑娘把手指放到嘴里吮著,靦腆地低著頭不說話。大家注意到彭總的眼睛有些濕潤了。
出了食堂后,彭總問劉孟晉:“你說真心話,這么多人在一起吃食堂好,還是自己回家做飯吃好?共產(chǎn)主義絕不是吃大鍋飯。”劉孟晉點了點頭說:“當然我覺得還是自己做飯吃方便?!迸砜傄颤c了點頭,然后沉思著,一言不發(fā)。
這時候,彭總看到了不遠處冒著股股黑煙,彭總指著冒煙處問劉孟晉:“那兒是不是在煉鐵?”劉孟晉說:“是的。”彭總說:“我們去看看。”
彭總和大家走到路邊的土爐子邊,看到一些群眾正在汗流浹背地忙碌著,有的在拉風匣,有的在加柴加煤,煉出的一堆堆似鐵非鐵的黑東西堆在旁邊。彭總皺著眉頭,彎腰拾起一塊煉出的東西端詳著,問劉孟晉:“這煉出的是鐵嗎?”劉孟晉不好意思地說:“能算個燒結鐵吧?!迸砜倯n慮地說:“這樣的爐子怎么能煉出鐵呢?能辦到的事就辦,辦不到的事,不要硬辦嘛?!贝蠹衣犃硕寄蛔髀?。
下午吃飯,彭總堅持不回縣食堂吃,要在楊家橋一隊食堂里用餐。吃飯的時候,食堂里幾百號人,老老小小排隊打飯,還夾雜著小孩忍不住肚子餓的哭叫聲。彭總和縣鄉(xiāng)隊的干部圍著一個桌子,喝著那清可見底的面湯,咬著粗糧饅頭??粗矍暗那樾?,彭總又說:“這樣的飯大家能吃好嗎?你們可是聞名全國的‘千斤縣’人民公社呀!”在座的人都低頭不語。整個飯桌上氣氛很壓抑沉悶。
參觀莫高窟
24日上午,大家聽到彭總下午要到千佛洞(莫高窟)去,晚上不再回縣城,便要縣委副書記劉孟晉出面請彭總和大家合影留念。彭總很爽快地答應了,大家非常激動,有的同志還流下了眼淚。那時縣委、縣政府沒有一個像樣的照相機,只好請照相館的同志來。合影時,張達志司令員站在彭總后面,彭總拉劉孟晉和他站在一起,劉孟晉心想:這不行,我一個毛娃子,怎能站在張司令員的前面和彭總并排呢?彭總看出了他的顧慮,笑著說:“沒啥子,沒啥子,不過照個相嘛?!本瓦@樣,劉孟晉和縣里的其他干部很幸福地和彭總合了影。
去莫高窟參觀時,彭總在路上發(fā)現(xiàn)了保衛(wèi)人員,彭總說:“孟晉啊,這又是你搞的一套,不要神秘,搞過分了就脫離了群眾?!?/p>
在莫高窟參觀時,敦煌文物研究所的段文杰、李承仙(常書鴻夫人)等幾位同志陪同講解。彭總到了九層樓,接過手電筒細看唐代武周圣歷元年(公元698年)的《李懷讓重修莫高窟佛龕碑》??赐旰?,彭總說:“禾傅是第一個選窟的人,東晉時期離今有1500多年了。”
彭總到了17號洞窟,詳細聽了藏經(jīng)洞的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及其寶藏被盜的過程時說:“真可惜了,這么多的稀世珍寶,先人存寶,后人遺失。這件事反映了清朝和國民黨政府的腐敗無能,外國人能拿走,自己卻保存不下來?!迸砜倹]停步地在莫高窟看了3個鐘頭,一邊看一邊說:“這是國寶,1000多年了,能保存下來,很不容易,破壞也不少,還要好好地維修,把它好好地保存下來。”并對敦煌文物研究所的同志們說:“這里的工作很艱辛,生活條件也很苦,你們已做了不少工作,在這里我謝謝大家了。”
文物研究所的同志要求彭總題詞,彭總說:“題什么詞?我的字寫得不好。”在大家的要求下,彭總笑了,題詩一首:
玩視千佛洞,歷史枉自長;
鬧市成廢跡,敦煌行人??;
一九四九年,蘭州滅繼援;
紅旗向西指,春風笑昆天。
1949年,彭總率大軍解放了大西北,因軍務繁忙無暇參觀莫高窟,今天終于了卻了心愿,親眼目睹這一文化藝術圣地,他感觸頗多,這首詩便表達了彭總內心的感觸和豪邁的心情。
離開敦煌時,彭總和大家一一握手,并說:“你們辛苦了,謝謝!”然后用樸實的目光又審視了一下眼前的敦煌,表情中充滿了沉思、焦慮和迷惘。
走向廬山
從來到去,彭總在敦煌僅停留了3天。3天時間,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是多么短暫的一瞬,但3天時間卻給敦煌干部群眾留下了永遠難忘的印象。同時,在這短短的3天中,彭總也進一步了解了社情民情,看清了“大躍進”中浮夸風給人民帶來的損失和災難。在敦煌及其他地方了解到的情況,像石頭一樣一直壓在彭總的心頭,讓他喘不過氣來。
離開敦煌月余,12月10日在武昌召開的中共八屆六中全會上,長期的郁積使彭總的悲憤像火山一樣噴發(fā)出來:“共產(chǎn)主義不是吹出來的,吹出來的天堂是餓肚子的天堂,喝西北風的天堂!這樣搞叫共產(chǎn)主義,那我就不叫彭德懷……”字字千鈞、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直言不諱地對1958年以來中央施行的一些政策方針提出了批評。
多么難忘的敦煌之行啊!1959年,春天來了,仲夏將至,彭總離廬山越來越近了。彭總緊鎖雙眉,滿懷悲憤,離開敦煌,走向廬山,漸漸遠去的身影是那樣的高大魁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