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文學(xué)性因素:讓蕭乾的新聞作品“活”起來

    2007-04-29 00:00:00
    黃河 2007年3期

    蕭乾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的記者、作家、翻譯家,一生著述甚豐。他在從事新聞工作期間,寫出了大量優(yōu)秀的新聞作品,其中不少通訊、特寫被公認為是新聞史和新文學(xué)史上的重要成果。筆者認為,在堅持報道客觀真實的前提下,在新聞寫作中適當運用文學(xué)語言及修辭手法,對增強報道的生動性與貼近性很有益處。因此,研究并借鑒蕭乾的新聞寫作經(jīng)驗,對當今的新聞工作者仍具有現(xiàn)實意義。

    一、蕭乾主要新聞、文學(xué)活動及其新聞觀

    蕭乾(1910-1999)出生于北京一個漢化了的蒙古族貧民家庭,早年曾就讀于教會辦的崇實中學(xué),他在那里半工半讀,織過地毯、送過羊奶,后來進入輔仁大學(xué)英文系及燕京大學(xué)新聞系求學(xué)。上世紀30年代,蕭乾先后主編了《中國簡報》的“文藝”版面、《大公報》副刊“小公園”、“文藝”等,同時采寫了一些很有影響的通訊報道。30年代末,蕭乾到英國講學(xué),兼任《大公報》駐英記者,期間采寫了多篇有關(guān)二戰(zhàn)的通訊、特寫。新中國成立后,他曾任英文刊物《人民中國》副主編,《譯文》雜志編委會編輯部副主任,《文藝報》副總編等。1989年被國務(wù)院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

    蕭乾一生的經(jīng)歷曲折坎坷,又多姿多彩。正如冰心所說:“像他這樣的什么都能來一手的作家,在現(xiàn)代中國文壇上是罕見的?!彼P耕不輟,共出版過著譯作品43部,達400多萬字。

    從事新聞工作初期,蕭乾曾深入到平綏鐵路沿線的張家口、大同、包頭等地采訪,寫出了《平綏道上》等通訊作品,展現(xiàn)出廣闊的社會生活畫卷;此后他還采訪過魯西、蘇北遍及幾十縣的大水災(zāi),寫出了《魯西流民圖》、《大明湖畔啼哭聲》等一批反映民生疾苦的通訊、特寫名篇。

    二戰(zhàn)期間,蕭乾在歐洲經(jīng)歷了戰(zhàn)爭的全過程;二戰(zhàn)結(jié)束后,他采訪了聯(lián)合國成立大會、波茨坦公約會議和紐倫堡戰(zhàn)犯審判等重大歷史事件,寫出大量題材重大、鮮活生動的通訊、特寫、報告文學(xué),如《矛盾交響曲》、《血紅的九月》、《倫敦三日記》、《銀風(fēng)箏下的倫敦》等。他的作品及時向國人傳遞了重要信息,鼓舞了抗戰(zhàn)斗志,同時又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

    蕭乾也是新文學(xué)史上的重要作家。他讀大學(xué)期間即開始從事文學(xué)創(chuàng)作,最早見諸報端的是發(fā)表于《大公報》的短篇小說《蠶》。他的短篇小說主要收在《籬下集》和《栗子》兩個集子中,共20余篇;此外還有大量散文、雜文、文論等。文學(xué)評論界對蕭乾的短篇小說的藝術(shù)成就,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李健吾(劉西渭)先生在蕭乾第一個作品集出版后就說過:“看過《籬下集》,雖說這是他第一部和世人見面的創(chuàng)作,我們會以十足的喜悅,發(fā)見他帶著一顆藝術(shù)自覺心,處處用他的聰明,追求每篇各自的完美……”①

    在新聞觀的形成上,蕭乾深受在燕京大學(xué)求學(xué)時的老師埃德加·斯諾的影響。他對“特寫”這一新聞品種的特質(zhì)以及表現(xiàn)方法,有著自己獨到的理解。蕭乾認為“特寫實際上就是用文藝筆法寫成的新聞報導(dǎo)”。在回憶文章中,他提及年輕時曾對人生進行規(guī)劃:通過記者生涯,廣泛地體驗人生,以達到從事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最終鵠的;并且認為他的預(yù)期目標基本達到??梢钥闯?,蕭乾有意識地在新聞寫作中引入了一些文學(xué)筆法,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二、蕭乾新聞作品蘊含著濃烈的情感

    蕭乾在通訊、特寫中展示的人生、社會場景豐富多彩,始終有一條閃閃發(fā)光的主線貫穿其中。這條主線,即作者熱愛祖國和同情普遍民眾之心。他自己在《人生采訪》一書前記中講過:“這些文字涉及的地方雖然不同,寫作時期也不一樣,但我有的只是一個企圖,那就是褒善貶惡,為受蹂躪者呼喊,向黑暗進攻。這企圖可畢直地與我另外一個野心相沖突,那就是怎樣把新聞文章寫得稍有點永久性,待事過境遷后,還值得一讀?!雹?/p>

    事實證明,作品中蘊含充沛的情感,與這些作品的“永久性”并不矛盾。正是愛國熱情和同情被壓迫者的正義感,以及對新聞和文學(xué)事業(yè)的熱愛,促使蕭乾在寫作上精益求精。由此蕭乾的新聞作品,沒有成為昨日黃花式的“易碎品”,而是擁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以及恒久流傳的生命力。

    1935年夏季,魯西、蘇北的廣大地區(qū)發(fā)生特大水災(zāi),殃及幾十個縣,千百萬民眾流離失所。蕭乾深入到災(zāi)區(qū)采訪,為《大公報》寫出了一組影響甚廣的通訊、特寫,包括《魯西流民圖》、《山東之賑務(wù)》、《大明湖畔啼哭聲》等名篇。在這些作品中,他不是浮光掠影地表現(xiàn)受災(zāi)情況,而是將更多的筆墨用在了受災(zāi)群眾身上,描寫了災(zāi)民缺衣少食的慘狀和精神痛苦,讀者處處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切的人文關(guān)懷精神。

    有時作者直接抒發(fā)著情感,來喚起讀者的同情,如在他《宿羊山麓之哀鴻》一文中寫到:“但幾日來慘痛的經(jīng)驗使我不再為這外界的美所誘惑了!我知道那片漣漪秋水下面淹沒著千百戶人口的食糧,我們也明白宿羊山麓等待著我們的不是采藥的童子,不是燦爛的晚霞,卻是一群嗷嗷待哺的災(zāi)胞。岸上踟躇徘徊著的老人,在山水畫家看來也許是可羨慕的風(fēng)景配奏,但那老人卻是在追悼著他那沉淪了的田園?!雹?/p>

    更多的時候,作者是將自己的情感置于文字之后,通過對材料的選取來表達愛憎之情的。在關(guān)于魯西災(zāi)區(qū)的這一組通訊中,蕭乾看似只是單純地隨著自己的行程,將一個個災(zāi)民悲慘境地的具體場景,自然展現(xiàn)在讀者的面前:大水浸泡之中的濟寧城、死命往嘴里塞黑饃饃的老媼、啼哭了一整夜的災(zāi)童、老太婆與小女孩搶奪破軍氈……而在這種客觀、細致的報道之中,讀者分明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一個新聞工作者的社會責(zé)任感和良知。

    抗戰(zhàn)開始后,蕭乾又把目光投向了抗日前線,對積極投身抗戰(zhàn)活動的壯士加以熱烈謳歌。在《劉粹剛之死》一文中,蕭乾將抗日英雄劉粹剛的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而《一個破壞大隊長的自白》、《林炎發(fā)入獄》、《阻力變成主力》、《嶺東的黑暗面》等通訊,積極倡導(dǎo)全民團結(jié)抗戰(zhàn)的同時,也批評了抗戰(zhàn)氛圍中的一些不和諧音,表現(xiàn)出了作者的深沉的民族情感。

    蕭乾在二戰(zhàn)中采寫的大量特寫,則突出體現(xiàn)了他對別國人民的人道主義情感。他以搖曳多姿的筆墨,再現(xiàn)了戰(zhàn)時英國倫敦五花八門的景象。在作品《銀風(fēng)箏下的倫敦》、《婦女在戰(zhàn)爭中》、《活寶們在受難》等文中,寫出了英國的戰(zhàn)時總動員,反映了英國人面臨危險處境時表現(xiàn)出的鎮(zhèn)定與樂觀。此外,還有對德國法西斯令人發(fā)指的殘酷暴行的報道、關(guān)于戰(zhàn)后德國人民蒙受種種屈辱的報道……著名文學(xué)評論家楊義先生在《蕭乾全集》的序中評價道:“蕭乾的戰(zhàn)地特寫往往能夠在戰(zhàn)火硝煙中敏慧地看取民族深層的生命躍動,因而這類文字被史學(xué)家譽為‘歐洲發(fā)展史的重要見證’。”

    蕭乾曾在回憶錄中談起自己在倫敦的采訪經(jīng)歷:“……可是每次空襲后,為了報道大轟炸下的倫敦,警報一解除,我就踩著還在冒煙的廢墟,踏訪落過炸彈的地帶,有時地下煤氣管道炸裂了,四下里煙霧彌漫;更令人提心吊膽的是角落里的定時炸彈,或尚未爆炸的家伙?!雹?/p>

    他的許多優(yōu)秀而有深度的新聞作品,正是在這樣忘我工作的精神狀態(tài)下寫出的。《倫敦城大過圣誕節(jié)》一文的結(jié)尾,集中表現(xiàn)了二戰(zhàn)后作者對戰(zhàn)爭的反思,以及對人類命運的深深憂慮,有著扣人心弦的力量:“搭上我在地道車所看見的圣誕夕,我心下開始懷了一個憂慮。這斷不是人類最后的一次流血,莫幻想吧,北極老人已經(jīng)在下一代的小心坎上,牢牢地種下了戰(zhàn)爭的種子?!雹?/p>

    三、充分的形象化,令作品充實飽滿

    由于借鑒了一些文學(xué)手法,蕭乾的通訊、特寫在真實性的基礎(chǔ)上,又顯得非常充實飽滿。蕭乾就如何增強作品的藝術(shù)性上,曾說過:“我特別喜歡契訶夫,他從不把筆下的人物當作自己的代言人,也不使用‘畫外音’?!矐?yīng)通過形象來表達觀點和思想?!睆乃救说淖髌分锌梢钥闯?,蕭乾在新聞寫作的形象、生動上,是格外下了一番功夫的。

    蕭乾在作品中較多地運用了白描手法,無論是寫人寫景、摹情狀物,寥寥幾筆,就能躍然紙上。如《魯西流民圖》中的災(zāi)民群像,由年歲不同、情態(tài)各異的人物的素描組成的。有抓著松軟無乳奶頭的“大頭瘦臉?gòu)雰骸?、有仰頭只是“天哪,天哪”嘆息著的“80歲的老翁”、有“蓬頭削肩”、跪在地上叩頭的“絕戶老媽”……作者以簡潔的筆墨勾勒人物形象,除去了枝枝蔓蔓的襯托,完全讓人物用自己的語言、行動去“塑造”自己,形象地表現(xiàn)了災(zāi)民們“饑餓”的悲慘境地,使通篇活了起來。

    蕭乾在作品中很注重場景的描寫以及細節(jié)的揭示。他的新聞作品通常都有著重大題材,但作者善于抓取典型事件,從細部著手進行描寫,往往能做到“一葉知秋”。如在反映魯西災(zāi)區(qū)情況的《大明湖畔啼哭聲》一文中,通過這樣一個老太婆與小女孩爭軍氈的情節(jié),突出反映了災(zāi)民的悲慘境地:“我邁過收容所的門檻,即刻一股不堪的氣味撲向我來。那是一座祠堂,堂的中殿和兩廂都躺滿了裹著藍破布的人。充滿了我耳邊的還是哭喊聲。迎門,一個年紀近八十的老太婆正和一個小女孩爭著一片破軍氈。老太婆由腳步聲覺出有人走近,就用她瞢聵紅腫的雙睛尋找。她顫顫地囁嚅著:‘你小丫頭子,俺七十八了,俺夜夜凍得睡不著。你搶啥!’”⑥

    在報道二戰(zhàn)中英國人民的處境時,蕭乾從日常生活的事件、場景中擷取了大量的材料,從多個側(cè)面表現(xiàn)當?shù)孛癖姷纳鏍顩r及精神面貌。如《婦人在戰(zhàn)爭中》、《活寶們在受難》、《老伙計日記》、《疏散與失學(xué)》等特寫,從不同角度反映了戰(zhàn)爭給群眾生活帶來的災(zāi)難。不但有著較高的新聞價值和思想性,而且形式生動、引人入勝。如《活寶們在受難》一文中寫到:“在英國這場空戰(zhàn)中,獸類的機智也打破了紀錄。撒雷地方一家人正吃晚餐時,狗忽然狂吠了起來。頃刻警報也響了,但它仍然吠,兩小時后,一顆炸彈把那座房子炸掉一半。貓們一聞警報,也即刻往地窖里逃。據(jù)說有些狼犬,甚而能辨別敵機還是英機……”⑦

    作者用輕快的敘事筆調(diào),以及一個個具體事例,將英國人堅韌不拔的精神勾勒出來,令人讀來別有一般滋味在心頭。如《矛盾交響曲》中:“這是什么時代?這是英雄的時代。一座平民住宅眼看倒下來。十個壯漢用胳臂硬托住了三層樓,讓救護隊在瓦礫中抱扶老少。一個戲班子巡行了二千五百英里為軍隊作義務(wù)表演,回程汽車周圍落著炸彈,演員們在車里洗著臉上的油粉??找u既制止不了生育,產(chǎn)婆也戴起鋼盔。第一批就是兩萬頂…”⑧又如,在《衣食足然后可御侮戰(zhàn)時物質(zhì)供給問題》一文中有這樣的記敘:“食物支配完了,還得指導(dǎo)人們?nèi)绾握{(diào)理使用…每次食物部長吳爾頓貴族演講,就猶聽一位老姑婆的家長里短,告訴媳婦們應(yīng)買什么,甚而怎么煮。臨完還給算出每餐需幾個便士,前天該部專門顧問朱孟德博士也給開了個三道菜單……”⑨

    蕭乾巧妙地運用景物描寫,使其對渲染氣氛、突出主題起到了重要作用。如《大明湖畔啼哭聲》一文最后的描寫,讓讀者在看到災(zāi)民的悲慘境地后,也感到心情十分沉重:“我托著一顆沉重的心,踱出收容所的門檻,也許母親們又撒開了堵在孩子嘴上的手。一片‘冷啊,冷啊’的啼哭聲由我后面緊緊地追來。秋風(fēng)吹得蒲葉呼呼地響,湖面似飄著一片愁苦的灰云?!雹?/p>

    他寫景有時師法自然,有時融入作者感情,使客觀景物很好地為主題服務(wù)。例如:“萊茵河的天蔚藍得令人發(fā)愁。無邊無際的大森林陰慘慘似是隱遁著千萬冤魂?!?11)又如,作者用了不少筆墨來寫戰(zhàn)后法蘭克福的破敗景象,對德國人民同樣受到戰(zhàn)爭摧殘的命運,表現(xiàn)出極大同情:“出了綠林旅館便是市中心的廣場。對面峨特式的教堂塔頂已斜了下來,噴泉旁的俾斯麥銅像依然挺立在殘石上,拱圍著他的和平女神和雄獅卻已倒塌在地上了。幾個頑童戴了美國鋼盔,一邊啃著黑面包,一邊在玩著捉迷藏?!?12)

    四、語言修辭的獨特魅力

    作為“京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蕭乾的語言有著鮮明的個性,這也突出地體現(xiàn)在他的新聞作品當中。他作品中的語言以北京話為基礎(chǔ),經(jīng)過了去蕪存菁的高度純化,文字簡潔流暢,敘事、狀物凝煉干凈,可以看得出古典文學(xué)對其語言風(fēng)格的影響。

    蕭乾的通訊、特寫往往將記敘與議論、抒情相結(jié)合,使這三者水乳交融,以達到突出主題的效果。如《血紅的九月》一文中,作者夾敘夾議地對倫敦防空情況進行了介紹、評點,使讀者對之一目了然:“防空壕顯然成為內(nèi)政部的難題了。煞神沒認真光臨前,就是放了警報,壕里也仍是半空著,正如防毒面具還是少數(shù)人的隨身裝飾。沒人相信轟炸機會在這么美這么古的大城市下毒手的。所以倫敦的‘防空壕’,大半就是較大樓房的地窖,甚而第一層,比不上當日的南京,更不用說馬德里……當局到今天還認為‘深壕’沒有必要,但民眾的想法顯然不同。”(13)

    在《柏林一片殘破》中,講到德國人的生活現(xiàn)狀時,作者則是這樣不急不緩、娓娓道來的:“德國人今日最大的問題是糧食。人們拿著籃子在街上奔波,有的是空的,有的有幾個洋芋頭,幸虧現(xiàn)在是夏天,冬天的燃料問題不致發(fā)生,但由于轟炸與巷戰(zhàn),水成為問題,它帶來了疫癥和疾病,日間蒼蠅嗡嗡,夜里的蚊子比1940年納粹轟炸機還要厲害。”(14)

    他的不少作品都呈現(xiàn)出口語化的風(fēng)格,顯得生動活潑,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兑粋€破壞大隊長的獨白》、《林炎發(fā)入獄》、《老伙計日記》等就是突出的例子?!兑粋€破壞大隊長的獨白》一文,采取了比較獨特的自述形式,仿佛“破壞大隊長”本人現(xiàn)身說法,用其獨特的語言,講述著抗日游擊隊深入敵后、炸日本鬼子的軍火列車、燒汽油庫等事跡。行文非常流暢靈動,主人公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躍然紙上,如:“……嘿,咱‘新八路’可也不含糊呀!你瞧,你瞧,這塊疤痕是他媽的槍刺,這是彈片,還有,我別嚇壞你呀,這是槍子穿過的,從七七,我放下書本,肩起槍桿,我好像—棵白楊樹,拼命長了起來。你信嗎?胳膊大了,個子大了,膽量大了,直好像是得到高粱的靈感??墒墙袢杖A北平原上,每個人都長大了?!?15)又如:“記得那天是禮拜五。晚上七點我們四個人才出城。先領(lǐng)了家伙。(那天情勢很險,沒槍還真不成!)萬一出事,揍死一個就夠本,揍死兩個算白饒……”(16)

    直接引語如運用得當,不但能增加文章的現(xiàn)場感,而且使報道顯得更加客觀、真實,蕭乾在他的新聞作品將這一形式使用得很純熟。如在《銀風(fēng)箏下的倫敦》一文里,記述了倫敦轟炸時,一個14歲的女孩在亂磚中埋了4晝夜,而當刨掘隊發(fā)現(xiàn)她后,她仍不忘平常的禮數(shù),說“謝謝先生,我很好”。6小時后橫在她胸上的木梁才被移開,當她被抬上擔架后還說:“瞧,我的手表打破了,是生日祖母給我的呢!”英國人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的樂觀、沉著和自信由此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17)

    而報道嶺東農(nóng)民領(lǐng)袖被捕遭遇的《林炎發(fā)入獄》一文,完全以幾個不同立場的人物的直接引語成篇,讓他們從各自立場講述這一事件的經(jīng)過。作者自己在晚年補寫的“余墨”中進行了總結(jié),恰如其分地講出了這種手法的長處:“回到香港動筆寫此文時,我也采取純客觀的報道,都讓當事人說話。事實勝于雄辯,輿論擊破了陰謀。文章在香港刊出不久,潮汕青抗會就托人來香港告訴我,市黨部怕事情鬧大,立刻把林炎發(fā)放了……”(18)

    蕭乾新聞作品的字里行間,不時閃爍著機智與幽默,強化了文章的個性色彩,也起到發(fā)人深思的效果。如《婦女在戰(zhàn)爭中》一文寫到:“誰料到希特勒的閃電戰(zhàn)突然到來,炸彈落在屋頂、澡房,甚至嬰兒室內(nèi)。倘若孩子們預(yù)先曉得來到的是這么個世界,他們還肯從母腹中爬出來嗎?”(19)這里以一種荒唐的假設(shè)令人莞爾,也凸顯了戰(zhàn)爭對人性的摧殘。

    而《矛盾交響曲》中有這樣的句子:“連威爾士靠近海岸的一條小河也忙起來。數(shù)十年來,除了春天的柳絮,秋天的枯葉外,連個玩具船都沒航過的小河,警察忽在河畔貼起一張告示:此河今后嚴禁航船,違者重罰。”(20)運用了夸張、對比等手法,語言幽默風(fēng)趣,表現(xiàn)出了時間流逝中的巨大反差,也從側(cè)面展現(xiàn)了戰(zhàn)爭給整個社會造成的非常態(tài)現(xiàn)象。

    注釋:

    ⑴劉西渭:《咀華集》,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7年第三版;107頁

    ⑵蕭乾:《人生采訪》,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年7月;《前言》第3頁

    ⑶蕭乾著,傅光明編:《蕭乾文集》(第二卷),浙江文藝出版社,1998年12月;34頁

    ⑷蕭乾:《蕭乾回憶錄》,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05年6月;385頁

    ⑸蕭乾著,傅光明編:《蕭乾文集》(第二卷),浙江文藝出版社,1998年12月;320頁

    ⑹蕭乾著,傅光明編:《蕭乾文集》(第二卷),浙江文藝出版社,1998年12月;25頁

    ⑺蕭乾著,傅光明編:《蕭乾文集》(第二卷),浙江文藝出版社,1998年12月;349頁

    ⑻蕭乾著,傅光明編:《蕭乾文集》(第二卷),浙江文藝出版社,1998年12月;293頁

    ⑼蕭乾著,傅光明編:《蕭乾文集》(第二卷),浙江文藝出版社,1998年12月;364頁

    ⑽蕭乾著,傅光明編:《蕭乾文集》(第二卷),浙江文藝出版社,1998年12月;26-27頁

    (11)蕭乾著,傅光明編:《蕭乾文集》(第三卷),浙江文藝出版社,1998年12月;1頁

    (12)蕭乾著,傅光明編:《蕭乾文集》(第三卷),浙江文藝出版社,1998年12月;3-4頁

    (13)蕭乾著,傅光明編:《蕭乾文集》(第二卷),浙江文藝出版社,1998年12月;269頁

    (14)蕭乾著,傅光明編:《蕭乾文集》(第二卷),浙江文藝出版社,1998年12月;435頁

    (15)蕭乾著,傅光明編:《蕭乾文集》(第二卷),浙江文藝出版社,1998年12月;101頁

    (16)蕭乾著,傅光明編:《蕭乾文集》(第二卷),浙江文藝出版社,1998年12月;104頁

    (17)蕭乾著,傅光明編:《蕭乾文集》(第二卷),浙江文藝出版社,1998年12月;302頁

    (18)蕭乾著,傅光明編:《蕭乾文集》(第二卷),浙江文藝出版社,1998年12月;113頁

    (19)蕭乾著,傅光明編:《蕭乾文集》(第二卷),浙江文藝出版社,1998年12月;314頁

    (20)蕭乾著,傅光明編:《蕭乾文集》(第二卷),浙江文藝出版社,1998年12月;294頁

    内黄县| 玛曲县| 信阳市| 乌海市| 正阳县| 汶上县| 邵武市| 东方市| 遂平县| 玛纳斯县| 正蓝旗| 农安县| 北辰区| 徐汇区| 清原| 宁强县| 土默特左旗| 凤城市| 阿合奇县| 昔阳县| 应城市| 甘南县| 山东省| 鄂温| 贵港市| 阿拉善左旗| 古蔺县| 铜川市| 盈江县| 通道| 高阳县| 桓台县| 佛山市| 静海县| 广东省| 阳西县| 峨眉山市| 大连市| 团风县| 长顺县| 镇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