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深入,朗讀教學日益重要。讓學生在朗讀中輕松愉快地理解問題。怎樣才能讓學生想讀,會讀,讀懂課文,讀出感情呢?筆者從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初淺的看法。
朗讀應發(fā)揮學生主體個性
在傳統(tǒng)語文課堂上,教師常常為學生齊讀不整齊而生氣。其實,這正是學生個性的表現(xiàn)。朗讀形式應以個別讀為主,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性。教師可以采取自由讀,指名讀,分角色讀,上臺表演讀等多種形式來進行。自由讀,就是學生在老師的指點下,按照自己的理解讀。這種形式不管從時間還是表達方式上都給了學生較大的自由發(fā)揮空間,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的發(fā)揮。指名讀,分角色讀,上臺表演讀等等,都是讓學生把創(chuàng)造體會出來的朗讀效果以表情,動作展現(xiàn)出來,既滿足了學生的表現(xiàn)欲望,又進行了師生交流,生生交流。
朗讀內(nèi)容應由學生自己選擇
傳統(tǒng)的朗讀教學中,一節(jié)課重點朗讀哪幾個句子往往都是由教師所定。我認為,應由學生自己選擇感興趣的內(nèi)容來讀。教師可問學生“你最喜歡哪幾句?”“你覺得哪幾句寫得最美?”然后用一點時間讓學生找出自己最想讀的部分來練習,最后讀給大家聽。那么這點時間可以說是學生讀得最帶勁,最仔細,最用情的時候。他們也許會把整篇文章翻來覆去讀上好幾遍,找出待會兒最能展示自己朗讀水平的片段來;也許會把自己的所有感情全用上,以期讀得感人肺腑;也許會用上所有感官認真練習,企圖征服全場觀眾。單單這個過程中自選、自練、自讀、自悟,寓教于樂,融會貫通。讀得輕松愉快,讀得酣暢淋漓,讀出了學生們的主體性、獨立性,同時,也讓學生們讀出了更多的創(chuàng)新空間。
淡化朗讀技巧
“有感情朗讀課文”這幾乎成了讀課文的統(tǒng)一要求。學生雖然年歲很小,但他們也有自己的思想,看法,生活經(jīng)驗。對句子的理解體會不相同,讀出來的感情也就各不相同。不必去強求學生掌握朗讀的技巧,只要是學生的真情流露,學生自己覺得讀起來很美,很舒服就可以了。
朗讀要注意運用電教手段
要讓學生讀出感情,首先要讓他們?nèi)肫渚?,才能體其味,表其情。例如,在朗讀《海底世界》一課時,若配上海底錄像和各種海底動物的叫聲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被海底美景所吸引,那么讀起句子來很容易就會讀出喜愛之情。因此,朗讀教學中要多運用多媒體。圖片,錄音,音樂和老師的體態(tài)語言等來渲染課文情境,讓學生有親耳所聞,親眼所見的真實感。這樣,不僅能激發(fā)出學生讀的興趣,還能讓學生情不自禁的抒發(fā)情感。
總之,教師在朗讀教學中注意創(chuàng)新指導才能讓學生想讀。敢讀,會讀,讀出感情,讀出個性,在讀中學會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