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是手握權(quán)柄的國王,也不是富可敵國的總裁;她不是貌若天仙的演員,也不是萬人癡迷的球星;她不是著作等身的學(xué)者,也不是聰明絕頂?shù)奶觳?。她只是一位滿面皺紋的、瘦弱文靜的修女。
1997年9月,當她去世的噩耗傳來,印度政府為她舉行國葬,全國哀悼兩天。成千上萬的人冒著傾盆大雨走上街頭,為她的離去而流下哀傷的眼淚。
她就是被譽為“活圣人”的特蕾莎修女。
特蕾莎修女所著的《活著就是愛》一書的中文版剛剛出版,我就趕到書店買了好多本,想送給身邊的朋友。結(jié)果,當我興沖沖地回到宿舍,送給同屋的朋友的時候,他的桌子上也放著幾本。他說,也正準備要送我一本。我們不由得會心一笑。
這本小書收入了特蕾莎修女的談話、祈禱、默想和書信。對于特蕾莎修女圣潔的一生來說,這些文字也僅僅是飛鴻雪泥——她從來就沒有為了“立言”而寫作。但是,這些文字比那些宏篇巨著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在特蕾莎修女的默想文中,有這么一段話:“一顆純潔的心,會自由地給予,自由地愛,直至它受到創(chuàng)傷?!闭蔷売谶@樣的信仰,她從她的家鄉(xiāng)馬其頓,一個偏僻的鄉(xiāng)村,來到遙遠的印度,來到被尼赫魯嘆為“惡夢之城”的加爾各達。
從此以后,她為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們獻出了一生。她走出修道院的高墻,走進那些不避風(fēng)雨的貧民窟。她親手握住快要在街頭橫死的窮人的手,給他們臨終前最后的一絲溫暖,讓他們含著微笑離開這個殘酷的世界。她親吻那些艾滋病患者的臉龐,為他們籌集醫(yī)療資金。她給柬埔寨內(nèi)戰(zhàn)中被炸掉雙腿的難民送去輪椅,也送去生活的希望。她細心地從難民潰爛的傷口中撿出蛆蟲,她親切地撫摸麻風(fēng)病人的殘肢……
特蕾莎修女自己也是一個窮人,她的生活樸素?zé)o華;同時,她又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比比爾·蓋茨和李嘉誠更加富有,因為她擁有愛、給予愛、收獲愛。她用她的生命演繹了她的信仰:熱愛人的生命、滿足人的需要、喚醒人的尊嚴。
1979年,特蕾莎修女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
授獎公報說:“她的事業(yè)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尊重人的個性、尊重人的天賦價值。那些最孤獨的人、處境最悲慘的人,得到了她真誠的關(guān)懷和照料。這種情操發(fā)自她對人的尊重,完全沒有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倍拇疝o是:“這項榮譽,我個人不配領(lǐng)受,今天,我來接受這項獎金,是代表世界上的窮人、病人和孤獨的人?!彼血劷鹑烤璜I了出去,為窮人和受苦受難的人辦事。她向諾貝爾委員會提出了一個小小的要求——希望取消例行的授獎宴會。委員會接受了這一請求,并且將省下來的七千一百美元贈與了她領(lǐng)導(dǎo)的仁愛修會。
她不給自己留一點積蓄,也不使用任何奢侈品,就連教皇贈送給她的一輛林肯牌高級轎車,她也通過義賣將所得款項用于修建一所麻風(fēng)病醫(yī)院。
特蕾莎修女曾經(jīng)踏上過中國的土地,她為這片土地上綿綿不絕的苦難而震驚和感動。她生前曾經(jīng)說過,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再次去中國,替中國的窮人們服務(wù)。她多次為這些貧弱的靈魂祈禱。
她說:“我們所過的貧苦生活與我們的事工同樣重要。事實上,我們應(yīng)該感激那些窮人,因為他們幫助我們更加愛我們的神?!彼终f:“我們感到所作的不過是汪洋中的一滴水,但若欠缺了那一滴水,這汪洋總是少了一滴水。我不贊同做大事,在我看來,個人才是重要的。要愛一個人,我們就必須與他緊密接觸。假如我們要湊足一定的人數(shù)才開始工作,我們就會在數(shù)目中迷失,無法全面照顧和尊重個人。我只相信個別的接觸,每一個人在我而言就是基督,他是那時那刻世上唯一的一個人,因為基督只有一個人?!边@些樸實無華的、只要是認識字的人都能夠讀懂的句子,深深地嵌入了我的心中。它們比那些晦澀的哲學(xué)著作更接近人生的真相,它們比那些輝煌的領(lǐng)袖語錄更接近人類的真理。這本小冊子中,除去了背景介紹以外,真正屬于特蕾莎修女的文字還不到十萬字。然而,閱讀這些文字,收益將遠遠大于閱讀那些所謂的“大師”們的幾乎可以“等身”的著作。
特蕾莎修女說這些話、寫這些話的時候,就好像母親給孩子講故事一樣,沒有花招、沒有賣弄,有的只是一顆直白坦率的心靈。你不必去推敲、分析、演算,你只需要用你自己的心靈去領(lǐng)悟和感受。
特蕾莎修女的文字和靈魂到中國來了——來到千溝萬壑之間,來到燭光與星光之間。她的言和她的行,她的文字和她的生命,都沐浴在“愛”那神圣的光輝之中。
對于心靈正在趨于麻木和冷漠的我們來說,重要的不僅是閱讀,而是身體力行、是謙卑地從頭開始學(xué)習(xí)如何去愛。
(節(jié)選自《沐浴在愛中寫作》,題目為編者所加)
《活著就是愛》
特蕾莎修女王麗萍譯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